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0日
双拥花开红艳艳
——吴起县深入推进双拥工作
  记者 刘小艳 通讯员 温巧莉
  巍巍胜利山,见证吴起军民鱼水深情;悠悠洛河水,激荡吴起双拥工作乐章。无论是峥嵘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一直在吴起这片红色热土上赓续传承。
  吴起,是一座拥有厚重文化的历史小城,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9月20日,陕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召开,吴起县获评“陕西省双拥模范县”,全县军民必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巩固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奋力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
  多措并举赓续双拥“鱼水情”
  双拥工作,承载着军地间“绿叶对根的情谊”。近年来,吴起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构建工作网络,推进党政军地融合发展。
  一人立功,全家光荣。今年6月,吴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上门为荣立个人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刘谢家属送立功喜报和慰问金,为他们披上光荣绶带,让军人军属共享尊崇荣光。
  “感谢部队领导关心和教育,也感谢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希望儿子在部队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家住白沟洼一新家园的刘谢父母身披红色绶带,高兴地接过喜报和慰问金。
  据了解,2019年以来,吴起县累计悬挂光荣牌3200余个,为1名荣立二等功和29名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家庭庆送喜报和“功臣之家”牌匾,走访慰问38名边海防官兵家属。
  军爱民,民拥军。“军人优先”“军车免费停车”“军人服务窗口”“军属法律援助工作”“退役军人心理健康辅导”……
  为了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吴起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县人武部、武警中队营房,改善消防大队营房建设,为部队购置电子设备、配备消防专车、建设军营图书室等。投入270余万元支持县中队“智慧磐石”信息化建设和硬件建设;投入77.85万元用于民兵装备器材采购和人武部正规化建设。为退役军人办理“吴起崇军卡”,持卡免费乘坐县内常规公交车,积极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服务。
  为了提升“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文化氛围,吴起县还精心组织和打造具有本县特色和双拥特点的“十个一”工程。即:1条双拥示范街道、1条双拥公交线路、1座双拥公园和1座双拥广场、1个拥军宾馆驿站、1个双拥影院、1个拥军景点、2座双拥学校、1家双拥医院、1家拥军商场、1个爱国拥军教育基地。
  军民共建 打造双拥“风景线”
  “每次看到军人我都很羡慕,想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到了军营我将刻苦训练,努力成为一个‘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四有’军人。”新兵匡晓理说。
  前不久,吴起县在长征广场举行“踔厉奋发强国防、勇毅前行向复兴”国防教育主题宣传暨2023年下半年新兵欢送大会,欢送20名热血青年奔赴军营,参军报国。正是因为吴起县拥军优属工作做得好,才让更多有志青年愿意投身军营,奉献青春与热血。
  作为革命老区,吴起县始终坚持尊崇优待,用心用情用力为现(退)役军人、军属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
  “很高兴能回到家乡工作,我要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展现军人本色、奉献自己、服务人民。”吴起县庙沟镇工作人员宗江伟是一名退役军人,转业后,他回到了家乡工作。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吴起县累计安置大学生退役士兵112人;累计发放各类优抚补助资金3575.28万元;为82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443.05万元。挂牌运行吴起县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基地,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开展驾驶技能培训,增强自身技能。举办退役军人及军属专场招聘会,累计解决就业122人。
  驻守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驻吴部队始终把吴起当作“第二故乡”,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县人武部每年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宣讲国防知识,组织党政机关、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开展国防教育讲座,开展“八一”军事日、军营开放日等活动。
  让吴起更加出彩,让人民更加安康。在吴起,凡是地方需要部队支持的,部队都能倾力相助,军民鱼水情铸就着坚不可摧的铁壁铜墙。驻吴官兵在森林灭火、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以来,武警中队累计出动100余人次进行抢险救灾,充分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深情厚谊;县人武部与金佛坪小学开展“一部一校”帮建活动,先后投资1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资助困难学生;吴起县人民医院每年为驻吴部队免费体检,保障人民子弟兵身体健康。
  军民同心,共谱新篇。胜利山下,双拥花开正艳。站在新的起点上,吴起县将进一步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活动载体,全面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持续打造双拥品牌,以实际行动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双拥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