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0日
下足“绣花”功夫提升群众幸福
——延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从“重管”向“服务”转变
工作人员在修缮公共设施
  通讯员 张伟 杨澍 宋妮
  一河两岸,树木葱郁,碧波荡漾。漫步在延川街头,城区靓丽整洁,市容秩序井然……这一切,都源于延川县不断转变的城市管理理念。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近年来,延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变管理为服务,围绕城市管理提质升级,把便民、利民、惠民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道路提升改建群众出行便利
  在延川县拐峁过境线旁,工人们正在对延甘路旁的步道廊庭进行施工作业,焊接、打坑、测量有序进行。不远处,刚刚建设完成的拐峁停车场宽敞整洁,220个车位呈竖向划分,依次排列。
  在城区中,新建成的公交岗亭,为公交车停靠提供专用空间,实现了公交站点和公交车辆之间的平稳对接。
  …………
  为切实解决城市拥堵和停车难问题,该局充分利用路政资源,于2022年开始对县城道路停车场(位)实施提升改造,对延甘路大禹山隧道北出入口至张家湾过境线出入口、沿主街道城市道路进行升级。
  “升级后,将有效提升城市市容市貌,缓解群众出行压力,提升人民幸福感。”延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干部吕争说。
  去年以来,该局对市政公用设施开展了全面排查治理,狠抓隐患整改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公用设施安全状况。
  据延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管理大队干部马晖介绍,共维修人行道路面90余处,更换水管井盖178块,下水道开挖500余处,更换天桥玻璃12块。
  同时,对各大广场凉亭进行涂漆翻新,并坚持每日排查路灯照明情况,保证亮化率达到99%以上,坚持每日巡查污水排放情况,杜绝污水直排,清理污水沟400余个,疏通污水管道4.6公里。
  建设绿色县城 增添幸福底色
  夏日来临,出门散步的群众发现,沿线车道的绿化带尤为茂盛,形态各异、花色不同的绿植把城市点缀得生机勃勃,园林管护工人穿梭其中,悉心栽种着每一株绿植。
  为巩固推进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建设绿色县城,延川县充分利用城市“边角料”,打造生态景观,实施“鲜花添彩、增园添绿、裸土还绿、立体绿化”四大行动,为城市增添“幸福色”。
  “拐峁至张家湾环城路沿线绿化部分提升改造,栽种乔木770余株,灌木1.3万平方米。”延川县城市管理执法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副主任兰帅告诉笔者。
  环境的改善也在悄悄改变着群众的生活方式。每到下午,公园里便热闹起来,人们漫步、交谈、欢歌起舞,尽享生活惬意。尤其是作为延川群众的热闹聚集地——路遥广场,每天都会吸引一大批人前来“打卡”。
  高艳就居住在广场附近,在闲暇时间,她经常和家人来广场散步,对于居住环境的改变,她感触颇深:“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咱城市环境变好了,不管是我们山上的树还是咱们城市里面的树,绿化都做得很好。每天晚上,当我站在窗户旁边,看见好美的夜景,就想带着家人下来遛遛弯。”
  激活地摊经济 服务群众所需
  “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延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以服务为着力点,以激活夜经济为突破口,让延川县城烟火气更浓。
  天还未黑,位于延川县银丰巷的夜市地摊已是热闹非凡。一排排沿街商铺和一个个摊位前人潮涌动,热情的招呼声此起彼伏。
  夜市经营户冯刚营业的是沾沾店,由于口味出众,前来消费的顾客络绎不绝。
  “政府提供的这个平台特别好,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摊位,不用再骑着三轮这里跑一下、那里跑一下。”冯岗说道。
  小地摊关乎着大民生,延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在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为经营户出主意、想办法,在银锋巷、水厂沟、城市广场等7处科学筹划设置一批小吃摊位,引导市民灵活创业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同时规范文明执法,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打造公开、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让“夜经济”不断释放消费潜力。
  “我们对夜市点的标识、地布、餐车都进行了统一设置,对卫生严格管理,所有餐车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做到油烟排放和噪音排放‘两达标’,让群众吃得放心、让商户挣得开心。”延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一中队队长马秦育说。
  抓城市创建,就是抓城市的形象与魅力,抓城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该局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破解城市管理难题,让县城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服务者说
  今后,我们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聚焦“三个年”活动,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狠抓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坚持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工作方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城市管理执法各项工作。
  ——延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高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