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上门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记者 任琦 通讯员 任雯 范筱霞
交通安全通畅,市民文明有礼,是城市“文明底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甘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实际,并按照全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打响了一场文明交通秩序整治战。该大队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整治行动,清除“盲点”,治理“乱点”,一步一个脚印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在他们的“硬核”治理下,文明交通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在十字路口,车让人已成习惯;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回答交通问题;在街头,车辆能够有序停放,人人争当文明交通人。
处理非机动车不佩戴头盔892条;处理车辆乱停乱放29批次、约500余人;今年县城内新修建停车场2个,新增停车位200个……每个数字背后,都写满了甘泉交警大队工作人员的奋斗与坚守。
“以前存在车辆不礼让行人的现象,有时候还会有个别车辆乱停乱放,经过交警一段时间的宣传和整治,现在开车的人看到有行人过马路,都会很自觉地停下车等待行人通过后再启动,平时也没有乱停乱放的车辆了。”离退休干部李福斌表示,这就是他想要的文明出行。
该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堵车问题,他们全面摸排县城点位监控、信号灯、标志标线情况,建立问题台账,提档升级县区监控、信号灯,建设智慧交通管控平台,形成“连点成线、以线到面”的智能化管理格局。针对行车难问题,他们优化城区路网结构,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努力实现人车分离、各行其道。特别是农村道路、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完善了道路指示标识标牌,不断为全县群众和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对于停车难问题,他们积极配合城管部门加大对停车场的统筹管理,科学增设临时停车位,并积极协调推动有闲置停车位的单位、企业、小区停车场向社会临时开放。
记者了解到,该大队在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综合执法水平上也不断下功夫,努力打造文明交通“软实力”。该大队坚持常态化治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开展交警、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家校警”护学行动,切实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同时,常态化开展“高峰岗”活动,加岗疏导交通重要路口点段,集中治理“五类车”、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
此外,深入开展家门口的“流动车管所”、窗口单位志愿服务岗等特色活动,在公交、出租、快递、外卖企业单位推广“一盔一带”守护行动。深化文明交通法规宣传,实现乡镇、企业、社区文明交通公益广告全覆盖,营造人人遵规、处处守纪的文明交通氛围。
在此基础上,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单位发挥作用,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治理机制,引导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道路交通治理,构建全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交通新局面。
在县城路口交汇处,时常能看到志愿者和交警一起,指挥非机动车、行人文明通行,他们的一举一动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转化为市民的行动自觉。
“这面流动红旗是对我们所做工作的认可,未来我们将以此为鞭策,以文明交通专项整治行动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全力规范道路交通秩序,严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缓解辖区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努力为全县群众的出行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县交警大队大队长罗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