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2日
勤奋创作笔耘不辍 怀揣职责精业笃行
——记延安市第四届、第六届政协委员,延安文学杂志社社长魏建国
    ● 魏建国在编辑稿件

  记者 王静
  “埋头苦干,天道酬勤”,这是魏建国的座右铭。作为延安文学杂志社的社长,他用14年的思考和行动,书写和成就着自己的文学之路。作为一名延安市第四届、第六届政协委员,他积极履行职责,为政协编写文史资料,贡献委员力量。
   潜心文学创作 书写时代精神
  初次见到魏建国是在他的办公室,从办公桌到几个书柜,再到柜顶,全部摆满了各种书籍,其中最显眼的当属《延安文学》了。谈起《延安文学》,魏建国满脸洋溢着幸福和喜悦、言语中透着满满的成就感。
  主持《延安文学》14年来,魏建国树起了旗帜鲜明的办刊风格。2010年至今,由他主持编辑出版的文学和党史类作品共计130期(册、卷),约4400万字,其中大量作品被国内各种权威选刊转载,参与编辑出版作品数十册、数百万字。
  “在这期间,我最满意的作品专号(专辑)共4种200万字,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文艺报、光明网以及中省市党政军机关的关注。”魏建国自豪地说道。
  魏建国所说的最满意的专号(专辑)是指《延安文学》2015年第5期“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专号、2016年第4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专号、2021年第4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专号、2019年第5期上刊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专辑等4个纪念专号(专辑)。这些专号(专辑)一出版,在当时立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新华网、光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作家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以及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网等纷纷跟进。许多读者或致电,或登门,或托熟人,或给编辑部留言,纷纷求购索赠。有评论家认为:“《延安文学》的长征纪念专号选材精当,内容丰富,史料详实,图文并茂,堪称一部完备的长征简史。”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魏建国的办刊原则,也是一直践行的宗旨。
  近年来,《延安文学》在魏建国的带领下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关注最广大的底层人民,关注他们的生存现状与个人命运。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思考,确立了“接地气,重写实,有暖意”的办刊理念,其中“接地气”最为重要,就是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他们的生存状况,抒写他们的爱恨情仇。因此,《延安文学》在发稿时,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大量选用了基层作者关注现实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的“接地气”,其在全国文学期刊中是刊发处女作最多的刊物。
  《延安文学》资深编辑张天煜说:“从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便能说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魏建国社长十几年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种异于常人的工作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再次谈起其主编的作品被转载,魏建国甚是欣慰。“每年6个中篇头题,总有一两篇被大刊转载。2022年编了6期散文,被《散文·海外版》转载了5篇,转载率超过了国内绝大多数期刊。”他说:“这些成绩和荣誉背后的动力,是因为我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在担任延安文学杂志社社长之前,魏建国先后在15个单位尝试过不同的工作,他当过教师,经过商,坐过办公室,还先后在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晚报当了10年的新闻记者。直到2006年正式调进《延安文学》编辑部,魏建国终于找到了最喜欢也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目前,魏建国又正与北京大学合作,撰写25万字的《李大钊与中共陕北组织的创建》一书,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二稿修改。他说:“撰写这本专著,不仅是我自己的荣誉,更是延安人民和《延安文学》给予的荣誉。”
   心系委员职责 情注文史笔端
  除了踏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延安市政协委员,魏建国还积极参加政协调研工作。2022年,魏建国参加调研了延安红色旅游建设情况,并提出了加大对红色旅游人才培养的建议。他说:“延安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要将红色旅游做大做强,还得在人才培养上多下功夫。”
  魏建国不仅热爱文学,对党史也了解颇深。2004年起,他便致力于陕北早期党史研究,整理挖掘出数百万字的党史人物传记和党史资料。已出版党史著作7部(8册)245万字,尚有5部(7册)170万字正在审读待出版。2018年4月20日,当时的子长县政协邀请魏建国对全体委员进行了子长革命史的讲解;2022年7月1日,又给第一届子长市政协全体委员讲了一堂《子长历史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2020年10月1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率领的全国政协专题视察团,就“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革命文物保护”在延安市开展考察,当时还参观了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负责讲解的便是魏建国。“当时,现场的领导对子长革命史非常感兴趣,我对子长的地方人物和革命史的来龙去脉也非常了解,现场你问我答,我便讲解了90多分钟,获得了领导的高度评价。”魏建国面带微笑地说,1984年他参加高考,如果按正常情况报考中文,很可能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结果阴差阳错,被录取到历史系,学得还不错,完全钻进去了。工作后,又对党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保持到现在。忙完工作,他就喜欢看书,家里的藏书不止1万册,常常自嘲最大的开销就是买书。
  主编《延安文学》是本职工作,编写政协文史资料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2018年,魏建国编辑出版了20万字的《子长革命斗争史》;2023年初,又编了一本20万字的《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史料选编》,里面有回忆录、电报、文献等内容。他的学术论文散见于《文艺报》《党史文苑》《炎黄春秋》《南方周末》等。著作有《陕北世事》、《焦维炽》、《瓦窑堡时期中央文献选编》(上下)、《民族英雄谢子长》、《陕北早期党史资料》、《史唯然》等。
  魏建国说:“作为一名延安市政协委员,在履职方面,我想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协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出版等方面多做一些实事,力争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