李斌
作为根植于延安红色沃土的国有企业,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能集团)党委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强企,锤炼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为深化改革铸入“根”和“魂”,为经营发展疏通“经”和“脉”,在守正创新中彰显国企的使命担当,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集团如期实现体量、质效、创新“三个倍增”。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利税突破50亿元,连续五年入选陕西百强企业,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促投资作出了应有贡献。
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国企自信
延能集团党委注重从延安精神中汲取营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创新探索出“红色领航,四心融合”党建模式,高举“红色旗帜”,维护核心把方向;打造“红色引擎”,围绕中心管大局;激发“红色动力”,凝聚信心保落实;培育“红色情怀”,关注民心显担当,突出国企“红色”底色,增强国企自信,使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延能集团明确国企政治属性,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进一步明确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为企业发展把准航向。同时,完善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等议事规则,修订公司章程和“三重一大”实施办法,制定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不断强化集团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依托延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延能集团党委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学习书院、枣园革命旧址、党员政治生活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革命历史,汲取精神力量。集团党委还把红色党课作为领导班子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用红色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绝对忠诚铸入灵魂。
推进国企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国企发展的思想基石。作为市属综合型能源企业,延能集团党委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以创新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企业改革扎实推进,创新创造活力加速释放,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企业要实现新发展,必须思想先行,摒弃旧观念,树立新理念,这样才能放开手脚大胆干事,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应对、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有效解决薄煤层高效开发这一难题,延能集团党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推进薄煤层开采技术变革,在全国薄煤层开采中率先引进“110工法”技术,达到了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使巷道综合掘进费用降低30%以上,煤炭回收率提高20%以上,单井年增效近亿元。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理念,积极开展矸石充填开采试验,加快煤矿自动化开采技术应用,推动煤炭绿色高效开采,推动煤炭开采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禾草沟二号煤矿“1123”工作面极薄煤层绿色智慧化开采试验列入延安市“揭榜制”项目,累计生产原煤2.61万吨,精煤2.12万吨,减少矸石采出量0.53万吨。煤业公司“层状复合岩体聚能爆破能量调控及聚能增透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第十三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禾草沟煤业、禾一矿、禾二矿建成投运3个智能化工作面。4G井下网络、防爆手机、机器人巡检智能化变电所在下属矿井成功投用。
在发展壮大煤炭板块的同时,持续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推进天然气液化工厂、新能源市级平台、安塞热电联产、高端精细化工等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集团发展动能提级换挡。目前,已形成了煤业占总收入的75%,其他产业占25%的格局,改变了煤业收入占95%以上的一枝独秀局面,营收结构进一步优化。
解放思想再出发,实事求是谋发展。延能集团秉承“开放共建”的理念,与央企、省企、民企、跨国企业等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目前,已与9家央企、2家跨国企业、6家省级企业及20多家民营企业成功合作,组建股权多元化企业户数约占企业用户数的35%、混合所有制企业约占23%,累计引资50亿元以上。特别是引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陕西天元智造公司,对矿山废旧煤机等设施设备进行智能再制造,填补了集团在制造业领域的空白。
同时,深入实施“双十双百”科技创新工程,建立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延安中心、极薄煤层绿色智能化开采、煤炭分质清洁利用、城市智慧供热、非常规天然气技术研发等5个重点实验室,引进“110工法”院士团队1个,煤化工“神宁炉”二代技术研发博士后团队1个,煤化工清洁分质转化碳基材料、煤矿瓦斯治理、极薄煤层绿色智能化开采、天然气勘探开发、综合智慧能源技术研究等博士团队6个,获得煤化工、天然气领域国家发明专利24项。同时,不断加大合资企业创新力度,延安能服获得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城市智慧供热、液化气钢瓶安全溯源智慧配送等创新成效已走在全国、全省同行业前列。
勇担社会责任彰显延能担当
近年来,延能集团党委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矢志坚守的根本使命,把“发展企业,创造价值”作为企业的初心,把“造福职工,奉献社会”作为企业的使命,坚持“共建共享”理念,以实施工资增长工程、党建暖心工程、精准脱贫工程、企地共建工程“四项工程”构建和谐企业,倾心服务职工群众,倾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倾情奉献社会,树立了有责任、有担当的国企新形象。
作为市属最大的国有企业,延能集团不忘初心使命,将企业发展与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把项目推进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企地共建共享新模式,在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深化企地合作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企地共赢、企地共融、企地共享,有效助推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主动承担保供煤、保供热、保供气、保供电的社会责任,全力保障全市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需要;光伏扶贫项目为12956户贫困户累计兑现扶贫资金1.2亿元以上;选派干部挂职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改善洛川旧县中学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助力教育帮扶;扎实做好民生实事,筹措1650万元建成投运市区电厂一路项目,解决了该区域困扰市民多年的出行问题,充分体现了企业价值、社会价值,展现了“延能担当”。
延能集团始终心系职工群众,坚持为职工进行体检,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老干部慰问、“金秋助学”等爱心服务活动,实实在在地把企业的温暖送到每位职工心里。近年来,累计向困难职工资助200余万元,发放助学金近百万元,为职工子女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集团把提高职工工资作为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持续实施工资增长工程,使职工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年均10%的增幅。率先在全市国企中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为职工补充增加第二养老保险,累计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1.8亿元,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获得感,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经常组织开展体育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晚会等文娱活动,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职工幸福感不断增强。
汲取奋进力量勇毅砥砺前行
面对企业改革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延能集团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通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如今,已从传统的能源企业发展为集煤电、天然气、化工、新能源、多能互补、金融等多元产业协同并举的大型综合性能源集团,从一个年产原煤21万吨的小煤矿一步步发展成全国大型企业、陕西省百强企业,成功走出一条市属国企转型发展之路。
创业艰难百战多。在20世纪80年代,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汇集在黄陵县,拉开了车村井田开发建设的序幕。一代代车村煤炭人饱尝各种艰难困苦,闯过了无数险关隘口,走出了一条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的崛起之路。自延能集团成立以来,“延能人”凭着一腔赤诚之心,以矿为家创业,以苦为乐奉献,用无数心血汗水和超常付出,奠定了延能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基业,凝聚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发展力量,使之成为延能集团砥砺前行的精神沃土。
延能集团党委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入基层宣贯活动,举办“艰苦奋斗、创新超越”主题拓展训练、“重走转战陕北之路、筑牢理想信念之魂”主题实践活动、“我们都是追梦人·绘就新时代”书画大赛,组织“我奉献我快乐”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把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自觉性建立在坚实的思想基础之上,营造“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企业氛围,让艰苦奋斗成为延能集团的精神底色,凝聚工作合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延能集团将坚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忠诚坚守信念,用担当诠释初心,用实干履行使命,努力打造“以煤为基、化工延链、电气协同、创新驱动”的综合性高端能源化工企业,实现“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为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贡献延能力量,为实现延能集团“十四五”各项目标和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勇前进。
(作者系延安能源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