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是党带领人民在探索符合我国发展模式的指导性原则,贯通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变革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样态和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代话语阐释,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现代化的共性,即通过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发展;而且,中国式现代化更具有立足于中国国情与实际的个性特征。从普遍性的角度来看,世界主流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通常是指西方式现代化进程,其基本特征是物的现代化,表现为资本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增值,带来现代工商业文明与现代生产关系,进而引起工业与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发展以及各种现代产业集群的出现,形成的由社会内部力量为主要推动力的现代化模式。中国近代以来开启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在“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下,早期中国内部的工业化标准、资金来源以及市场运转机制都受制于西方国家,不能形成有效的自下而上推动社会变革,表现为后发外生型的发展模式。西方国家发展较早,工业化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工业技术和工业分布较为成熟,其满足自身市场运转的资金充足,在对非西方国家扩张时,不仅仅带来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变革因素,同时也引发了异质文化对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思想冲击。中国的现代化不具备西方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近代所开启的现代化之路,首先要解决的是使国家和民族摆脱列强的压迫,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才能探索生成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就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实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党带领人民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内涵,突破了现代化的单一西方语境,把握住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党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具体形式是受社会生产模式所决定的,同时也受文明、地理、人口以及生产方式的制约,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自身实际国情以及独特文化基因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形成的现代化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人的存在场域。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其发展逻辑是顺应资本逻辑,发展的结果趋向于物,而并非现实的人,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现代性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问题、贫富悬殊以及道德滑坡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决现代性问题的答案,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当中,其蕴含着“民本”“天下大同”“天人合一”以及“和谐”等理念。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其追求的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通过在高度生产力的基础上,满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通过二者的结合,深刻地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的高度关注。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具有人口基数大,地域差别大的特点,中国在具备了社会生产的基础条件之后,必然会带来生产的社会化规模不断扩大,而中国式现代化在微观视域之内仍然关注着每一个人,通过个体的现代化来达成社会总体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唯物史观中人民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原理。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且全面的发展和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小康”与“大同”提供物质基础,消除主流现代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为人民带来经济上的幸福,是开创现代新型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置条件,使人们从物质和精神得到同样的满足,复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现代新型文明提供了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开放共享的发展模式,在现代化发展模式中,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对外掠夺、扩张的模式,其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全体人类的高度关注的价值理念,同样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和“美美与共”的理念,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国际关系。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为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理念和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人的生存提供了优良的场所。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应注意同自然的关系,不应只停留于征服自然、“对自然的胜利”的层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同样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处于“天人合一”的交互关系当中,二者高度契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态环境的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同时也是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的现代化,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汇入同一条主流,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与激发之下,二者相辅相成,在21世纪迸发出了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理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的国情与实际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基于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对现代文明形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我国对现代化的探索与发展从此不再局限于现代化发展的西方语境之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接入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脉络之中,为我国的制度与道路提供了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我国自身的发展当中,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求我们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对外开放上海纳百川,在文明形态的高度上不断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作者系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