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黄龙县的苹果红了、玉米黄了、核桃熟了……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农民的笑容绽放在这个金色季节。
近年来,黄龙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持续促进“4+X”产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绘就了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美画卷。
主导产业蓬勃发展
时下,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在黄龙县三岔镇,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田间一派丰收的景象。
“今年苹果品质好,能卖个好价钱,今年收入有保障啦……”三岔镇梁家山村果农赵家军带着十几名工人正忙着装箱打包。
三岔镇是苹果产业大镇,目前有苹果5万亩,其中乔化苹果3.8万亩,矮化苹果1.2万亩。2022年,全镇苹果总产量3.2万吨,产值2.2亿元,苹果早已成为群众的“致富果”。
为进一步助力苹果产业优质增效,该县启动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工作,完成创建“双园”9个,苹果效益园稳定在9万亩,预计年底全县苹果产量达到11.96万吨,鲜果产值6.86亿元。
走在白马滩镇河西坡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熟透的硕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远远就能听到竹竿敲打核桃的声音。农户们正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捡拾核桃,满脸都是收获的喜悦。
一大早,趁着好天气,白马滩镇河西坡村村民潘建成联系了客商前来收购青皮核桃,他今年种植核桃50亩,每亩平均收入2000元左右。
为进一步提高核桃产量,今年,黄龙县改造核桃低产园3000亩。截至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6.9万亩,其中良种核桃达12.9万亩。
蜂场里到处是忙碌的场景。一橱橱蜂箱整齐摆放在丛中,成群的蜜蜂从蜂箱口飞进飞出采花酿蜜,蜂农揭开蜂箱,拎起蜂巢,蜂巢里贮满了金黄色的蜂蜜,这是白马滩村民在蜂场里日常忙碌的景象,也是黄龙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法宝”。目前,黄龙县建成智慧蜂业基地10个,成熟蜜产量达到5万公斤。
中药材产业也铺就了黄龙群众的致富路。
今年,界头庙镇碾子塬村以打造“黄土高原连翘第一村”为总目标,制定了当年夯基础,次年做提升,三年成景区,最终实现“连翘遍地栽,黄花满坡开,旅游好风光,群众乐开怀”的新型产业发展思路。如今,连翘种植已成为碾子塬村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据悉,黄龙县立足实际,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不断向专业化、规模化种植迈进,拓宽了群众致富路。预计今年年底,全县建成中药材药源基地3.5万亩以上,实现“人均一亩药”的目标。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瓜果飘香,绿满山川。在黄龙县的田间地头,果农们正忙着秋收,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黄龙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菌菇、渔业等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日益成为群众增收的有力补充,县域产业发展实现多点开花,硕果累累,为实现和美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时下,正是瓦子街镇蔬菜丰收的季节,放眼望去,蔡家川村蔬菜基地的蔬菜地里,精心培育的西红柿、辣椒、白菜、甘蓝、萝卜等各类蔬菜长势喜人,丰收的号角吹响,采摘、搬运、分拣,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
在瓦子街镇张宪食用菌基地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一排排标准化的食用菌温棚宽敞整洁明亮,工人们正在加工菌棒,清棚、消毒、混料、装料、灭菌、搬运、接种,有条不紊地进行流水式作业。
今年以来,瓦子街镇积极推动优势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引进穴盘育苗机2台、机械化蔬菜栽植设备3台,改造危旧温室30余座,辐射带动农户种植高山冷凉蔬菜千余亩,实现蔬菜产业规模化生产,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除了蔡家川村蔬菜基地,全县目前还建成有瓦子街佛庄寺标准化育苗基地和瓦子街镇元垛村、圪台乡马场村、石堡镇吉家湾村等设施蔬菜基地,种植品种以西红柿、辣椒、豆角、白菜、甘蓝等为主,推行标准化育苗,机械化移栽,进一步完善了蔬菜产业基础设施。今年,黄龙县全面完成高山冷凉蔬菜1.3万亩,新建设施农业300亩,产量达到2.87万吨。
界头庙镇红罗圈村种植的圣女果也让村里“火”了一把。该村将圣女果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引领带动群众进一步扩大圣女果产业规模。截至目前,红罗圈村已有30多户村民在自家地里种植圣女果,总计600余亩,其中村集体种植30亩,预计一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
蓝天白云下,在崾崄乡白城桥村,一块块错落有致的烟田里,一株株烤烟枝繁叶茂,一片片烟叶硕大翠绿铺满田地。烟农们头顶烈日,穿梭在烟丛中熟练地采摘烟叶,将烟叶运送到烤房编扎、上烤,忙得不亦乐乎,脸上不仅有辛勤的汗水,也有丰收的喜悦。
在烤烟房旁,烤烟种植大户杨思太组织务工群众选烟分类、编扎上竿、开炉烘烤。“今年我种植了50亩烤烟,根据目前的长势,每亩地可以产生200公斤左右的烟叶,亩产值可达3500元以上,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种烟大户杨思太高兴地告诉记者。
今年,崾崄乡烤烟种植面积1350亩,涉及80户烟农,预计完成生产任务3100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