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纪潮推介延安农特产品 记者 高乐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生在宝塔山下、喝着延河水长大的90后青年李纪潮对延安有着浓厚的情感,留学归国后他毅然回到这片魂牵梦萦的黄土地,发挥自身特长,助力家乡建设。
李纪潮是延安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延安农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销售公司消费扶贫事业部部长、延安市食品公司副总经理。自201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矢志为延安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竭忠尽智,在延安农业产业发展、延安农产品的流转及销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参政议政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担当与风采。2022年4月,李纪潮被市总工会授予“延安五一劳动奖章”。
消费扶贫助农增收
留学归国后,李纪潮回到家乡延安参加工作。在这5年的工作生涯中,“消费扶贫”是不得不提的关键词之一。
消费扶贫,一头连接消费者的“菜篮子”,一头连接着群众的“钱袋子”。2020年,李纪潮担任延安农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消费扶贫事业部部长,负责建设运营延安市消费扶贫馆,开展消费扶贫工作。
延安市消费扶贫馆位于延安新区紫玉明珠25号商铺,是一个集消费扶贫产品集采中心、体验中心、展销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李纪潮带领同事们积极搭建便捷安全的消费扶贫集中采购、提货、推广、零售渠道,并与13个县(区)的乡村振兴局及农业企业、合作社进行对接,在馆内集中展销来自各县区的45个农业企业与合作社的54类627种消费扶贫产品,设立农产品检测区,推行“以买代帮,以购代捐”的模式,助农增收。该馆成功入选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
“如何让更多地方的人认识我们延安的特产,为扶贫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是李纪潮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坚持“走出去”推介扶贫产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举办延安苹果品鉴会、“延安特色农产品走进深圳过大年”等活动。同时,按照“1+N”的思路,着力打造电商平台集群,建设线上“延安消费扶贫馆”,同步启动扶贫832及北京聚鲨、广州广电、京东、淘宝等多家电商平台的合作业务,开启直播带货业务,设立延安消费扶贫广州馆,无锡前置仓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2020年4月,为解决延安滞销农特产品及未来优质农特产品的销路与市场问题,李纪潮代表延安市农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无锡市发改委对外合作处展开洽谈。为促成此次合作,他多次奔波于两地,成功帮助延安农特产品进入无锡市场。截至目前,消费扶贫产品累计销售量达630万余元。
线下采买红红火火,线上销售热热闹闹,消费扶贫多点开花,成功打开了延安农产品消费帮扶新局面。李纪潮告诉记者,在任职期间,他累计参加中国·陕西(洛川)苹果博览会、杨凌农高会等重要展会34场,帮助延安农民销售农产品6000多万元。
由于创新思维能力和业务能力突出,不久前,延安农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将李纪潮调整至延安市食品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入职后,李纪潮迅速转变工作思路,结合公司当前实际,探索研究推行“中央厨房”模式、进口肉贸易等新项目。目前,项目尚处于初期考察阶段。
立足岗位建言献策
“建议优化布局重组改革,提升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企业松绑减负;打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事调动壁垒,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2022年3月,在政协延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李纪潮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一批制度、出台了一些政策,拿出了一些举措,国有企业发展在逐步走出困境,但还存在着经营效益差、人员结构不优、主业不精不强、核心竞争力弱、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李纪潮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李纪潮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履行委员职责,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希望对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苹果是延安最大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延安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苹果收入仅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27%,迫切需要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增收,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为此,李纪潮建议坚定苹果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提升生产端的能力水平,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主体培育,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增值增收,全力做强做大销售,带动农民致富增收。该提案于今年两会期间以书面形式提交,并被《延安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
“政协这个平台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更好地帮助百姓销售农副产品,助农增收致富。”采访中,李纪潮现场举了几个例子,如帮助蟠龙镇明源粉条加工厂解决滞销问题,通过延安消费集采平台累计销售2659盒粉条;与富县直罗镇胡家坡村达成合作关系,通过消费帮扶渠道将直罗贡米销售到千家万户。
“作为政协委员责任在肩、使命荣光,我将不断在履职中提升自身能力,勤到一线调研,积极撰写社情民意,认真提报政协提案,以实际行动做好一名优秀‘政协人’。”李纪潮说。
不忘初心回报社会
2019年,对李纪潮来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多年的国外学习经历和实习经历奠定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学习的李纪潮始终把学习作为筑牢思想根基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钻研消费扶贫、拓展市场、延伸渠道等领域专业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坚持学干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更好的方式应用于工作实际,积极践行助农增收初心使命。
为更好地整合延安农特产品资源,李纪潮孜孜不倦地通过书本、培训等各种方式学习相关知识,并经常走访脱贫村,与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民面对面交流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加入了全市第一书记农产品销售微信群,及时掌握农产品滞销情况,与包抓单位共同想办法售卖帮扶产品,成效显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肆虐,武汉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同年3月4日,一辆辆冷链运输车满载着200吨延安优质苹果驶向武汉,为武汉人民送去了延安人民的亲切问候和衷心祝福。“当时,我就在现场,主要负责这批饱含真情的爱心苹果的后勤保障工作。”李纪潮感慨地说。
疫情期间,蔬菜、肉蛋等物资供应备受市民关注。李纪潮等延安农投人积极行动,集中收购农户滞销的农副产品,然后通过配送等方式将蔬菜送到千家万户,保障居民蔬菜供应,减少农户经济损失。
3月7日,李纪潮与延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的干部职工一道走进延安希望小学,参与“侨心筑希望”爱心捐赠活动。他们向该校捐赠了国学图书、学习用具以及青少年矫正书包等,并给孩子们送上真诚的祝福和关怀,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
类似的献爱心活动,李纪潮参加了不少。他热心公益,曾多次参加义捐、义诊、公益理论培训等活动,支持延安公益事业的发展。
在学习中获新知、在实践中长才干、在行动中作贡献,这是李纪潮回乡后工作生涯的真实写照。如今,这个学成归国的游子带着学识、青春与奉献回归故里建设家乡的故事仍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