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6日
用心用情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
王强
  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树龄在5000年以上的5株古树都在陕西,我市黄陵县的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位列其中。近日,我市印发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十条措施的通知,从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动态监管、创新投入机制等方面高质量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等3株古树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是珍贵的“活化石”,我们要以“国之大者”的高度,把保护古树名木作为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坚决扛起保护养护政治责任。
  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要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延安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现有古树名木188189株,其中散生1167株,古树群38处187022株。是否还有被“遗漏”的古木资源等待我们去发现?需要我们在原有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不断丰富拓展我市古树名木“朋友圈”。对新发现的古树名木,要逐一登记造册,逐级上报认定,及时更新图文数据库信息,设立保护标识、悬挂保护牌、明确养护责任人,真正让这些“沉睡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要有更多科技作支撑。古树名木由于年代久远,遭受的生物侵害、自然损害、人为损害等较为严重,保护养护的难度很大。针对5000年以上的古树,我们要按照“一树一策”原则,科学开展复壮加固工作。要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为古木设置“专用档案”,切实做到全面、科学、精准养护。要建立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采取会商会诊机制,定期研究讨论古树名木保护的长效策略和保护措施。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公司的合作,研究解决古树名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
  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要讲好古树故事。古树名木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魂牵梦萦的乡愁记忆。要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科研价值,讲好古树名木的生长历程、典故、传说等背后的故事。利用多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古树名木资源和保护管理中的典型事例、经验做法,让爱绿护绿成为群众自发行为。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进校园活动,培养更多“小小讲解员”,讲好延安红色文化故事和古树名木绿色文明故事,让古树名木保护和爱绿护绿的生态意识从小植根于青少年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