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2日
10月9日,曾经在延安插过队的百余名知青又一次相聚在宝塔山下,看演出,叙旧情,话发展,他们动情地说——
“延安时刻在我心里”
记者 贺秋平 白雪 实习记者 强雨欣
    ●知青在宝塔山下合影留念
    ● 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
    ●宫政(中)与屈改凤(右一)老人、赵进虎聊家常
    ●张吉华和程占均(右)在采摘苹果

  “山丹丹开花赛朝霞,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漫天的朝霞山坡上落,北京青年在延河畔上安下家……”
  相隔半个多世纪,熟悉的信天游再次在耳畔响起。在延安插队的一幕幕如光影般重现,两鬓斑白的“北京娃”早已热泪盈眶,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54年了,延安人民和黄土地日夜牵挂的亲人又回来了。
  ■ “一想到回延安,重走知青路,我的心就怦怦地跳。当年我还是娃娃,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插队,乡亲们待我似家人,是黄土地养育了我。在这里奋斗、奉献多年,我和延安的情割舍不断,每次一回来,就舍不得离开。”再回黄土地,刘淑敏几度哽咽。
  ■“忘不了,生病时隔壁老妈妈端来热腾腾的和杂面,一碗下肚,连心里 都热乎 乎的。北京娃一辈子也忘不了养育我们的黄土地,忘不了延安老乡对我们的好。”夏宝庆动情地说。
  ■“当年我们在这里种下了苹果树,如今的苹果又脆又甜,这里面也有知青的一份功劳,我们自然是 万分自 豪的。”又一次踏上第二故乡,宫政难掩激动之情。
   回故乡,忆芳华“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各地知青欢聚的延安文艺晚会,酝酿筹划长达一年之久,终于成行。近日,百余名知青从北京、西安、江苏等地纷纷赶来,又一次相聚在宝塔山下、延水之畔。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每一次回延安,知青们的心情都如此急切。
  回延安前一晚,北京知青刘淑敏彻夜难眠,平均一小时醒来一次。“一想到回延安,重走知青路,我的心就怦怦地跳。当年我还是娃娃,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插队,乡亲们待我似家人,是黄土地养育了我。在这里奋斗、奉献多年,我和延安的情割舍不断,每次一回来,就舍不得离开。”再回黄土地,刘淑敏几度哽咽。
  54年了,当年十六七岁的知青娃娃,如今均已年逾七旬。有人行动不便,有人要照顾家人,诸事缠身,但每每提到回延安,大家都想尽办法克服困难。“这其中,很多人因为临行之前买不到车票只能放弃,有的人开车赶回来相聚。”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延安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北京知青分会副主席宫政告诉记者。
  “当年我是第一批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来延安的知青,这次一听说要回来,我是一百个愿意。”北京知青闫桂珍说。闫桂珍曾经是北京第93中的一名学生,1969年,她来到宜川县交里公社合配大队插队。
  “一路颠簸,翻山越岭到了县城,这里四面环山,住的都是土窑洞,一看环境,我的心凉了半截,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恐惧。”闫桂珍回忆道。
  刚到公社,天寒地冻,篝火旁围着一圈老乡。一见到知青,一位身穿黑棉袄、手提旱烟锅子、头系白毛巾的老大爷,就把一碗热滚滚的米酒送到闫桂珍手里,“娃娃,快喝一口暖暖。”一碗醇香滚烫的米酒,暖了她一辈子的心。就这样,闫桂珍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父老乡亲待她如亲女儿一般,她也从一个“城里娃”彻底变成了“受苦人”,柴火、碾盘、土炕、跳蚤、煤油灯……也成了她一生难忘的记忆。
  在延安的日子有温暖,也有遗憾。由于插队期间的优异表现,闫桂珍被推荐去北京师范大学读书。当时正逢她回京探亲。接到电报后,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延安,最终还是错过了体检时间。因此,她也与这所梦想中的大学擦肩而过。“我一辈子都忘不掉在延安的日子,延安就是我的‘家’。娃娃只有回到了家,才能舒坦,只是我们这代人回一次、少一次……”说着说着,闫桂珍的眼睛湿润了。
  如诗如歌的青春在这里度过,对延安的牵挂和思念,不但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减退,而且愈发强烈了。
  “曾经光秃秃的黄土坡,现在已是满眼青翠,延安的变化太大了。”站在宝塔山下,北京知青王桂荣感慨万千。当年上山下乡,她来到黄陵县田庄公社插队。“后来,我当上了电影放映员,每次去村上放电影,小孩都早早坐好,当地的群众一听说我们来放电影,纷纷拿出枣、核桃给我们吃。”多年过去了,乡亲们热情的笑脸依旧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后来,王桂荣到延安大学学习医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延川县冯家坪公社医院。一天夜里,一阵急切的敲门声突然响起,“王大夫,我爱人要生了,现在难产,求你帮忙给她接生吧。”王桂荣的心怦怦直跳,这是毕业以后她第一次独立接生,产妇大出血怎么办?婴儿呼吸不畅怎么办?虽然心里没底儿,但她还是背着药箱,跟着老乡来到了产妇家。“那时候,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要救人!”当婴儿响亮的哭声传来,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北京知青黄玉岑15岁就来到洛川县土基公社插队,后来留在当地工作至退休。知道此次活动后,他提前从西安赶到洛川,等着和大家团聚。“插队期间我母亲去世,当时的队长连夜挨家挨户凑了50元路费给我,我才能顺利回京。在土基,我们可以说是吃过‘百家饭’。”这些与黄土地、与陕北老乡点点滴滴的情谊,怎能叫人忘怀?
  奔千里,赴老区“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
  树上的喜鹊叫喳喳,村里来了“北京娃”。
  从1969年1月起,伴随着全国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先后有2.8万余名知识青年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无限向往与憧憬,分批次奔赴延安农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北京娃”夏宝庆便是2.8万余名知青中的一员。
  从北京到延安,一路上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但夏宝庆和众多知青的内心却是火热的。到了延安,住进了土窑洞,夜里点着煤油灯看书,白天和老乡们一同劳动,“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北京娃在山峁峁上练硬功”。当时的生活很艰苦,天天洋芋熬酸菜、玉米窝窝头,但知青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熬过各种难关”,逐渐和老乡们融为了一体。“忘不了,生病时隔壁老妈妈端来热腾腾的和杂面,一碗下肚,连心里都热乎乎的。北京娃一辈子也忘不了养育我们的黄土地,忘不了延安老乡对我们的好。”夏宝庆动情地说。
  1970年,夏宝庆被聘为安塞县王窑公社公办老师。“第一次站上讲台,望着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的心在颤动。”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给陕北娃传授知识。教书也让他的插队生活充满了乐趣。比如孩子们对从北京带回来的书籍爱不释手;每逢周末,学生争着请他到家里吃杂面;他带着学生参加全县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夺得好成绩……2009年,夏宝庆再回安塞时,人群中一位妇女激动地拉住他,“您是我们的夏老师吗?40年没见了,我们可想您了。”提到与昔日学生团聚叙旧,夏宝庆满是自豪。
  北京知青的到来,如一股清新的风,给闭塞的黄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技术的革新,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连风俗习惯也在悄然改变。那时,延安农村学校的老师、“赤脚医生”多是知青,有人把自家的药带来给老乡治病,有人主动联系外界为村里安装上喇叭……这些贡献,延安人民从未忘记。同样,在延安插队的经历,也深刻影响着知青们的一生。
  时隔54年,张吉华对当年来延安插队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来延安的时候,那一路的荒山野岭使我们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有的女同学听到对面山上的狼叫,害怕地抱头痛哭。”来到黄陵县隆坊公社,不巧遇到下雪,张吉华摔了好多跟头才走到大队,当晚更是一夜没有合眼。
  与严寒的天气、艰苦的条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当地老乡们的热情。令张吉华感动的是,虽然当时农村物资匮乏,老乡们却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照顾着知青。为他们送粮食、送蔬菜、教农活,竭尽所有。“陕北条件再苦、农活儿再重,我们都只记得老乡们对我们真诚的情谊,每次想起来都忍不住流泪。”也正是这段特殊经历,让张吉华更了解了基层农民的不容易。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她也竭尽所能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一直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程占均与张吉华是发小,当时在隆坊公社上官大队插队,两人在修郑家河水库时再次相遇。“当时修水库时,我们女知青真的是在玩命干,拉架子车、挖土方,战天斗地,被老乡们称为‘百女赛跑’。”插队时期,程占均干过农活儿、修过水库、教过书,这段经历磨练了她的意志,也让其受益终生。
  见亲人,话乡情“延安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延安是我们知青的第二故乡。当年,我们的人走了,心却永远留在了这里。”这是知青们的共同心声。
  此次延安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宫政当年插队的洛川县凤栖街道好音村。时下,红红的苹果正挂满了枝头。“当年我们在这里种下了苹果树,如今的苹果又脆又甜,这里面也有知青的一份功劳,我们自然是万分自豪的。”又一次踏上第二故乡,宫政难掩激动之情。
  1976年11月,初中毕业的宫政从西安来到洛川插队。当年冬天,就在队干部的带领下,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果园种植活动。知青们和村民们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挖树坑。“天寒地冻,塬上、峁上、梁上,土地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但抵挡不住大家的热情。知青们和老乡们挥舞着手中的铁镐,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恍如眼前。
  “宫政,可算是把你给盼回来了!听说你要回来,等得人心焦急呀。”在好音村村口,赵进虎一见到宫政,就激动地拉起他的手。两个许久不见的“老伙计”,手牵手向村里走去。赵进虎曾是好音村南队的小队长,比宫政年长几岁,早在插队时两人便结下深厚的情谊。
  “你家的苹果卸袋了没?今年的品质怎么样?……看你身体很硬朗,就是又瘦了很多,要注意身体。”见了面,宫政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起赵进虎家的近况。
  “老人家,快看谁来看你了!”还没走进大门,赵进虎便扯开了嗓子喊道。
  听闻声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家里走了出来。
  一见面,就和宫政激动地拥偎在一起。
  这位老人叫屈改凤,曾是好音村的村干部,专门负责接待来村里插队的知青。知青刚来时,曾在她家住过一段时间。
  “宫政心善,干活儿勤快,当年可是个好后生了。”亲人见了面,知心的话儿说不完。
  因为还要跟随同行知青返程,这次见面只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就匆匆作别。
  “改凤阿姨,一定要保重身体,下次有机会我再抽空来看您,有什么事情记得给我说。”离别之际,宫政依依不舍地对屈改凤说。
  一如当年,乡亲们又聚到村口,深情地送知青离开。远去的知青不时回头挥手,“有空来北京相聚”“有时间,我还要回来”……热乎乎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热乎乎的声音里却有了哽咽。
  岁月如歌,再回首,已是50多年。当年的“北京娃”来延安时,“恰同学少年”;再回延安,已然两鬓斑白,已是古稀老者。2.8万余名来延知青,那些情牵黄土地的故事,恐怕永远也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