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培训班内,不少孩子学习游泳 ● 学生在新华书店学习 ● 学生袁欣怡在家拖地 “这个暑假我去北京研学旅行,去了清华大学、天安门、故宫、长城……还有很多平时在课本里见到的地方,这次旅行感到特别充实。”
“假期我学会了游泳,只用了五天时间,我很开心。”
“我第一次登台表演了,感觉自己还挺厉害的。”
“我第一次摆摊,虽然没挣多少钱,但是觉得很有意义。”
转眼暑假生活已经过半。近日,笔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在这个暑假,孩子们或走出家门,在研学旅行中走近自然、开阔眼界,或在图书馆内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或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培训中充实暑期生活,点亮缤纷假日。
1 研学旅行,增长见识
今年暑期,各类研学游、亲子游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在旅游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笔者在位于富县政府广场的陕西西部旅行社了解到,今年6月开始,许多家长就已经来旅行社咨询适合孩子暑期的出游线路。中高考毕业生家长大多选择带孩子亲子游,小学生的家长大多为孩子选择研学游。
“陕西西部旅行社在今年3月份以来,推出了很多研学活动,每周周末我们会带孩子们去延安参加红色基因传承研学活动,今年暑期又推出了北京研学夏令营,山东半岛海角七号研学夏令营,厦门大学研学夏令营,这些活动除了有小学生之外呢,还有初、高中的孩子参加,家长们积极性也非常高,来旅行社咨询的人非常多。”旅行社负责人秦霞告诉笔者。
家长刘文安也很认可研学活动。“我带孩子一起过来了解研学活动,想让孩子出去增长一下见识,看看外面的人文历史,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研学能学到也能看到。”
2 读书学习,不亦乐乎
炎炎夏日,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们来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也有许多学生选择在图书馆看书纳凉。笔者从富县新华书店了解到,今年暑期,书店新上了450册图书,来书店看书的人单日最多可达100余人次。“放假的时候,一有时间我就带着我的小侄女来图书馆看书,我比较喜欢探险类的书和有插画的书。”学生李锦瑶说。
而在绘画、书法、舞蹈、器乐、游泳等培训班里,笔者见到很多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习到课本以外的技能,也收获了快乐。“我今年5年级了,爸爸送我来游泳班,我已经学了5天了,而且我已经学会了。”学生张欣瑞向记者分享着他的喜悦。
与此同时,富县文化馆也开展了一系列免费的课外培训班。文化馆副馆长徐莉告诉记者,今年暑期,县文化馆举办了为期10天的免费开放培训班,共有60余人参加,有合唱、声乐、书法三个课程。许多学员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到培训班结束可以完整地唱完一首曲子、唱出一段故事。而参加这次培训授课的老师也全部是文化馆的业务骨干。今后,文化馆也会将免费培训班继续办下去。
3 在劳动中体验成长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暑假期间,富县中小学生走出“书山题海”,开启劳动之旅,亲身体验、感受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很多同学学做饭、洗碗、洗衣物、打扫房间……孩子们在生活点滴中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劳动之美。
学生袁欣怡经常在暑假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劳动的过程中,她也感受到了父母平时的辛苦,“爸爸妈妈回到家看到我干了家务,也会很欣慰,这让我感到很开心。”袁欣怡说。
除了劳动之外,暑假期间,还有很多学生在“社会课堂”中进行实践,在富县的各个“烟火气”集聚区,很多学生或结伴,或家长陪同,通过摆地摊收获成长。
“卖桃子的钱交到我手上,我给她发工资,她也只留了些零花钱。我一下子觉得女儿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李想的爸爸说,“暑期摆地摊”活动十分有意义。比如说摘桃卖桃,什么样的桃子熟了,哪些桃子还得再等等,怎么叫卖,讨价还价……孩子们通过“摆地摊卖桃子”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课堂上的知识,课堂上的教育,课堂上的获得,都不如一次真实的社会经历,希望孩子可以在摆地摊过程中养成正确的理财观念,体味父母的不容易。
暑期生活是放松心情、缓冲学习压力的时间,开心快乐、轻松舒适也是孩子们向往的暑假生活。假期时间有限,希望广大学生及家长朋友们在安排假期生活时,注意合理规划,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让暑假真正成为孩子们放松心情的美好幸福时光。
(通讯员 杨雪袁欣 实习生辛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