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2日
当心过敏性皮肤病
记者 宋伟 刘晶
  过敏性皮肤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大多数人都和过敏打过交道。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全球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已达22%,我国发病率已超过20%。
  那么常见的皮肤过敏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采访了延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徐亚楠作权威解读。
  荨麻疹
  荨麻疹是最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为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最终表现为红斑和风团,瘙痒剧烈。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往往与食入或者吸入过敏原有关。
  常见的过敏原有:1.芒果、菠萝、海鲜(以及孩子不常接触的食物)等。2.空气中的花粉粉尘,新装修的房屋或者新家具释放的有害气体、宠物的皮毛以及药物(感冒药,抗生素,退烧药容易过敏)。3.温度(过冷或者过热)刺激也是一种过敏源。4.感染也会引起荨麻疹,针对感染性荨麻疹,只要感染控制,荨麻疹就会好转。5.当然也有一部分荨麻疹是找不到原因的。
  徐亚楠说,大约2/3的新发荨麻疹病例呈自限性,会自行缓解,而且不传染。荨麻疹可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一般24小时内会逐渐消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风团大面积发生,伴有大量隆起性风团,过敏反应严重并有胸闷气紧这些表现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药物过敏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也叫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吸收、外用透皮吸收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过敏反应。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过敏,最常见的有抗生素类药、磺胺类药、镇静药和解热镇痛药、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
  固定型药疹是最常见的药物过敏性皮肤病。常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巴比妥类和四环素类等药物引起。因每次发病常在同一部位,故命名为固定型药疹。皮损为孤立性或数个境界清楚的圆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一般不对称,重者红斑上可出现大疱,有痒感而一般无全身性症状。皮损可发生在皮肤任何部位,唇、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黏膜交界部位相对比较严重。因为皮疹无痛无痒,所以患者大多不会在意,往往是因为影响美观就诊。
  丘疹性荨麻疹
  虽然也有名称中有“荨麻疹”,但与荨麻疹不同。丘疹性荨麻多与蚊虫叮咬有关,所以也叫虫咬皮炎。
  昆虫通过其口器刺入皮肤吮血,其分泌的毒素残留皮内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蚊虫主要叮咬头部、颈、裸露的皮肤,叮咬后皮肤立即出现肿起的纺锤样团块并伴有周围发红,严重者可伴有水疱,大疱,伴有明显瘙痒。丘疹型荨麻疹夏秋季好发,应注意防蚊防虫防潮。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简称AD,是一种以皮肤干燥、瘙痒和湿疹样皮疹为特点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该病常在婴幼儿时期开始发病,多数患儿可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或对多种食物过敏的表现。
  徐亚楠说,特应性皮炎的患者因其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对环境中的尘螨、粉螨、动物皮屑、霉菌、花粉等多种物质敏感,因此平日在衣食住行方面均需特别注意,并定期复诊,接受随访,认真记录可疑致敏物,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缓复发。
  汗疱性湿疹
  徐亚楠说,汗疱性湿疹也叫汗疱疹,是一种好发在双手掌、指间的皮肤病,皮疹特点为在双手足掌跖、指趾屈侧、指间弥漫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疱,针头至米粒大小,疱液透明,伴有明显瘙痒,疱壁破裂后,可见领圈样脱屑。部分发作有一定季节性。
  汗疱疹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精神因素、局部过敏(镍、铬金属等过敏)、刺激、过敏性体质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均可能与本病有关,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发作期间避免接触化学洗涤剂、粉尘是关键。
  如何预防过敏性皮肤病
  首先是远离致敏因素,这是预防过敏性皮肤病最根本的办法。其次是减少诱发加重因素及刺激因素如机械因素(搔抓、摩擦),物理化学因素(热水洗烫、高温、低湿度、刺激性药物),生物因素(动植物、微生物感染等)。有的患者面对过敏性皮肤难以忍受的瘙痒,会通过热水洗烫、拔罐、针刺等错误方法来止痒,虽然当时会感觉舒服些,殊不知这样做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甚至引起皮肤细菌感染。
  徐亚楠提醒大家,遇到过敏性皮肤病,建议患者尽早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必要时通过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方法可帮助我们判断过敏原因,给予正确及时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