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坪延安华侨联合会旧址 ● 1938年11月,马来亚华侨彭士馨率领南洋华侨司机回国服务团到达延安,带来捐赠的两辆救护车和一批药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旅居海外的爱国华侨群情激奋,同仇敌忾,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散居在五大洲的1000多万华侨成立了近千个抗日救国的群众团体,大力宣传抗日,捐献财物支持祖国的抗战等等。在抗战期间,延安、重庆、上海、昆明等地的归国华侨,纷纷成立“华侨联合会”等群众组织支援祖国抗战。1937年7月成立了“华侨留延(安)办事处”。
193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华侨青年较多的陕北公学设立“华侨救国联谊会”,印尼归侨张国坚任主任。1938年7月16日,南洋华侨回国服务团驻延安办事处成立,中央统战部、陕甘宁边区政府、职工委员会、机关学校的代表40余人出席成立大会。马来亚归侨彭士馨任总干事、冯志坚任秘书长、杨诚负责宣传、黄国光负责组织、李文观负责劝募。边区政府秘书长曹力如、统战部代表徐一新及机关、学校代表参加大会。
为了筹建一个统一的、规模和影响更大的华侨革命群众团体,边区政府派余光生、谢生、王健华等人深入延安各处了解华侨情况,积极进行筹备,于1940年9月5日,由“华侨留延(安)办事处”发起,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了延安华侨第一次代表大会。来自新加坡、英国、法国、美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名华侨以及留在延安学习、工作的300多名归侨出席了大会。会议决定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简称延安侨联),并通过了《延安侨联简章》。
延安侨联自成立开始,积极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和华侨统战工作,它团结广大爱国华侨,为陕甘宁边区的抗日对敌斗争、宣传和文教、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40年5月,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组成的“回国慰劳视察团”抵延安慰问视察,留延华侨热情欢迎,协助做了许多接待工作。
1941年3月23日,延安侨联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朱德、博古、叶剑英等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朱德对侨胞在抗战以来踊跃捐输和从几千里外归国参战,拥护祖国抗战之热忱,备致钦佩之意,同时希望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对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宣传;二是欢迎华侨同志参加边区经济建设运动,并欢迎侨胞资本家向边区投资,边区政府一定保护他们的利益。
1941年10月5日,延安侨联在延安大学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180多位代表出席。朱德等领导到会讲话。大会推选李介夫为华侨边区参议员,并由李介夫、余光生、杨诚等15人组成第三届执委。大会决定加速成立西北华侨实业公司,号召留延华侨中有技术及管理经验者踊跃参加。
1942年6月8日,延安侨联第三届执委会在王家坪军委礼堂召开扩大会议,200多名留延华侨参加。会议补选钟怀琼、陈天民、朱荣晖、苗秋林为执委,萧林、李介夫、钟怀琼、陈天民、杨军等5人为常委。
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12日,延安侨联在延安王家坪大礼堂召开会员大会,80余名留延华侨参加大会。谢生报告大会筹备经过,决定改“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为“延安华侨联合会”。1947年3月,延安侨联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选自石和平主编的《图说延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