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那两只,看不出一点儿不适,展翅伸喙,舞姿好优雅……”10月10日上午,“守护绿水青山,鹮翔陕北江南”朱鹮引入延安试验活动在宝塔区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盘龙管护站举行。20只从洋县引入延安的朱鹮刚刚被工作人员放入新建笼舍,就纷纷活动了起来,其中两只更是飞在高处,亮出粉红色的翅膀,伸出长长的喙交颈而舞,引得大家惊叹不已。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系东亚特有种,被誉为“吉祥之鸟”“东方宝石”,属鹳形目鹮科鸟类,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后因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朱鹮在大部分地区销声匿迹。直到1981年,才在我省洋县发现了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经过40多年的精心保护,全球朱鹮数量从7只增长到9000余只。陕西创造了朱鹮涅槃重生的世界奇迹。
为什么要把朱鹮引入延安?
“重现朱鹮的历史分布,是朱鹮保护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采取很多措施,特别是再引入工作。”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从事朱鹮保护工作近40年的张跃明说。
为实现朱鹮重现历史分布的目标,朱鹮再引入工作被纳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根据规划,陕西省在秦岭南北持续开展朱鹮野化放飞行动,先后建立了宁陕、耀州、千阳、华阴等7个野化放飞种群。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国际、省际合作,通过提供种源和技术支持,帮助日本、韩国及国内浙江、河南等地建立了种群,朱鹮由最初发现时的洋县一隅逐步向东北亚历史分布地扩散。
“明清时代,延安还有朱鹮分布的相关记录。民国以后,陕北黄土高原再未发现朱鹮活动踪迹。”张跃明说,把朱鹮再引入延安,是探索朱鹮在高寒地区进行人工繁育、野化放飞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实现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朱鹮有留鸟和候鸟两个类型,洋县朱鹮属于留鸟类型,候鸟类型就目前观察来看已经灭绝。我们如何通过人工干预帮助朱鹮恢复候鸟习性,使其能够实现南北迁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次把朱鹮引入延安、榆林高寒地区,就是在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准备。”张跃明说。
曾经的延安,鹮翔高天,鹿鸣四野。而今的延安大地,是否具备了朱鹮安家落户的基本条件?这得朱鹮自己“说”了算。
“2021年3月6日,一只2002年出生在西安、2015年从铜川野化放飞的编号061的朱鹮,飞抵延安富县葫芦河流域停留觅食,将野外朱鹮栖息地向北推进了160多公里,让延安成为当时全球朱鹮分布的最北端。”延安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南博文说,这是自1981年以来朱鹮与延安的首次“邂逅”,也让延安朱鹮再引入工作更增信心。
1999年以来,延安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2598万亩,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由33.5%、46%增加到48.07%、81.3%,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为生物多样性分布提供了基石。据不完全统计,延安现有陆生野生动物2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二级25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子午岭林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数量增至110多只,是迄今全国已知华北豹野生种群最为密集的区域,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褐马鸡种群数量达到2800多只,原麝分布区域不断向外扩张,黑鹳、苍鹭、白鹭、绿头鸭等候鸟已变成留鸟,延安逐步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
“朱鹮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这次把朱鹮引入地选在南泥湾,主要是南泥湾建成了陕北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87.4%,湿地公园和汾川河湿地孕育的水生生物,可以为朱鹮种群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民康说。
我们常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对朱鹮而言则是“此身安处是吾乡”。20只来自洋县的朱鹮落户延安,安家南泥湾,宝塔区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副场长贺晓霞肩上的担子尤其重。如何让这20只朱鹮在延安、在南泥湾吃得开心、住得舒心,顺顺利利地孵化出健康的“延安籍”朱鹮宝宝,并使其能够适应延安的生态环境,逐步实现野化放飞的目标,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精心、精细、精致,其中的任何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朱鹮目前住的笼舍,都是我们请洋县拥有专门技术和多年工作经验的专家来到延安,按照朱鹮的生存活动需求修建的,硬网里面放置软网,防止朱鹮碰撞受伤。我们还修建了供朱鹮繁殖孵育和伤病恢复的专门网笼,确保朱鹮在延安住得舒服。”贺晓霞说,朱鹮主要以泥鳅、小鱼小虾以及一些昆虫及其幼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饲养期间,这些朱鹮的食物都是从洋县运过来专供朱鹮食用的泥鳅,就是为了让朱鹮吃得放心、安心。等延安朱鹮达到一定数量时,林场会逐步开始繁育泥鳅、饲养鱼虾等,不断丰富朱鹮食物来源。一旦真正实现野化放飞,南泥湾所有绿色无污染的稻田和湿地,都将成为延安朱鹮的“天然餐厅”。
贺晓霞特别提醒,目前市民还不能到南泥湾看朱鹮,因为朱鹮性孤僻而沉静,在前期试验阶段,特别是在明年3-6月朱鹮繁殖孵化期间,要严格避免人类活动打扰。“等到这20只洋县朱鹮孵化出‘延安籍’的朱鹮宝宝,并且等它们能适应延安生态环境,实现野化放飞目标后,我们会有计划地将南泥湾红色旅游和朱鹮生态旅游深度融合,让朱鹮成为‘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的一张靓丽生态名片。”贺晓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