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3日
找准“发力点 ”打出“组合拳”
——甘泉县持续推动“三个年”活动见行见效
  通讯员张波魏辉
  今年以来,甘泉县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落实在建章立制、教育培训、树立导向上,把营商环境突破着力在领导率先垂范、形成优化合力、利好市场主体上,把高质量项目推进强化在精心谋划、选链聚产、“解扣”落实上,打出了“三个年”活动的“组合拳”。
   牵住效能升级“牛鼻子”,促干部作风能力大提升
  该县印发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从作风整治和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入手,以“问领导班子,比实干促担当;问服务对象,比干劲看落实;问党员群众,比实绩展作为”的“三问三比”为抓手,开展不问不说型、石沉大海型、拖拖拉拉型、即用即来型、凑凑合合型“五型干部”整治,通过研判班子、谈心谈话、走访调研,着力整治干部“慵懒散漫虚粗”作风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6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100余件,帮助“病弱残”群众春耕春播800多亩,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500余件。
  开展全员教育培训,提升能力水平。4月6日至19日,邀请12名专家、学者,整合了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工会各领域优质教学资源,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从严治党、加快新格局着力高质量、如何在甘泉践行《中央1号文件》等理论焦点,分4期对全县800余名科级干部进行全员轮训。
  工作若有作为个人就有位置,树立鲜明导向。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甘泉县创新建立“一选二看三问四树立”选人用人机制,即:以岗位需求选干部,看工作能力和业绩、看人品和社会影响,问党委党组意见、问行业单位意见、问干部群众口碑,树立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树立党委党组权威,树立干部唯工作提拔的晋升导向,树立凝聚工作合力的选用导向,有效解决了“选什么样的人、从哪里选人、怎么用人”的问题,树牢了选人用人“风向标”。县融媒体中心干部白腾,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善于思考谋划,2022年有42件宣传稿件在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刊播,312件稿件在省级官方主流媒体刊播,甘泉县外宣积分连续11个月蝉联全市各县(市、区)第一,有力提升了甘泉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将其提拔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提供功能升级“硬保障”,促营商环境大突破
  2月11日、12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招商小分队,分别赴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上海等地开展“叩门招商”“千里送服务”,迅速拉开了全县招商引资的帷幕。
  该县制定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示范带动、上门服务,各级领导真包实扶、真抓实干,深入企业调研,认真研究对策,建立帮扶台账,积极协调解决,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合力。
  甘泉县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审批、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明确优化要求。建立完善重点项目“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承诺督办、定期调度、观摩点评、支出倒逼”六项机制,开展县级领导干部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的“双包一解”活动,保障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顶格推动。在行政审批领域,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一门、一网、一次”“邮寄办”等营商环境突破年十六条措施。以项目审批业务推进会、现场答疑办公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点餐式”服务,做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创新推出“五个服务”“三个一”政务服务模式,建立限上企业“一对一”全覆盖联系服务机制,先后组织“政银企”对接座谈会5次,为中小企业协调争取贷款2000余万元,累计落实减税降费退税1400余万元。出台“五上”企业扶持措施和民营经济奖励办法,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240户,新入库“五上”企业1家,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
   下好动能升级“先手棋”,促高质量项目大推进
  今年以来,甘泉县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出台《甘泉县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方案》,树立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谋划了121个含金量大、含绿量高、含新量足的全产业链项目,实现年度储备项目保持在开工项目数量3倍以上。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以产业招商为主线,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抓招商、上项目、扩投资,围绕油气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智慧物流、文化旅游等5条产业链策划包装24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75.2亿元。截至4月份,引进内资11.02亿元、同比增长85.21%,成功对接企业30家、项目28个,一次性医疗器械及敷料、延安古泉精酿啤酒、中药饮片等一批重大产业类项目成功落地。
  该县全面推行“链长”责任制、专班负责制,全方位跟进项目服务,从项目洽谈跟进、手续办理、落地建设、投产运行等环节,逐项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做到“责任领导、责任人员、任务目标、工作措施、进度安排、时间节点”六明确。建立“一月一开工、一单位一主场、一季度一点评”工作机制,开足马力为项目“解扣”。截至目前,全县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93.3%,县级重点项目开工率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