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4日
挑稳“金扁担”端牢“金饭碗”
——陕西省2023年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侧记
  记者 姜顺
  9月23日,陕西省2023年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宝塔区南泥湾镇举行,全省各地农民朋友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活动现场,大屏幕上播放着陕西农业产业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屏幕上方,“陕西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几个金色大字璀璨耀眼。台下,观众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在这个瓜果飘香、五谷满仓的美好时节,与大家相聚美丽的南泥湾,一起庆丰收、促和美,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一起载歌载舞,共同传递丰收喜悦,凝聚强大信心,汇聚磅礴力量。”在主持人热情洋溢地解说中,本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共产党领导咱们致富,为的是让咱农民过上好日子。”“大家团结奔小康!”……由《翻身道情》改编而成的《致富道情》唱到了农民的心坎,也唱出了农民喜获丰收的激动之情。台下的观众挥舞着双手,用饱满的热情庆祝今天的幸福生活。崭新的烘干机、四驱微耕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设备引人注目。这些设备是发给农民的奖品,是对他们在农业产业发展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肯定。
  “现在有请来自13个县(市、区)荣获延安市‘十佳高素质农民’的王红卫、唐亮、郭龙、田晓民、王燕娃、白朝军、马金海、孙志杰、刘万玲、马亮、黄永红、屈晓勇、高义杰,上台领奖。”
  当延安市委副书记马月逢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奖品并合影留念时,台下的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作为农民,能有幸参加今天的活动,能为延安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骄傲。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和丰厚的奖品就是对我们农民的汗水和辛劳最大的肯定。”延安市“十佳高素质农民”获得者王红卫激动地说。
  “台上的获奖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参加今天的活动,我发展农业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我要把自家的蔬菜大棚做大做强,争取明年站上领奖台。”南泥湾镇三台庄村村民冯来喜说。
  西安临潼的石榴、宝鸡眉县的猕猴桃、渭南富平的羊奶……在舞台外围布展的“陕农优品”展区,摆放着我省各地市特色的农副产品。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中,我们榆林将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放在这里,不仅是让大家了解榆林的农业产业特色,也是希望借此机会学习一下其他地市好的农业技术,看延安苹果为什么能‘红’遍全国。”陕西省“劳动模范”、清涧县乡情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文杰说。
  一个个数据展示着我市今年的丰收成果:今年以来,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春播任务超额完成,累计播种粮食作物231.3万亩,占到省上下达任务的105.1%;大豆和油料面积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4.9%和103%……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夯实农业丰收基础,持续推进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抓实农业产业链建设,狠抓乡村建设与发展,加快项目进度和绩效管理,确保今年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
  相聚南泥湾,再唱《南泥湾》。如今的南泥湾,远山郁郁葱葱,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被群山环绕。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我市农民喜获丰收,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持续向前。
  挑稳“金扁担”,端牢“金饭碗”。老区人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征程中,正乘着浩荡东风勇毅前行,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共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