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0日
铆足“三股劲”跑出“加速度”
——黄龙县聚力“三个年”让县域经济驶入“快车道”
  通讯员 窦可军
  今日黄龙,聚精会神发力“三个年”;古老梁山,奋勇前进旧貌换新颜。
  今年以来,黄龙县铆足“三股劲”,干出快节奏、跑出加速度,县域经济驶入“快车道”,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步伐更稳、成色更好,在新时代的奋进中焕发出熠熠光辉。
  铆足“久久为功”的韧劲在改进干部作风上见实效
  ——构建起系统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该县印发了《黄龙县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方案》,确定政治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突出问题等9项重点任务,制定32条具体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牵头单位。在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专班,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抽调全县精锐力量组建综合、材料、宣传、督导四个工作组,负责全县“三个年”活动的推动落实。
  ——建立了多点突破的教育培训机制。该县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三个年’作风能力提升大培训”专题班,县委书记带头讲“第一堂课”,4名县委常委走上讲台开展专题辅导,举办培训199场次1.3万人次,营造领导带头、全县共学的浓厚学风。开设党建“云课堂”“红色课堂”“流动课堂”“一线课堂”,分科级干部、四支队伍、“三新”人员、高素质农民等不同群体,将学员划分为8个层面132个方队,开展专题述学、封闭研讨、“头脑风暴”,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深造蓄能、年轻干部培育和干部创新创业实践计划。瓦子街镇以“理论+实践”“课堂+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班子成员讲学、全体干部分享、专家现场教学,开展公文写作、新闻宣传培训3期86人次,蔬菜产业、旅游服务培训4期76人次。参加完培训后,全镇干部直呼“很接地气,很过瘾”。
  ——营造出直面基层的调查研究氛围。该县开展“大培训大提升、大调研大走访、大查摆大整改”活动,以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为重点,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五进走访,面对面了解问题、听取意见建议,一线调研督导108次,形成调研报告31篇,解决工作问题289个,排查安全生产隐患86处、整改74处,化解矛盾纠纷194件,为群众办实事1179件。
  ——形成了链条管理的问题整改机制。该县构建“县委领导、基层党委落实、党支部组织、党小组联户、户管人的‘五级联动’”网络,形成“制定清单—督查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跟踪推进—成效评估”的全链条贯彻落实机制,对照“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组织建设、党风廉政、服务发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六张清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回访,开展“蓝色提醒、黄色警告、红色追责”三色督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能力增强、形象提升。今年以来,累计督导共性问题14个,个性问题76个,查摆问题190个,整改到位144个。
  蓄足“奋楫争先”的冲劲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
  ——抢抓市场机遇,增强支撑保障。该县开展“营商环境补短板”专项行动,先后制定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一件事一次办”、生态产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等工作方案,绘制政府采购、“交地即交证”等工作流程图和服务指南,出台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十条措施,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优化企业开办和简易注销程序,新增246项网办办税业务,178项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年均纳税时间压减至60个小时,开辟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绿色通道”,兑付科技型企业奖补资金20家85.6万元。
  ——加强制度管理,强化服务效能。该县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统筹调度、问题收集处置、成效评价等六项机制,实行“工作组周安排、工作专班月调度、领导小组季讲评、目标任务年考核”全过程全环节推进各项工作。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实行“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全面提升对企业、项目、人才的承载力和吸引力。黄龙县电力塔材支架及零部件生产加工项目,从考察、洽谈、签约到落地投产,全部由专人对接,协助办理各类手续,将原本3个月审批时间缩减至45天,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拓宽宣传渠道,释放政策红利。该县在“黄龙党建”、“爱黄龙”App等媒体平台开设“企业说”“我眼中的‘三个年’”专栏,采取访谈、侧记、综述等形式,深入党政机关、项目现场、田间地头开展行进式、参观式、提问式、访谈式、跟踪式采访报道,多角度、深层次、全媒体呈现全县干部群众优化营商环境成果,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在各级媒体刊发120余篇,其中国家级媒体3篇、省级媒体24篇。在重要时间节点,到广场街道、集市集会、企业驻地,“面对面”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浓厚氛围。
  鼓足“笃行不怠”的干劲在推动项目建设上务实功
  ——抓住管理创新“牛鼻子”。该县建立重点项目日报告、周解扣、月调度、季点评、半年现场观摩、年度考核工作机制,对新能源及其配套产业实行专人督导、每日汇报。组建330kV汇集站建设、新能源项目用地、生态产业园区产业配套等重点项目保障工作专班,专人进行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全力保障。黄龙县三岔镇100MW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在多个场合表示:“从今年2月开始进场施工,每天都有政府工作人员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我们才能高质量、超预期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项目的正式投入使用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抓住强化服务“主心骨”。该县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抓机制,建立“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模式,开辟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全县47个新开工项目完成立项、环评等手续,县级重点项目开复工49个,开复工率81.67%,完成投资20.66亿元,投资完成率46.71%。社会资本项目、产业项目、制造业项目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7.5%、39.63%、44.11%。黄龙县生态产业园区主动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每周对企业存在实际困难进行专题研讨,为企业协调解决厂房建设、供电供水供热等实际问题23个,当好企业安家落户的“服务员”。
  ——抓住招商引资“生命线”。该县围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领域,积极实施“双向招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奔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展招商,成功与国泰君安签订了碳金融业务框架合作协议,与先导集团签订了数字经济科技赋能中心项目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与中国林场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同时,依托黄龙生态资源禀赋和招商引资“金字招牌”,自动引来了一批生物医药、诊断与基因检测、医疗器械等相关企业的咨询洽谈。截至目前,黄龙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个,总投资41.64亿元,同比增长7.2%;1至4月份,黄龙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2.2%,位列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