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教育家,鲁迅师范的倡导者、创建者徐特立 ●鲁迅师范第一任校长王志匀 鲁迅师范学校是我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建的第一所中等学校,它不仅开创了边区新型师范教育的先河,更是成功创造了边区师范教育的模式,为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边区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如今我们纪念鲁迅师范成立86周年,就是要传承鲁师办学精神,深刻理解教育发展和学校办学要应社会之需、担发展之责、育完整之人、奠未来之基,为延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
徐特立提议,毛主席命名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迁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
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主席发现陕北农村文化十分落后,就安排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西北办事处教育部部长的徐特立考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徐老经过调查研究后提出,办夜校、办冬学,组织农民识字,消灭文盲。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创办师范学校,培养师资,大力发展小学教育。1937年1月底,徐特立向中央提议,要创办一所像江西苏区那样的列宁师范学校,培养师资,发展边区的教育事业。经请示,毛泽东作出如下指示:应当创办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校名应叫鲁迅师范(简称鲁师)。因为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这样,一方面用以纪念鲁迅,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同时指示,将教育部所属的列宁图书馆改名为鲁迅图书馆。
鲁师是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开办的第一所师范学校,“边区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建立的文化机关不止一个,除鲁师之外,还有鲁迅图书馆、鲁迅艺术学院、鲁迅小学。然而成立最早、在边区影响最大的是鲁迅师范”(1938年6月24日《新华日报》)。
三易校址,艰苦创业
经过短期筹备,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二期新文字扫盲班的基础上,鲁迅师范于2月初在延安二道街成立,王志匀任校长兼教员。最初的学员总共23人,学习的课程主要是扫盲识字和时事政治课。鲁师完全是义务教育,制服、伙食均由公家供给,每月每人发零用费1元,教职员每人每月只有2到3元的津贴。
由于延安吃粮困难,于1937年4月初,鲁迅师范从延安迁移到延长县城内,附设干部子弟小学班和红军家属扫盲学校。除了从延长本地招生以外,各县还推荐一批基层干部来校学习。边区政府还以鲁师的名义向边区内外发布了招生广告,国统区的许多青年学生纷纷来到鲁师求学,全校学生很快增至360余人。1937年9月至11月,徐特立部长来校视察工作后,决定进行教育改革,废除旧式师范学校的一切陈规陋习,建立教务、训导、总务等科,按照学生的不同文化程度,设立了师范班、简师班、文化班,开设适合抗战和边区建设需要的各门课程,同时协调解决了师资短缺问题,使学校逐渐走上正轨,从而将鲁师办成培养边区小学师资和基层乡村干部的学校,“鲁师声誉远传全国”。
其间,徐特立部长邀请著名作家成仿吾、作曲家吕骥谱写了《鲁迅师范校歌》:
救救孩子的呼声,
喊在二十年前,
教育孩子的责任落在我们的双肩。
我们,我们,我们鲁迅师范的青年。敌人的炮火响在黄河边,战士们战斗在前线。
我们要艰苦学习,艰苦锻炼,才能有丰富的奶汁去哺育孩子们,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明天。
1938年3月,为了便于招收国统区的青年学生,并解决吃粮困难问题,保证学校顺利发展,边区政府决定,将鲁师迁到关中分区。在第二任校长林迪生的率领下,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140余人,经长途跋涉,于1938年4月1日到达关中分区新正县(今旬邑县),校址建在马家堡村。
到新正县之后,于1938年4月至1939年6月,先后设立了6个师范班和1个预备班,并开办高级师范班、举办暑期教师培训班,培养高小师资及县、区教育行政干部,在校生数量有500多人,附设附属小学。师生们边上课边生产,坚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自己动手挖窑洞解决住宿问题,自力更生种粮种菜,解决了粮食、蔬菜不足的问题。
1939年7月,边区教育厅决定将鲁师学校迁回安塞,与边区中学合并,成立边区第一师范学校。8月,鲁师师生回到延安。
“鲁迅师范是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师资的专业干部学校。鲁师始终坚持抗战教育的正确方针,它打破了旧师范教育的一切陈规陋习,用大胆改革的精神,创造了新的教育制度和内容。鲁师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是新教育的雏形。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鲁师为革命事业培养了1093名德才兼备的干部和教师,他们为革命战争和边区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刘宪曾、刘端棻《陕甘宁边区教育大事记》)
鲁迅师范的组织结构
鲁迅师范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对专署和教育厅负责。学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制度,凡重要会议都有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讨论。校长之下设教务处、训育处、总务处,另外还设有俱乐部和学生会。俱乐部是学生民主自治的组织,设有7个部门:地方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墙报委员会、伙食委员会、生产卫生工作委员会、娱乐工作委员会和体育工作委员会等。学校还设有国防教育委员会、实习指导委员会、经济稽核委员会、学术指导委员会。教务处负责领导附小工作。学校设有党的基层组织总支委员会,总支下属有学校机关党支部和学生各班的党支部,学校党的组织是半公开的。
鲁迅师范的教与学
“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是抗战的教育政策之一。鲁迅师范在教学科目和教材内容上基本适应抗战需要,学制短而灵活,以适应抗战急需人才的要求;学生入学资格不受严格限制;学生除学习组织外,都按班、排、连的军事建制来组编,军事、体育课程都是按照军事组织来上的,全校师生都过着军事生活。
鲁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为五条:一是教学一致的原则,二是因材施教的原则,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五是民主教学的方法。
鲁师课程设置是根据战争和边区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的。当时初级师范班共设置15门课程,可分为四大类:政治理论课、军事课、文化基础知识课、教育业务课。
鲁师学生的生活管理和思想指导工作,是由学校训育处负责主管的。鲁师的训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在集体工作与生活中,具有严肃而活泼的艰苦革命精神;训育方法是启发诱导学生采取自觉与主动的自我教育;鲁师训育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民主管理、民主生活。
鲁迅师范的老师们
由于中央和边区党政领导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及徐特立部长对鲁师的关心帮助,先后从中央党校、抗大、陕北公学调来了一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据林迪生校长回忆,先后在鲁师工作的教师有50多位。鲁师这些教员,多数都是大学文化程度,有正规大学毕业的,有从边区中央党校、抗大、陕北公学毕业的,也有自学成才的。学校的主要教师,大都是学过教育专业的,如:王志匀、林迪生、董耀卿、李之钦、李飘萍、汤般若、马肖云、刘端棻、卢勤良、刘若增、李一纯、季达、李午亭等。
这些教师都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大多数是共产党员。有的具有白区秘密工作的战斗经验,有的是经历南征北战的红军老干部,有的是革命战争锻炼的边区本地干部,也有为抗日救国而来边区参加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
这些教师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上,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在生活上,艰苦朴素,能和学生同甘共苦,在各个方面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是鲁师能够实现抗战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是鲁师能够办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鲁迅师范的历史贡献
对促进陕甘宁边区国民教育的发展,“鲁师起了播种机的作用”。学校办了两年半,为革命培养了1093名德才兼备的革命干部和教师,共输送了650余名教师,有了鲁师培养出的这些优秀教师,就大大加快了边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就是鲁师所起的作用和它的历史意义。“边区的文化,现在是相对提高了,边区抗战的工作现在也比别地来得好,这固然不能完全归功于鲁师,然而鲁师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1938年6月24日《新华日报》)
鲁师对开展陕甘宁边区的扫盲运动,起了先锋骨干的作用。1937年边区教育厅开始举办为期3个月的冬学,总指挥部就设在鲁师,由王志匀校长担任总指挥,全校大部分教师和200百余名学生,分赴边区各县任冬学教员,起了创办冬学的示范作用。
鲁师是边区新文字的积极推行者。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加快扫盲速度,曾广泛地开展过拉丁化新文字运动,鲁师不仅在校内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且还在冬学教员训练班及各学校广泛运用新文字扫盲。鲁师实施新文字教育在边区中等学校中最早,最突出,也最有影响力。
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鲁师毕业的小学教师在教学之余,经常帮群众写信、读报、办黑板报、排练秧歌、编写小话剧,给群众教唱抗战革命歌曲、改编民歌等,活跃了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深受群众的欢迎。
帮助政府宣传政策,维护社会治安。鲁师的学生,对政府的一切号召都是积极响应的。他们当了小学教师后,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在维护社会治安、改变农村精神面貌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1939年8月,鲁师与边区中学合并成立边区第一师范学校,随后边区政府又以鲁师干部、教师为骨干,成立了边区第二师范和边区第三师范。一所师范变成了三所师范,大大地促进了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941年4月,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鲁师予以极高的评价:“鲁师毕业的这批青年教师,形成今天边区教育工作的主力部队,虽然他们仅受过短时期的教育(规定半年毕业,实际上大部分是三四个月便分配出去工作),但是他们吃苦耐劳,工作积极,能够虚心学习,到今天从这中间已经生长起了一批边区自己的教育干部。这是我们边区教育事业中最宝贵的财产。”
解放后,恢复重建的延安师范学校传承了鲁迅师范的光荣传统,几十年来一代代师范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勠力而为,为延安培养了2万多名各行各业人才,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面贡献卓著,堪称延安的“教育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