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6日
满眼绿色,就是最好的荣誉证
——来自黄河岸边专业造林队的报道之四
  记者 郑鹏 通讯员 梁鹏 张佳威
  近20年间,造林4万亩,植树280万棵。宜川县黄河岸边专业造林队怀着让黄河在绿色中穿行的梦想不断前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实践、坚定的信念,改变了晋陕峡谷黄河西岸的灰色主基调。
  最早的造林队员们已经退出了造林队伍,年轻的队员们凭借着“悬崖种树,我能!”的信心和底气让晋陕大峡谷西侧绿意越来越浓。
  李世珍是上世纪90年代在宜川壶口最早的一批种树人,今年60多岁的他种了一辈子树,黄河岸边宜川段的每一个山山峁峁,都有他亲手栽下的树。如今,这满眼的绿色,就是他和队员们最好的荣誉证。
  “三分栽,七分管,十分成绩最满意。”有着20多年造林经验的造林人李世珍对黄河山体栽树有着特殊的情怀。“以前这里山峁上光秃秃的,就长些酸枣树,很荒凉,现在一片一片的油松、侧柏长得郁郁葱葱,啥时看啥时心里都美滋滋的,就像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似的。”
  在李世珍看来,种树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雨水广了,山上变青后,流下的雨水也不再是浑浊的泥水。由于年龄原因,今年,李世珍退出了造林队,但他对造林恋恋不舍。“我还想再干两年,尽自己的一份力,让黄河岸边更绿。”李世珍说道。
  1985年出生的高涛是王永红造林队中的年轻人,站在惠洛沟,看着黄河在葱茏的群山中穿行,高涛感到十分自豪。
  在高涛身后的山崖上有一块巨石,巨石顶上的石坑内栽了一棵柏树,柏树前面是黄河,后面是翠绿的山岗。高涛说,三年前,他和队友路过这里时,看到山崖上的大石头位置很突出,就想着在那里栽一棵树。他和队友就从别的地方背过来土,运上去苗子,一桶一桶提着水去浇。几年来,大家一直很关心这棵树,看到这棵树长得很好,他们都很高兴,大家都认为这棵树就和队员一样,有着一种特别的精气神。
  今年春季植树造林任务已经完成,王永红和他的队员也都回到家里开始专心干农活。但只要有闲暇,王永红总会到山崖上走走,看看树的长势。看着树,他心里就感到踏实;看着树,他就有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王永红说:“再过上一二十年,这一片林子长大了,山就更绿了,我可以自豪地对子孙后代说,当年我在这儿出过力,栽过树,为黄河生态保护作了一些贡献。”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宜川县黄河岸边的造林队传承着信仰,传递着绿色,在时间的见证下,黄河西岸悄然换了模样。队员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儿和韧劲,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马莉说,宜川县黄河岸边造林队的典型事迹,对黄河流域的水土治理以及生态保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