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5日
延安早市凭啥“圈”住人气
    ●市民挑选新鲜水果
    ●市民品尝购买油馍馍
    ●在早市选购蔬菜的市民
    ●忙碌的早市摊主
    ● 市民购买月饼

  记者 延媛
  “玉米多少钱?”“给我来一把韭菜。”“葡萄能再便宜点吗?”…………
  不到早6点开市,最晚早9点休市。每天清晨,延安的各个早市熙熙攘攘,大大小小的摊位上摆放着各色传统小吃,还有鲜嫩的瓜果、种类繁多的干果……为了赶早市而起个大早的市民,流连于各摊点选购着自己满意的食材。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大家演绎着热气腾腾的生活。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在现代极其发达的超市、商场、电商的包围中,延安早市凭啥“圈”住人气?
  重燃人间烟火
  早市是城市发展的印记,它见证了时光的流转,记录了岁月的痕迹。翻开延安早市的历史,不少市民记忆犹新。
  60岁的杨师傅是一名剃头匠,在延川县文化广场附近的一处空地上经营着一家“露天理发店”。杨师傅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一直在这附近支摊剃头,至今已有20多年。那时,延安已经出现了早市。
  “那会儿的早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占地不大,不成规模,基本集中在老百姓居住的稠密区,自天蒙蒙亮就开始,一直到中午前闭市。摊贩们也没有固定的摊位,卖的东西大多是自家种的,虽然品相没有市场上的好,但是新鲜便宜,老百姓一般都愿意买。”杨师傅回忆说。
  提起曾经的延安早市,年近七旬的马阿姨也打开了话匣子。
  马阿姨说,早市上卖的东西一开始只有蔬菜、水果、杂粮,随着人流量的增多和社会的发展,慢慢开始有了鱼类和一些锅碗瓢盆类的生活用品,再往后还出现了一些小吃摊和理发摊,花鸟鱼虫摊也跑到早市上凑热闹。
  早市的热闹必然会带来一个“乱”字。不少受访群众表示,因为以前缺乏管理,嘈杂的声音会影响周边居民休息,没有秩序的摊位会出现占道的情况,早市散去后一地的垃圾也很让人头疼。所以,尽管人们喜欢逛早市,但谁都不愿意早市开在自己家门口。后来,随着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延安的早市大多都已经消失或形成正规的市场,多少让老百姓感到遗憾。
  而如今,逐渐消逝的早市却重回群众生活,又是缘何?
  在与宝塔区城市环境管理公司早夜市管理项目经理梅玉忠交谈中,记者得知,随着城市有机更新工作的持续推进,不少居民都反映小区附近菜市场少、买菜难等问题。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顺应城市发展规律,2017年前后,延安经过多方调研,按照“繁荣市场、科学规划、合理引导、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思路,在各县(市、区)设立多处临时便民早市,深受群众欢迎。
  早7点到9点,是早市的高峰时段。“借光,过一下”“走了走了”……在红化惠泽山庄B区早市,买东西的人一扎堆,并不宽敞的市场道路就容易堵,耳边不时响起催促声,执着的顾客仍不舍得放弃相中的商品。而过路人也似乎并不着急赶路,左看看右瞧瞧,顺着人流往前走。“这还是工作日,到了周末人就更多了,人挨人走不动。”正在卖卤味的摊贩刘师傅说。
  宜川的苹果、延川的葡萄、渭南的红薯、新疆的蜜瓜……早市的摊位虽小,却“海纳百川”,纵贯南北东西,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任谁一圈逛下来,也很难空手而归。
  “自从小区附近有了早市,我天天都要下楼溜一圈。这不,刚又买了点儿小白菜,准备回去熬洋芋吃。”家住附近的居民张阿姨笑着说,现在的早市统一管理,干净卫生,应有尽有,可方便了!
  红火的早市,给每一个平常的日子开了一个好头。如今,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贩的吆喝声,汽车的喇叭声,人们的欢笑声成为幸福和谐生活的交响乐。而每一位逛早市的人,购物袋里装着的蔬菜瓜果也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对延安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忱。
   散发多彩魅力
  早市里既有货品千样,也藏百态人生。
  9月18日凌晨3点30分,天还未亮,家住宝塔区七里铺烟洞沟的居民沙阿姨像往常一样,把刚从地里采摘回来的新鲜蔬菜装进麻袋,满心欢喜地扛在肩上,朝着烟火气最浓的方寸天地——早市出发。
  “我是流动摊位,每天都得早早来早市占个位子,不然就没好地方摆了。”沙阿姨说,她在院子里种点儿应季蔬菜,每天都会拿一些到南桥国胜花园小区早市上卖。早市人流量大,相对来说蔬菜价格也低廉,有时还没等收摊,蔬菜就卖完了。而且自己是低保户,不收摊位费,一个月下来也能节省不少。
  提起在早市上摆摊的原因,沙阿姨不由叹了口气。今年62岁的沙阿姨育有两个儿子。可不幸的是,老大脑瘫,老二残疾,加之丈夫患有胃癌,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生活的重担不得不全压在她的肩上。“每天除了在早市上卖菜,我还要出去揽工。但是小工不好找,主要还得靠早市。”对沙阿姨来说,早市是她的就业岗位,也是一家人生活重要的经济来源。
  像沙阿姨这样的摊贩在早市上还有很多。可以说,清晨早市上的第一缕阳光,便是他们生活的曙光。
  早市承载的烟火气,不仅托举着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也成为各地游客探索延安市井生活的指向标。
  “这是黄馍馍,这是油糕,还有网上推荐买的延安小米。”手拎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29岁的汉中姑娘唐宁一脸兴奋地冲出了兰家坪早市。作为一名90后,唐宁有着一个“不符年龄”的爱好——每到一个城市出差或旅行,早市是她必逛的“景点”。
  唐宁迷恋早市里缭绕着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儿,她掰着手指列举了自己逛过的早市:西安的小南门早市、沈阳的八一早市……这一次,她终于打卡了心心念念的延安早市。“延安早市留存着延安人日常生活的印记,让我感受到了延安人最接地气的生活状态,确实别有一番趣味。”
  热衷于在旅行中寻找当地美食的海南游客刘林林,便将双拥大道步行街早市作为此次延安之旅的最后一站。“今天一大早我就来了,按照小红书的美食推荐尝了不少特色小吃。我最喜欢和杂面,搭配一碗洋芋擦擦,吃起来绝了。”刘林林打趣地说道,“身边好多人觉得延安是‘美食荒漠’,以后我会向朋友推荐延安,相信一定可以打破这个印象。”
  早市里,像刘林林、唐宁这样的游客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是被网络“种草”而来到延安早市。记者在抖音搜索“延安早市”,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超过了30万次。微博、小红书上有关延安早市的攻略笔记也有不少。
  这也显示出,延安早市正朝着年轻化、潮流化趋势发展。不仅是延安文旅市场深度发展的体现,也是一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标签。
   藏着市井情怀
  延安人的早生活很简单,或遛弯儿、或爬山、或晨练……可总有一部分人将早晨的时光全部用在了逛早市上。
  9月19日,在双拥大道步行街早市,市民王先生两手拎着若干个塑料袋,袋中装着各种食材。他乐颠颠地告诉记者:“早市的东西总是比便利店和超市的新鲜,价钱较低,每天早起转一圈儿,不仅把早餐买回来,一家人一天需要的蔬菜也都准备好了。”
  王先生今年64岁,对他而言,逛早市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有时候家里不缺什么,我也要去遛遛,从这头儿走到那头儿,然后从那头儿再走回来,还可以和邻里邻居拉拉家常,感觉这才是柴米油盐的生活。”
  早市的摊位设施虽略显简陋,却洋溢着延安人市井生活最熟悉的味道。
  9月20日清晨6点刚过,南桥国胜花园小区早市已经有三三两两的食客光顾。在一处三轮车改造的摊位前,只见摊主不紧不慢地把控着火候。他不时看看油温,随后将一个个油馍馍顺着锅沿滑入锅里,油锅顿时以油馍馍为中心,沸腾起来。不一会儿,色泽金黄、形状似铜钱的油馍馍就出锅了。
  趁热品尝一个后,市民曹丽丽意犹未尽,“老板,再给我装20块钱的油馍馍。”曹丽丽说,小时候,油馍馍只有在过年、婚宴还有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到。现在在早市上,每每看到有人卖油馍馍,就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居住时,大人孩子欢天喜地准备过年的情景。那做油馍馍的忙活劲儿,历历在目。
  早市上,有人寻味传统小吃,也有人寻味传统文化。
  中秋时节,延安各个早市上都多了几家卖月饼的摊子。这些摊子上的月饼大多是现做现卖的,五仁、红枣、红豆沙……每个月饼馅足皮酥,令人垂涎欲滴,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购买,让整个早市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这个早市开了有四五年,清明节有卖香纸面花的,端午节有卖粽子艾草的,过年有卖年画春联的……可红火了。”在红化惠泽山庄B区的早市上,记者遇到了正在购买月饼的市民张艳艳。张艳艳今年35岁,她说,小的时候,月饼都是自己家做的。她们老家把做月饼叫作“打月饼”。那会儿打月饼,都是几家关系好的邻居凑在一起打,谁家有炉子在谁家打,或者掏点儿手工费让月饼店打,节日氛围十足。现在感觉过节的气氛比以前淡了,所以逢年过节她特别爱到早市上转转,买不买东西不重要,就是想感受下红红火火的节日氛围。
  其实不只是他们,很多来早市逛的市民都是因为对早市有着难舍的情怀。对延安人来说,这是生活的日常,也是独属于延安人的记忆。
  如何走得更远
  摊位星罗棋布,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延安早市的人间烟火味,点亮了延安“晨经济”。但同时,早市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其他“味道”。
  9月25日早9点20分,记者来到马家湾早市,看到依旧有不少市民前来购买商品。可此时已是收市时间,一些商贩却没有要收摊的意思。
  为什么会出现超时经营呢?一名摊贩直言:“如果管理人员不阻止,我还想在这里卖一天。”
  有人欢喜有人愁。市民刘女士居住在红化惠泽山庄B区早市附近,几乎每天凌晨,她都会被早市上各种声音吵醒。
  “这个早市的确方便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但随着摊贩数量不断增多,早市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从去年开始,我就经常被早市上‘微信收款’之类的噪音吵醒。不管是节假日还是上班,被吵醒就无法再睡着。”刘女士无奈地说。
  一直以来,延安都在全力做好早市规范管理工作,但诸如占道经营、乱扔乱倒垃圾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无不考验着城市管理人员的智慧。而未来,如何持续保持这一份市井烟火,让早市合理有序发展,延安需要新思考。
  记者了解到,今年二三月份,在文旅复苏的大背景下,位于西安城墙下的小南门早市意外成了外地游客的“诗与远方”。
  小南门早市的爆火,看似意外,其实却在情理之中。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倚靠城墙文化旅游圈。这里鲜活、接地气,蔬菜水果新鲜又便宜,是附近市民日常采购的“宝地”。所以,当体验式旅游成为潮流,这里的“出圈”便水到渠成。
  小南门早市的成功“出圈”,无疑为延安早市提供了良好借鉴。
  00后的小玥是延安大学学生,她认为,要从小南门早市这位“大网红”身上学习经验,当务之急得深挖人文历史,结合旅游资源,形成如红色文化IP、集市文化IP等属于延安自己的独特文化IP。比如,尝试在宝塔山、安澜门等附近选址规划早市,完善指引、标识、特色美食介绍等细节,并创新体验内容,进行陕北秧歌、陕北说书等地方特色短时演出,在保持早市本色的前提下,使游客体验更多元化。用美食引人,用文化留人,焕发延安早市新兴活力。
  对此,摊贩王师傅则有着另一番见解。他建议,将延安早市经济同城市总体布局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合理规划、科学分类设置,尽可能结合区域、街道功能布局设置场所,统筹利用好现有早市等露天市场摊区,做到应开尽开。并结合实际,允许合理延长经营时间,从时间和空间上保障、促进流动商贩经营。让不影响交通、不缺斤少两成为商贩们的经营习惯。只有环境优美、服务贴心、体验高质,才能吸引市民游客络绎不绝,继而提高口碑和声誉,实现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共赢。
  一场早市,半城烟火。破解早市“人气密码”,是一条涉及政府、商贩、文化、市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吐故纳新的漫漫长路。只有从外观到内涵,从烟火气到文化气,从硬设施到软服务……全方位为延安早市注入活力,才能让“流量”走向“留量”,从而更好地发展成延安的早间“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