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6日
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党代表大会
(1939年11月13日—12月17日)
    ●告全边区民众书

  1939年11月13日至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安塞县的徐家沟召开。早在3月,边区党委在《关于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决定》中指出:“自从1937年5月召开了第一次边区党代表大会后,历时将近两年,按时间来说,按当前的抗战形势与工作需要来说,都有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必要。”边区党委认为:我们将要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根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精神进行许多工作,具体地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确定今后的具体任务,使边区更加发扬它抗日与民主的先进作用,成为最巩固的抗日根据地与最坚强的抗战堡垒。经过半年多的积极筹备,边区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于11月13日开幕。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庆环、关中、三边、伊克昭盟、神府、绥德、洛川、宁夏、安塞、延安、志丹、靖边、延川、延长、固临、甘泉、安定等地和边区学校及边区党政群的代表101人;地方武装党的代表14人;中央及八路军留守兵团的代表34人;工厂党的代表4人,共计153人(原记录计算为159人),再加上边区党委执委会23个成员,总共176人。在开幕式上,边区党委书记高岗致开幕词,宣布这次代表大会是要总结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提出“如何把边区更提高一步,把边区更加巩固起来”的任务。张闻天、康生在开幕典礼上讲了话。
  11月14日,毛泽东亲临大会作了重要报告。他主要讲了抗战与民主的关系,共六点:(一)边区是抗日民主根据地;(二)关于帝国主义战争;(三)实行孙中山主张的民主政治;(四)取消民主制度还是取消封建制度;(五)关于投降反共舆论;(六)边区任务“一是提高自己,一是帮助别人”。论述了如何发展经济、提高文化、防奸锄奸、统一战线、军事工作、党的工作、学习马列主义等。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对边区党委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正处在日寇与反共分子的包围中,正处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生投降、分裂与倒退的危险关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提高边区与巩固边区,使边区在继续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斗争中,起着更大的作用。”11月15日,高岗作了《抗战新阶段中陕甘宁边区的任务》的总结报告,讲了边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共产党保卫边区的任务、进一步提高边区与巩固边区、进一步巩固边区的党等3个问题,并郑重宣布:党中央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交给我们的“使边区成为抗日的、民主的模范根据地”的任务,由于党政军民的努力,同时也由于中外许多先进团体和先进人士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已经大体上完成了这个任务。但是,我们决不能以此自满,而要为完成党中央向边区提出的新任务继续奋斗。11月18日,萧劲光作了《军事报告》;12月7日,张邦英作了《关于组织工作的报告》。这次大会共进行了1个月又5天,中共中央及边区各部门负责人张闻天、王稼祥、陈云、吴玉章、李富春、罗迈(李维汉)、高自立、唐洪澄等先后讲了话,张秀山于12月17日在边区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会议选举高岗继续担任边区党委书记,王观澜为副书记,秘书长崔曙光(后为欧阳钦),组织部长陈正人,副部长张邦英(后为崔田夫);宣传部长王若飞,副部长李卓然;统战部长王观澜兼任。这次大会除发布《告全体党员书》《告全边区民众书》《致中共中央贺电》《致斯大林同志六十寿电及致八路军、新四军电》外,还作出了《大会的总决定》《关于拥护和扩大八路军的决议》《关于发展边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决议》《关于边区征收农业税与商业税的决定》《关于发展边区教育提高边区文化的决议》《关于开展边区卫生保健工作的决议》《关于深入乡村工作的决议》《关于审查党员成分的决议》《关于党内干部教育问题的决议》等。
  边区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抗战处于相持阶段进行的,是边区党的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盛会,是边区党的各项工作逐渐走上正轨的伟大转折,它对边区建设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选自石和平主编的《图说延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