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6日
突发性耳聋如何防治与康复
记者 宋伟 刘晶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聋,指在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听力下降。好发于50~60岁年龄段人群,近年来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左耳发病率略多于右耳,双侧发病概率较低,约2.3%左右,男女比例几乎无明显差异。
  突发性耳聋应该如何防治与康复?我们采访了延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田青。
  突发性耳聋的类型
  田青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病毒感染(引起耳蜗、脑膜听神经病变)、血管性病变(如脑内小栓塞灶、高凝血状态引起内耳供血不足导致听力下降)、肿瘤性疾病(听神经瘤、颅内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药物中毒、内耳缺血等因素相关。
  突发性耳聋根据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反映的听力下降程度可分4型。
  1.低频下降型:多为膜迷路积水。
  2.高频下降型:多为毛细胞损伤。
  3.平坦下降型:多为血管纹功能障碍或内耳血管痉挛。
  4.全聋型:多为内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突发性耳聋的诊断
  突然出现单耳或双耳的听力下降,在排除了肿瘤、外伤等原因引起的组织病变后,依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可基本确诊并确定分型,根据分型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典型症状有: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约90%的人有耳鸣的症状;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听觉过敏或重听,表现为对声音异常敏感或者异常迟钝、导致刺耳感患者失真感;全聋患者常见有耳周感觉异常;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田青提醒大家,突发性耳聋越早就诊越好,一周内就诊都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及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为主要手段,不同类型听力下降的治疗方法及药物配比略有差异,早期积极的综合治疗,合理的联合用药比单一的用药效果好。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全身或者局部使用(鼓室内注射及耳后注射),具体用药剂量与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改善内耳微循环及降纤维蛋白原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
  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神经营养因子等。
  高压氧治疗:可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内耳缺氧及内耳微循环,不建议单独使用该疗法,多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
  少数听力无法恢复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或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由于患者突然听力下降可引起焦虑、易怒等负面情绪。所以应充分休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及熬夜等不良习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及大音量刺激,注意保护健侧耳的听力。宜食清淡、低钠饮食、避免喝浓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控制并保持血压及血糖平稳。治疗时需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家属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情绪,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
  为避免突发性耳聋,田青提醒大家,日常应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避免过度用耳及强噪声刺激。注意劳逸结合、适度锻炼、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及时调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减少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