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3日
18年等待,“兵王”终于迎来全家幸福团聚
记者 白雪 通讯员 闫增强
  18年的军旅时光,让战士“小胡”成了班长“老胡”。
  2005年,胡国义(化名)来到黄龙这座小城,就在这里“扎根”了。一年又一年,18年漫长的军旅生涯,记忆中的每一个七夕节,他都在站岗执勤,守卫着这座小城,保护着它的安宁,今年七夕节,他终于迎来和妻子的团聚。
  从结婚到生子,胡国义的儿子、女儿一天天在长大。作为丈夫、父亲,他缺席了太多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18年来,胡国义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给予他们最深沉的爱和最朴实的陪伴。
  18年的等待,终于,这一天来了。
  随着军改的落地,在军队各级重视保留高级军事技术人才的利好政策支持下,胡国义晋升为解放军某部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军士后面带了长,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兵中之官”。更让胡国义高兴的是,符合随军条件了,就能把妻子、孩子接到部队来,不再忍受两地分居之苦。
  按照政策规定,符合随军条件的现役军人,经军队师(旅)以上政治机关批准,可以办理随军手续。
  可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家属随军落户问题让胡国义犯起了难。
  “胡班长,随军到黄龙,家属落户怎么解决?”政工干事疑惑地问道。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胡国义说,训练打仗的事他是个“行家”,可这地方政策的事是一窍不通。
  “我有个战友在黄龙县双拥办,我请他帮忙打问下。”想到这,胡国义高兴地说道。
  了解情况后,黄龙县双拥办第一时间行动,安排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政策依据,并与县城关派出所取得联系协调沟通随军家属落户事宜。
  “不管他上级单位在哪里,他在黄龙当兵,就是我们黄龙的战士,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办随军不让媳妇和娃娃随到黄龙,随军还有什么意义。”黄龙县双拥办主任史晓伟向业务承办人员说道。
  接到县双拥办关于协调办理随军家属落户等相关事宜的工作函件后,黄龙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迅速协调、热情服务,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了困扰胡国义一家许久的难题,军警一家亲的双拥之情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就这样,看似复杂且没有办理得过的高级士官随军、家属实际服役地落户的问题,迎刃而解。
  “今年,我们终于能够在一起庆祝七夕节了,能有家人的陪伴,我感觉今年的七夕太有意义了。”胡国义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