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延大红”与“橄榄绿”交相辉映。从8月22日到9月1日,延安大学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学生军训,2021级、2022级本科生共计8000余人参与了军训。这是一堂久违的军训课。也是延安大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训人数最多、组织难度最大的一次军训课。军训一直是延安大学新生入学的必修课,但前两年受疫情影响,2021级和2022级本科生入学军训被取消,今年秋季,学校提前开学12天,为他们补上了这堂必修课。
提前入校,补上军训课
“叮咚”,随着一则提前开学的通知传来,终于迎来了这迟到三年的军训课,为了不影响日后的教学计划也不耽误同学们的军训进程,学校提前通知返校,让由于疫情还未曾体验过军火淬炼的我们,享受一次不同凡响的军旅生活。
军训第一天,在烈日骄阳下,我们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见到了我们的军训教官,黝黑的皮肤,严肃的神情,挺拔的身材,是我见到他的第一印象。为我们讲解完军训的要求后,很快便迎来了训练,都说军姿是军训的第一课,站如松坐如钟,军姿是其他所有动作的基础,但是想要练好军姿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抬头收腹挺胸,两腿挺直,两脚分开60度,手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拢贴紧裤缝,看似简单的动作,长久僵硬的站立却让人身体发麻,浑身酸痛。由于假期缺乏锻炼以及疫情的影响,高强度的训练让同学们难以承受,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汗水浸透衣衫,太阳公公仿佛也要与同学们进行一番较量,不甘示弱,只顾挥洒着光和热。在昂首挺胸的站立中,我学会了什么是坚持,在一声声“军纪如铁,意志如钢”的呐喊声中,我明白了拼搏的力量。
第二天上午的军训启动仪式如期而至,我们迈出整齐的步伐走向操场,心中怀揣着神圣的使命——四连人,四连魂,作为集体的一部分,不能给集体丢脸,每个人心中都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并且付诸行动。如果说青春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军训就是那道最绚丽的色彩,如果说青春是一支华美的乐章,那么军训就是那最动人的旋律,我们无法延展青春的长度,但却能够赋予青春更精彩的价值。
启动仪式结束,我们开始真正意义上接受军训的洗礼。每天早晨六点,学校被大雾弥漫,水汽沾湿衣裳,却浇灭不了我们心中的力量。踩着坚定的步伐,带着笃定的信念,手里拎着马扎、水壶,开启了崭新一天的训练。训练虽然艰苦但是不乏欢声笑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之间逐渐熟悉,每晚的拉歌节目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团结互助让每个心灵之间碰撞出火花。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共识。军训生活并不止想象中的枯燥,被限制了部分自由的“酸”,训练到丧失自我的“苦”,被太阳暴晒的“辣”,汗水划过脸庞流入嘴角的“咸”,一切的一切,抵不过那个寻找到全新的自我,体会到坚持的意义和团结的力量所带来的“甜”。军营淬火锤炼钢铁意志,青春热血谱写时代新章。军训尚未结束,我们的故事仍在续写,我也会带着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好好的完成接下来的旅程。
(延安大学文学院新闻2021级朱宇姣)
感谢学校良苦用心
“大三军训还有必要吗?”我问自己。
“Hello,早上好,现在是早上5时20分……”军训第一天,舍友的闹钟声惊醒了我,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起床的念头也只得乖乖洗漱。很久没有这种强制自己必须干一件不喜欢的事情了。
匆匆赶到操场,雾气很大,天也还没亮透,一天的训练就是在这样一个匆匆忙忙的早晨展开。我想我一定是痛苦的,不顾肚子“咕咕”的抗议,10度出头的天气穿着薄薄的军训服和寒冷抗衡,没睡醒的脑子还继续半休眠着,剩下的那半部分在疑惑自己为什么会落得这般田地——都大三了,还有必要军训吗?
“打湘江、过乌江、占遵义”,“放下一切非战斗物资,轻装前进”,“跑完二四零,拿下泸定桥”,“宁可前进一步死,不可后退一步生”……军训第五天,学院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影片主角红四连连长说过的话,让我想起了平时生活中遇到大大小小的指令,那些我费解的命令和要求,突然也不算那么苛刻,它们之所以可以完成,是因为曾经被彻底的实践过,并且成功。在占领猛虎岗后,受伤的战士为了给大部队争取赶路的时间,主动申请留下来打掩护,这无异于一种等死行为,自私是人性的保护属性,然而仍有比自我更重要的东西能超越庸常,让人性的真善熠熠闪光,正是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才会有先锋者和后继者,才会有保护和传承。
军训第十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同学们互相帮助,我看到了团结;训练休息的间隙,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现状和未来,我收获到了方向感;集体拉练,让我体验到了长征路上的艰辛,然而才不及其万分之一……说了这么多,到底我收获了什么呢?我想是一种精神,军训,这种不一样的体验,让我们更深一步体会先辈的艰辛,世人熙熙攘攘,有时我们会被眼前琐事困扰,陷入自我设定的狭隘。但总要有事情发生,告诉我们,人的格局不该只是如此,生命的意义远远也不止于此,军训,便是可以开阔人生格局的历练之旅。
感谢学校良苦用心,为我们补上了军训这堂必修课。(延安大学文学院中文2021级1班 李夏彤)
军训让我们且行且歌
“故事的开头是军训,是少年干净的脸庞。军训短暂,意义深远,我们是太阳下最耀眼的光芒,我们是星空下最闪亮的星。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是弥补珍贵的成长。”这一次的军训如同延误但依旧起飞的航班,飞机的轰隆声已逐渐离我们远去,但余音却让人久久难以平静。
因为种种原因,在大学的前两年我们都未能如期举行军训,于是大学第一次军训,就在大三上学期的期盼中拉开了帷幕。刚开始,我满心雀跃,我想看一看这身迷彩被穿在我身上的样子……然而,第一天的连队编排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队列里不能讲话、无论做什么都要打报告诸如此类的“繁琐”规矩使我心里不由得嘀咕:这样做到底为什么啊?有什么意义呢?但通过为期11天的训练,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头顶艳阳,脚踏大地,操场上一排排静若立松的身影定格成一幅画卷,不同的队列里相同的是那迷彩服映衬的坚毅。汗珠挂在两鬓,顺着脖子流下,有随时滴奏出一首小调的可能。在这曲小调里,我们收获的是沉稳,是忍耐,是坚持,是始终在极限的那道槛。一秒钟只是眨眼的瞬间,但每一个下一秒的累积便开拓出了另一片崭新的天地。哪怕双脚麻木全身战栗,高强度的训练折磨着我们的身体和神经。起床后的手脚酸痛,散训后的筋疲力尽都在一点点吞噬着我们的意志。在训练期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第四天的会操展示,随着五连长的一声令下,五连全体同学整装待发正跑步进入会场时,也是因为太过于紧张,队伍中的一位同学的鞋被踩掉了,就当下面连队的同学都忍不住偷偷笑时,将近十分钟的展示这位同学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遇到水坑毫不犹豫踏进去,在凹凸不平的颗粒跑道上踏步前进,的确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他为了完成好这次与同学们一起荣辱共担汇报演出,突破了自己,而且在我们连队的展示中,第一次因为口号声音太大而使我出现了短暂耳鸣,在那一刻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用全身的力气呐喊,而是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想这也是军训教给我们的。
这次的军训处于一个大二与大三交接的节点,让我深刻意识到前两年的大学生活是多么松弛散漫,这将会是开启新的学习、生活的起点。在这段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征途里,或受挫失意,或胜利欢喜,我们携手,留下了点点滴滴。夜训大合唱中每一首振奋人心的军歌、红歌,都使我们在初秋的夜晚仍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和热血。知了声、炙热,属于我们青春共同的事物,便一同在这凉风细雨中走完了。冷空气里凝结出的雾,是属于军训的记忆。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一路且行且歌,愈走愈远……
(延安大学文学院中文2021级2班 宋钰溶)
本版摄影:杨宁彭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