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为客户办理业务 “我原来以为开个门市办个手续最少得一个星期才能下来,没想到,到了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指导我用手机扫公众号,然后填写信息,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手续就都全了。”居民李继玲笑着说。
甘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聚焦营商环境突破年目标和要求,积极推行“全方位、全能岗、全链条、全免费、全周期、全透明”“六全+”服务机制,打响擦亮“甘为你·泉快办”服务品牌,营造“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政务环境,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助力。
为了方便群众办理业务,甘泉县实行分区标准化制度,即设置“行政审批区、公安专区、公共服务区、便民服务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五区,设服务窗口37个。就业服务中心、电气网、税务、不动产登记等14个单位89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行政审批区设立综合窗口9个、后台审批室4个、统一出件窗口1个,形成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并统一岗位设置,配备窗口电子屏、岗位标牌等基本服务标识。窗口台面、办事区域整齐划一,全力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阵地。大厅显要位置悬挂场所名称和形象标识,统一设置公告栏,前台志愿服务岗安排专人引导,为办事群众答疑解惑。
“这个项目进展这么顺利,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上门来服务,给予了我们很大便利,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甘泉县中医院扩建的负责人刘越虎说。
笔者了解到,甘泉县始终坚持优化人员配置,激发干部干事活力,实现干部“全科型”转变。推行“全能岗”。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推行综合窗口“全能岗”、干部AB岗制,实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锻炼,拓宽干部视野,提升干部能力,努力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让合适的事有合适的人干。
“看到我的年纪大了,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地帮我办理了业务,真是太感谢这些娃娃们了。”美水街道办西门坪今年55岁的居民刘大虎激动地说。
为了当好“勤务员”,甘泉县坚持“敞开门、笑脸迎、马上办”,将“业精、嘴甜、腿勤”的勤务员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求干部成为能够熟练操作各项业务的“老专家”,做到“业精”;争当企业群众的“贴心人”,做到“嘴甜”;成为群众跑上跑下的“办事员”,做到“腿勤”。坚持帮办代办,创新推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服务机制,增强群众“获得感”,做到干部主动多帮办、群众办事少跑腿。事前“主动指导服务”。前瞻性分析预判重点项目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推出“审前介入、服务前置”创新举措,推行证照“无感延续”,为项目提供“零距离”“点餐式”服务,变“按部就班,等着业务来”为“主动指导,围着企业转”和“想方设法、帮着企业跑”,提高审批效率。三年来,完成市场主体登记业务4109件,2023年完成市场主体登记业务741件,同比增长14.5%。
不仅如此,还实行事中“全程帮办服务”制度,创建“5+3”便民服务模式,即推行即时服务、容缺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专项服务“五个服务”,实现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材料“一手清”、受理审查“一次清”。特别是对中通快递陕北(延安)智能科技电商产业园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人一企、一企一策、首问负责、盯办到底”“帮办代办”机制建设,从注册登记、网上填报信息、企业名称预审、打印复印资料、项目立项申报等事项,安排专人负责,实行“全程帮办服务”,做到“手把手”扶持,助力企业办快、办好,早日投入生产。做到职责范围全程帮办、职责以外星级特办。今年以来,办结职责外事项51件,延时服务办理76件。事后“跟进问效服务”。创新“十二廉”工作法,打造廉洁审批新高地,设置“没办成事登记处”,由专人负责登记群众现场未办成事的原因,做好政策宣传,帮助解决困难,让小窗口成为为民解忧的“灭火器”。
该县始终坚持亲情服务理念,不断扩大免费服务范围,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并建立“免费复印打印服务台账”“新开办企业免费刻章台账”,记录免费服务项目及内容,定期梳理帮办事项、打印情况,确定企业及群众的常办事、急办事,有针对性的形成快速解决方案,确保群众到来一次办成、复印打印一次齐全,让免费服务不仅省钱更能省时。累计免费复印打印42000余页,塑封证件3400余个,快递邮寄84件,免费刻制印章2658枚。
群众说 “我把开公司的相关证件都办好后,正愁着去哪里刻公章和财务章时,没想市场服务科印章刻制的工作人员听说后让我把表填好,下午来取。真是太感谢政府的好政策了。”
——下寺湾镇办建筑公司职员白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