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6日
让残疾人朋友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市残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记者 王静 通讯员 宋亚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作出延安贡献、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和奋斗感召。”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姬涛说。
  5月23日,市残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以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好“两个维护”的情感自觉、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扎实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市残联聚焦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配合摸清全市残疾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底数,做好数据核实比对和信息共享,推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工作落实。积极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创新实施好扶贫助残基地、阳光增收、“美丽工坊”等特色助残项目。推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落实残疾人培训补贴政策,继续开展盲人按摩、残疾人电商、美甲、美容美发及农村种养殖业等实用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与劳动素质。主动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系,梳理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开好专场招聘会。落实好按比例就业办法和补贴奖励政策,将政策宣传到位,促进残疾人就业。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项目,因地制宜引进第三方服务团队,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模式,调动残疾人家庭医生的积极性,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统筹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让残疾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安塞区沿河湾镇闫家湾村村民王延玲就是实用技能培训的受益者之一。王延玲几十年来由于身体残疾,家里生活特别困难,丈夫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子和老母亲需要照顾。身残志坚的她,虽然行动不便,但为了扭转家庭困境,她努力学习种植大棚蔬菜。起初没有种植经验,效益一般,2018年残联给予王延玲自主创业补助,并免费给她培训蔬菜种植技术,今年安塞区残联又给王延玲申报了5000元省级自主创业补助项目。通过这几年市、区残联在技能培训和创业补贴方面的扶持,王延玲的大棚现在发展到两个,夫妻两人齐心协力,认真劳作,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王延玲感激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残联的扶持和帮助,让我们家的日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关心、关爱、关怀残疾儿童和残疾群众,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生动展现。今年3月份,市残联召开全市康复业务和机构运行工作会,全面提升全市康复工作质量,共确定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培育机构17家,协调、利用各级经费近1000万元,对智力、肢体等6大类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服务,今年已救助残疾儿童700余人。4月10日至25日,为全市237名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就近进行了复明手术;为残疾人适配假肢30例、矫形器50例;对7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进行了评估。5月15日,在宝塔小学、桥沟小学,市残联为宝塔区在校残疾儿童开展了辅助器具进校园现场评估适配活动,通过“一对一、一站式”辅助器具评估适配服务,让残疾儿童能够切实适配到对自身学习、生活有极大帮助的辅助器具,切实改善出行条件,提高生活质量。5月17日,市残联在洛川县旧县镇向30户残疾人产业户发放价值6万元的果袋、有机肥,帮助残疾人发展产业,增加收入。5月19日,市残联联合9家民营企业,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到场参加应聘的200多位残疾人开展职业能力评估及用工咨询,提供就业岗位109个,达成就业意向39人,有效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
  姬涛表示,市残联党组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盯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聚焦“三个年”活动和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用好延安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下大力气破解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低、返贫致贫风险高、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难题,持续增强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