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川延刚经贸果业公司智能分选车间,工作人员对分选的苹果进行装箱 走进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区种植基地,在矮化密植、防雹网搭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等技术的“保驾护航”下,一树树套了袋的苹果挂满枝头,空气中果香弥漫,让人沉醉。
而在园区内的延刚果业智能化工厂内,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红彤彤的苹果在工人们的有序配合下,沿着4.0智能选果流水线稳稳滚动,经过清洗、分拣、包装等工序,分头“跑”向不同的包装线。智能选果线的不同工序位置上,几名主播正在现场直播卖苹果。
9月10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洛川县苹果产业园进行调研采访。不少采访团成员都为洛川小苹果创出的产业大天地所惊叹。“洛川这样一个县城能把小苹果做成这么大的产业,我觉得是让人非常惊叹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王闻聪说。
“洛川县自1947年引进栽植苹果以来已有76年的发展史。近年来,洛川苹果经过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八链同构、三产融合’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实现了集链群、多链增值,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洛川县委书记张继东介绍说,2022年,洛川苹果综合产值130亿元,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1元,全县89%的果农户收入在10万元以上,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洛川县积极构建科技研发链。建成了保留全世界3000多种品种的苹果种质资源圃、国家级苹果选种场、世界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园。依托“洋秀才”和“土专家”,洛川开展农民最需要的芽变品种选育、防冻防雹、抗旱保墒、免套袋等实用技术研究,已选育出“洛川一号”“洛川二号”两个新优品种,认证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6.8万亩,苹果平均含糖量由13.2%提高到15.5%,洛川在源头上牢牢掌握了苹果品种自主权。
建强矮化密植链。洛川县大力推行省力化栽培矮化密植园,全县累计建成矮化密植园14.6万亩,创造性实行“以株代亩”模式,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实现生产方式的效率变革。冷库仓储链则是把果库建在果园,方便群众就地入库、错峰销售。全县发展冷库203家,苹果冷藏能力达68.3万吨,仓储业成为新业态,实现了洛川苹果从“卖一季”到“卖四季”。分级分选链,全县装备4.0智能选果线36条,每小时选果能力达300吨,全县90%的苹果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分级分价、溢价增值,每斤苹果平均售价提高0.5元至1.2元,带动果农增收4.8亿元。
在洛川县延刚经贸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采访团成员见证了智能选果线用X光给苹果做体检的全过程。“每一颗苹果都有一套20余张的‘CT照’,全自动智能选果线通过扫描监测苹果的颜色、大小、糖度、是否有霉心病等情况,再由自动称重感应系统进行分级,确保每一个苹果表皮完整、大小均匀、外观和口感都达到高品质。”企业负责人郝延刚说,每个苹果都有属于自己的二维码能进行“追根溯源”,精挑细选的好苹果在市场上都是“论个卖”,一个价格高达数十元。
“洛川苹果”品牌价值以687.27亿元高居全国水果类榜首,少不了加工制造链和物流营销链的功劳。依托国家级苹果产业园区,洛川引进反光膜回收利用、生物质发电、果筐果网果袋加工、纸箱制造等果业关联加工企业32家,果汁、果醋、果片等精深加工企业11家,8000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建成了延安洛川苹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智慧分选中心,整合7家快递企业组建了物流运输联盟,培育运输类企业33家、快递物流商户115家、网微店8000余家,每天苹果外运能力达3500吨,去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2.5亿元,带动群众年增收4亿元。
洛川苹果产业蓬勃发展,全县95%的农民从事苹果生产,苹果产业收入占到果农总收入的95%以上。在社会化服务链上,洛川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12家,既方便了群众,降低了成本,又壮大了集体经济。洛川县以果带畜、以畜促果、果畜结合、循环发展,建设果畜循环链,整县通过国家绿色基地认证。
“通过重点发展这8个链条,洛川苹果产业实现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符合全产业链的完整性、安全性、先进性要求,这也正是‘洛川苹果’高品牌价值的关键所在。”张继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