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3日
“将就”变“讲究”便利又舒心
——“厕所革命”带来乡村文明新气象
    ● 张彦华(右三)和施工人员一起测量预埋粪池深度
  记者杨晓翔方大燕 周欣郭子仪
  金秋九月,暑气未消。走进志丹县双河镇麻子沟村村民杨志玲家,她家的厕所正在进行最后的改造,即将收尾。
  “过去因为经济条件差,我们家的厕所是用木板搭建起来将就着用。夏天天气热,味道大不说,苍蝇也多,上个厕所浑身都是味儿。”说到以前全家人上厕所,杨志玲频频摇头。
  一旁的丈夫乔治武也忍不住开口:“我们家的孩子上厕所时,把纸塞进鼻子,再憋一口气,踮起脚尖进厕所,小心翼翼找一个合适的下脚地方,上完厕所赶紧跑出来。”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这是过去农村大部分家庭厕所的真实景象,脏、乱、差,恶臭难闻、苍蝇乱飞,长期以来,“如厕难”成为群众生活中的“难言之隐”。农村厕所阻碍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也影响着群众生活品质的提高。
  今年8月,自实施了“厕所革命”后,麻子沟村“如厕难”的情况一去不复返。村里的厕所彻底“改头换面”,取而代之的是纯白干净的坐便器和冲水箱,如厕再也不是难事。
  采访间,杨志玲家的厕所已基本改造完成,她试着按了一下冲水箱后高兴地说:“现在不一样了,用手轻轻一按,水一冲就下去了,真的太方便了。”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民生存在于每一件小事,亿万人的小事就是一件大事。“厕所革命”就是对传统观念、传统生活方式、环境建设、社会文明的一场深刻革命。
  同样享受到“厕所革命”带来红利的,还有村民陈志开。据了解,之前,他们上厕所都要跑到外面的公厕,不仅人多不方便,而且卫生环境较差。
  指着自家已经改造好的厕所,陈志开笑得合不拢嘴:“我之前哪能想得到,厕所还能‘搬进院子’。你看,上完厕所用水一冲,真是既方便又卫生。现在,大家都说自家建好的厕所比城里的还讲究呢。”
  厕所是衡量文明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拥有清洁舒适的如厕环境是不少农村群众的渴望。近年来,县镇村三级分别成立了“厕所革命”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考察学习改厕技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多次赴一线调研,探索改厕模式,核算建设成本,指导改厕方案。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有效实施、长效管用”的工作原则,该县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让群众把“将就”如厕变“讲究”如厕,使乡村环境更靓、百姓舒心。目前,全县有卫生厕所11558户,卫生厕所普及率75.5%。
  志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彦华表示,今年该县计划新建550座卫生厕所,已建成380座,其余预计在10月中旬全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