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7日
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
——访延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文涛
  记者: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三个年”活动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请介绍一下市教育局是如何以开展“三个年”活动和主题教育为契机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的?
  王文涛: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是延安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关键会议,提出扎实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结合实际制定了教育系统“三个年”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先后召开部署推进会、工作调度会,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督导调研,统筹推进教育系统“三个年”活动落地见效。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市直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确定调研课题29个,对“三个年”活动和教育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4个月的专项督导调研。春秋季开学,围绕开学保障、疫情防控、作风建设等6个方面重点工作、27项指标进行全市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现场督办并予以通报。
  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全面启动,今年9月15日市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安排部署会后,我局抓早动快,成立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主题教育实施方案,9月19日召开了市直教育系统主题教育安排部署会议,9月25日举办了主题教育读书班,组织市直教育系统33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3天的集中学习研讨。
  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引。请问市教育局在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王文涛: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对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系统安排,为延安教育工作“追赶超越、增光添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市教育局在会后第一时间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举措。
  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贯通起来,全面深刻理解市委关于“一个时代使命”“六项战略部署”“四大重要保障”工作布局,找准短板弱项,明确主攻方向,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党委班子带头学、基层组织研讨学、干部师生云端学、思政课堂融入学、宣传宣讲广泛学,覆盖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推动理论学习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聚焦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聚力精准施训,加大党员干部教师培训培养力度。2023年实施“国培“”省培”项目224个,培训教师2546人。举办为期5天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市直教育系统56名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培训学习。组织开展“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暨暑期校园长专题培训班,377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培训。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遴选18名教师定向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3年支教帮扶。积极组织延安市中小学干部教师跟岗培训,各县(市、区)共计60名中小学跟岗学员分别在延安中学、延安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开展跟岗培训活动;组织25名中职学校干部教师赴咸阳市跟岗培训;组织40名中小学干部教师到广州跟岗培训;组织10名中学校长到江苏无锡跟岗培训。
  三是全力推动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截至9月底,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支持各类教育项目415个、50474万元,同比上年44971万元增长12.2%。2023年教育民生实事强力推进,截至目前,幼儿园建设项目建成3所,在建1所,累计完成年度投资3671万元,投资完成率67.72%;校园食堂建设项目完成17个,在建4个,累计完成年度投资6465万元,投资完成率72.60%。全面加快“支持和保障小学生午休设施,变‘趴睡’为‘躺睡’,提高学生午休质量改革”小切口改革工作进度,9所试点学校的学生健康午睡床配备任务落地落实。
  记者:结合市委“三个年”活动和主题教育安排部署,市教育局在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成效?
  王文涛:市教育局各项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以“三个年”活动和主题教育工作为契机,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为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一是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健全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印发了《延安市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引领作用。延安中学等7所学校顺利进入首批全省中小学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示范校创建序列。扎实开展公民办中小学校党支部结对共建,全市86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实现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全覆盖。开展庆七一“两优一先”表彰暨“优秀党员教师育人故事”分享交流活动,激励先进、树立榜样。深化中小学校“双培养”机制,累计把1025名骨干教师发展成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把521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成为骨干教师。
  二是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实践成效显著。多次召开“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工作推进协调会,印发了《关于新时代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实施方案》《用延安精神淬炼师魂活动方案》等文件,全市共计立项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规划课题207项、微型课题312项。延安实验小学孙郡霞团队、新区二小高巧玲团队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小小讲解员”讲述延安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被新华社专题报道。延安中学常瑞雪入选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共青团十九大开幕式上,新区一中少先队员申艺轩向大会献词。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接续推进《延安市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全员考核教师师德,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参训教师4万余人次。启动“用延安精神淬炼师魂”专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拓宽教师补充渠道,2023年引进硕士生、公费师范生教师60人;积极争取特岗计划,招聘特岗教师774人。获评陕西省骨干校园长8名、正高级教师4名、特级教师14名、延安市圣地杰出人才4名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名。健全教师荣誉制度,获评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1名、最美教师3名,评选延安市优秀校长、教师160名。36名教师在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奖励。
  四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全力推动我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行县(市、区)“教育局长年度项目”,立项13个。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宝塔区新组建教育集团4个,黄陵县新组建7个义务教育集团,志丹县教体局与汉中市龙岗学校签订高中合作办学协议,推动延安中学与子长市中学、陕西师范大学与延川县中学帮扶工作落细落实,惠及学生1.4万名。创建“名校+”教育联合体50个、组建“名师+”发展共同体100个、遴选“名课+”示范案例300个。全市目前已经建成“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248个,城区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记者:下一步,市教育局在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方面,还有哪些安排和打算?
  王文涛: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对标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扎实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高质量开展好“三个年”活动和主题教育工作,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程,深化教育系统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优化育人环境。二是全面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时代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实施方案》,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促进全市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三是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2023年教育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小切口”改革,实施好“教育局长年度项目”,督促县(市、区)落实教育经费投入责任,推进资源均衡。四是全面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推进全市中职学校“达标工程”“双优”创建工作;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积极筹备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大会;持续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五是全面振兴乡村教育。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等措施,着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补齐影响学校教学、生活和安全的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同步互动课堂”建设;多举措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六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保障待遇落实;深化“百千万”培养工程,强化“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推进师资均衡。七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常态化开展“弘扬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活动;巩固“双减”工作成效,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压实“五项管理”;强化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课题研究;深化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成效,凝聚育人合力。八是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巩固校园安全建设“四个100%”成果,强化校园周边综合环境治理;深化省级、市级“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