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5日
浇灌“致富之花” 助力乡村振兴
——志丹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侧记
    ● 顺宁镇保娃沟门村集体经济蔬菜采摘园
    ●杏河镇牛寨村村集体近500亩香谷米长势喜人(资料图片)
    ● 纸坊便民服务中心集中连片的复垦地
    ● 志丹县有机肥加工厂
    义正镇稠树梁村新农村建设

    ● 张渠便民服务中心王渠村苹果幼园

  通讯员高庆荣记者王锋
  土地孕育无限希望,乡村发展势如破竹。如何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浇灌出“致富之花”、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疑是乡村长远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的支撑和源泉。
  曾经的“山保安、米粮川”模式一度陷入时代变迁后的困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甘霖及时降临这片“久旱”之地。保安人秉烛夜行,寻“医”问“药”,采取“政策输血壮骨、普惠供血充氧、创新活血通脉、产业造血健体”的工作方法,探索实践了“摸底+正清、种养+加工、外资+内源”三大模式,搭建“集体连民、产业连体、股权连心”的利益链接机制,奏响“集体创利、村民增收、农村变美”的乡村振兴开篇曲。2022年,志丹县集体经营收益2260万元,23个村2.6万人享受分红980万元。
   1 善引领,让沉睡的土地“火”起来
  义正镇稠树梁村,地处偏远,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就我们这儿,八十年代中后期曾出现过四五户‘万斤粮’典型呢!最多时全村梯田带坡地耕种达1万多亩。”几位村民先后说起,“后来搞石油开发,学校撤走了,年轻人都进城了,农村也没啥劳力了。退耕还林后,牛羊驴等牲畜也不养了,肥也跟不上,留下的老年人种点杂粮供自己吃,温饱能解决,土地大部分撂荒,谈不上发展啥经济。”
  从2009年开始,志丹县开始推动家家户户建果园。由于投入大、见效慢,加上农民观念上没有真正接受,导致只见种果树,不见有果园。几年过去了,全村实际留存下来的苹果面积只有不到100亩,基本没什么收益。2017年秋,县上引进陕西果业集团,在稠树梁集中连片流转土地上,建起了5200亩高标准苹果产业示范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刘志忠掰着手指头算起村集体收入:“村合作社成立了劳务队,该集团的劳务优先由合作社承包,村集体一年劳务的收入四五万元;村集体51亩果园入股陕果集团,25%的毛收入归村集体;村上一台拖拉机折股8.48万元;村集体的冷库,陕果集团租赁后,一年能收入四五万元。”
  一笔笔可观的收入,显现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含金量”,也显现出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后,志丹农村焕发出的新活力。
  “村集体也像家户过日子,有钱腰杆子就硬,遇到难题知道找你顶事。”谈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志丹县金丁镇爬子洼村党支部书记尚政良风趣地说。
  这两年村上发展起来的320亩村集体果园,让尚政良说话有了底气:“苹果都挂果后,一年就有几百万元的收入,村上七七八八的难题,很轻松就解决了。”
  与尚政良一样,许多村干部都曾为“村财政零收入,靠要钱过日子”发愁。从2016年起,志丹县采取“政府谋划‘出路’、试点试水‘探路’、企业示范‘领路’、部门帮扶‘拓路’、村级跟进‘选路’”的办法,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志丹109个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全覆盖,村集体果园100亩以上的村就有30个。
  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让一些村里新风扑面。义正镇稠树梁村采取“积分换奖励”的方式,用集体收入买回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对村上卫生示范、子女成才、孝老爱亲等先进给予奖励,推动了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愿景。
  2 巧谋划,让产业链条“链”起来
  张渠便民服务中心王渠村按照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1551”目标要求,2020年5月开始在村上筹建千头养猪场,2021年7月投入使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果畜结合、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在王渠村集体千头养猪场里,工作人员正在将猪场产生的沼液通过车辆准备运输到果园里进行施肥,通过果畜结合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确保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同时也为全村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王渠村集体千头养猪场在运营初期,就与新希望集团合作,由集团提供仔猪、饲料、养殖及防疫技术等,猪仔每长一公斤村集体就能有2.3元的收益,仅2021年就有26万元的毛收入。今年上半年进圈猪仔930头,预计能有18万元的收益。同时,猪场产生的沼液还可以用于浇灌果树,按照每茬1000头猪计算,每茬能产生1500余方沼液,一年两茬,可以满足3000亩果树施肥,有效解决了王渠村果园有机肥投入不足问题。
  王渠村果农白会保发展了六十几亩果树,今年正值果树挂果的关键时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有机肥,正当白会保一筹莫展时,村集体猪场产生的沼液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白会保说:“猪场修起后水粪相当多,给我们果农免费提供车、管线,把这个肥水浇上,果树的长势相当好。拿这60多亩果园来说,我算了一笔账,肥水施一遍就能省1万多元,一年浇上2次就省将近3万元。”
  同样这个猪场也给其他村民也带来了实惠,今年59岁的村民李建国,由于年龄较大,村上便雇用他们夫妇在猪场打工,用李建国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现在的工作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的果园肥料问题基本解决了,村党支部书记尚好前还想着猪场今后的发展:“我们村千头猪场一年能出栏两茬肉猪,一茬纯利润就是十一二万元左右的样子,一年下来也就是20万元左右。我们主要目的就是把这个粪水再加上一些适当的复合肥用到果园,形成果畜循环的产业链,这是给我们带来实实际际的效益。今年这一茬猪出栏以后,我们打算扩建,这样下来的话我们效益就会更好。”
  近年来,张渠便民服务中心全力推进苹果产业和畜牧业结合发展,越来越多的村子按照“果畜结合、循环发展”的思路,结合村情实际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实现村强民富。
   3 强管理,守住集体经济“钱袋子”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决定集体经济发展,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志丹县顺宁镇党委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当前三农一项重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不断对各村“三资”摸排,各村按照村小组、村委两级分别建立了“资产、资源、资金”的台账,清楚了自己的家底,为盘活用好资产资源,激发发展活力奠定了基础。通过落实“五统一审四监管”,达到了对集体“三资”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实现在发展运行中做到“资产明晰、思路明确、收益明了、群众明白”“四明”,积极调动群众参与集体资产管理运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盘活资产打基础、拓展渠道强产业、招商引资谋发展”等方式,全面构建“支部+集体经济+X”多元化发展模式,形成了“五轮驱动”发展格局,即产业驱动、村企联动、股份互动、资源拉动、示范带动,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镇共建成村集体果园1148亩,其中挂果园486亩;建成食用菌基地一个,集休闲垂钓、观光采摘、教育培训、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一个,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进陕果集团、新希望等企业,全方位助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年产值突破100万元,有力激发了“三资”潜力。
  据了解,志丹县总土地面积3781万公里辖7镇1街道办,共有109个村110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96万人,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9个,集体成员10.7万人,集体资源性资产422.5万亩,经营性资产3000万元,全部按股份量化到集体成员。
  在集体经济监督管理“三资三化”工作中,志丹县聚焦全面落实“政经分离、村财乡管、委托记账、平台运行、审计监督”政策,指导全县村组“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线上管理,做到“底子清、台账全、处置透明公开、经营管理规范”,实现“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达到“集体经济有发展、资金安全有保障、干部清廉看得见、群众参与有途径”,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望历史问初心,千秋伟业谁扛鼎?壮志豪情应犹在,逐梦不止三农心。强化“三资”管理监督既有效管住了基层干部手中的“微权力”,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就在身边。未来,志丹县将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以有力有效的监督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从源头上净化“微腐败”滋生的土壤,凝聚起走向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书写一曲矢志三农的理想赞歌!
  这一年,我们党建聚合力,强基见实效;
  这一年,我们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
  这一年,我们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一年,我们乡风更文明,引领新风尚。
  全面振兴的钟声奏响奋进旋律,集体经济的曙光照亮前方长路。未来,志丹县将持续点亮政治引领“航向灯”,当好服务发展“助推器”,锻造实干担当“真铁军”,着力构建“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局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