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区委领导检查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安塞区被命名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 林果经济助农增收 ●“生态+文化”扮靓百姓幸福生活 ● 绿水青山取代了曾经的黄土泥沙 (本版照片由祁小军、郝丽萍等提供)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命名全国53个地区为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安塞区成功入选,也是我市首个入选区(市、县)。这也意味着安塞区新添一张国家级“绿色名片”。
捷报背后,是安塞区一张张亮眼的生态“成绩单”——
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8天,跻身陕北地区前列,境内国省市4个出入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率达95%;打造“山峁缓坡修梯田,陡坡山间种林草,沟道打坝造良田”的黄土高原水保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小流域治理程度达8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2%提高到目前的51%,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1998年的1.4万吨/平方公里降到目前的0.54万吨/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1145平方公里,年均总降水量增加23.8毫米;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2.38万亩,全区林草覆盖度由1998年的18%提高到现在的34.68%。
越过抽象的数据,安塞的市民群众也能从身边的变化中找到一个个生动的绿色崛起范本。昔日“风沙茫茫满山谷”“抓一把黄土风刮走”,如今是“山坡坡草草黄又绿”“蓝格英英的天,红格艳艳的花”;过去“污水横流”的河道,现在成了群众亲水、近水、乐水的休闲乐园;曾经“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的贫困山区,而今种满了茂盛的果树、新鲜的蔬菜,满目青山成了老百姓的“绿色银行”……绿水青山取代了曾经的黄土泥沙,一幅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的美丽画卷正在鼓乡大地全面铺开。
创新驱动 绘就美好蓝图
深秋时节,行走在安塞城乡,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尽收眼底:山峁沟壑间层林尽染,大道两旁绿树掩映,小村巷道干净整洁,农舍庭院花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
这一切,都与安塞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密不可分。
安塞区地处延河上游、黄河中游,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在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近年来,安塞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区经济社会大局的突出位置,深入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统筹谋划、全力推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实现人与自然深度融合、生态与经济高度统一。该区连续荣获“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好县区”称号。
为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转化路径,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安塞区专门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依托全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类型,立足“城市引领、文旅兴业、能源支撑、农畜富民”发展战略,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落实、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创新推行“机制促金”“造绿储金”“林里生金”“文化铸金”“能源添金”等发展模式,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该区成功入选第七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子落地,满盘皆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加速推进,不仅极大提升了城乡颜值,更为区域发展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逐绿前行 厚植生态底色
“绿阴幕定蔚蓝天”,这是古人对天蓝地绿的描绘,也是安塞人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
正是执着的追求和向往,坚定了安塞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胜决心。该区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全面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措施,实现大气污染全领域监管、全过程治理、全方位防控,严格控制散煤燃烧,完成燃煤锅炉低氮改造,实现工业窑炉全面治理,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动态清零,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年下降,空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跻身陕北地区前列。
秋日的傍晚,安塞区腰鼓山下的延河河滩湿地公园,水清山碧,宁静美好。只见不少市民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或一人独行,漫步其间,任由清风拂面,悠游自在。
安塞地处延河上游,依高原之雄浑,融延水之柔美,境内有延河、无定河、清涧河三大水系。该区按照“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动态管理机制,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排污口整治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扎实开展流域综合整治,依托河长办、监测站等对水环境进行“望闻问切”,全面完成区域水源地划定工作,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区域水环境质量和改善程度均排名省市前列。国省市4个出入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有效保护了河道生态环境,实现了一河净水送延安目标;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满足A类标准,污水处理率达到95%,成功列入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轻微变好”县区。
“清水长存,绿地常在”,这是生存之本,也是16万安塞人的民生福祉。那么,如何保护生态让“绿地常在”?安塞区针对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问题,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积极开展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实现双增长。认真落实林长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快退化草原植被和土壤恢复,提升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42.38万亩,其中生态林129万亩、经济林10万亩,涉及117个村3.1万户。
“以前,每年三四月沙尘天气一来,风沙大得都睁不开眼。现在的孩子们都没见过那种天气。”安塞区招安镇林沟村村民张红山感慨道。
安塞区是陕西省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地区之一,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该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创新“造绿储金”模式,打造了“山峁缓坡修梯田,陡坡山间种林草,沟道打坝造良田”的黄土高原水保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2%提高到目前的51%;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5平方公里,林草覆盖度由1998年的18%提高到现在的34.68%。
在一项项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硬核举措的强力落实中,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魅力安塞赫然呈现在世人面前。
“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气温下降,安塞的山梁沟峁间,一排排苹果树整齐排列,漫山遍野的苹果已采摘完毕。一颗颗品相口感俱佳的苹果,正承载着果农的希望源源不断地发往各地。
沿河湾镇方塔村村民白志政从2002年起就把家里的30亩退耕地种上了苹果树。这些山地以前主要种的是玉米等粮食作物,广种薄收,栽果树后每亩收入可达4000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建有苹果园2400余亩,好的年份,仅苹果一项就实现了总收入990多万元,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了1.64万余元,昔日贫瘠的退耕地现已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方塔村的变化是安塞区发展林果经济,为退耕群众谋划绿色发展道路的真实写照。
安塞是延安苹果北扩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是全省苹果基地区,也是全国66个苹果重点基地区之一。安塞区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长效产业来抓,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一带一线一基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路径,不断优化产业种植结构,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累计发展山地苹果挂果园面积23万亩,年产量28.37万吨,鲜果产值15.94亿元,被确定为全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区,被授予中国苹果产业50强县区。
立足区位资源条件,安塞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一揽子政策,全力推动苹果、蔬菜、畜牧和杂粮等产业高质高效发展,被评为全省促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激励县区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截至目前,共发展设施蔬菜7.1万亩,年产量31.8万吨,蔬菜产值14.16亿元,被确定为陕西省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县区,成为陕西省设施蔬菜全产业链典型县区。
走进安塞区高桥镇北宋塔循环农业示范园,一座座新型日光温室大棚规划整齐、错落有致。高桥镇一级主任科员武文雄说:“我们通过引进新优品种、绿色种植和培育产业,不断扩大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高标准打造陕西知名的黄土高原设施蔬菜保供生产基地。全镇共发展设施大棚4600座,初步形成了川道反季节水果、山地设施蔬菜的产业格局。”
安塞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富集区,境内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聚焦风电资源富集优势,安塞区创新“能源添金”模式,大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以绿色能源助力高质量发展。累计建成运营新能源项目9个,总装机容量410兆瓦,年发电约8.2亿度,实现产值4.9亿元,CCUS一期项目建成投运,生产原油207万吨、天然气21.92亿方、LNG43.3万吨,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下,“绿色”不仅成了一个常说常新的时代热词,更是乡村振兴的底色。
“生态+文旅”拓宽致富路径
“去年种苹果纯收入近20万元,我和婆姨还能在村上打工挣钱,村里还有分红……”64岁的南沟村村民刘润喜觉得,日子从来没像现在这样舒坦过。
遥想几年前,刘润喜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却成了产业大户,11亩苹果每年收入10多万元,还入股了村里的停车场和集体果园,每年都能拿分红。
南沟村位于安塞区高桥镇,曾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仅有2375元。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南沟村顺势打起了生态牌,以创建国家4A、5A级景区为目标,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了一条集“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革新发展道路,实现了环境优良与产业发展良性结合,生态效益正在逐步转化为促农增收的经济效益。
“以前,我们南沟有三难:出行难、娶媳妇难、村干部干事难。如今,我们南沟走上了‘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在南沟村驻村帮扶10多年的镇干部张光红告诉记者。靠着生态旅游,曾经的拐沟村蝶变为国家AAA级景区,现已成为延安市最美乡村旅游首选地,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该村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0万元以上;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600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2万元。
南沟村就是安塞区以“生态+旅游”融出乡村振兴新路子的生动案例。
生态筑基、文化搭台、旅游“唱戏”。近年来,安塞区以丰富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依托,用好生态和文化两个“宝贝”,创新推行“生态+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模式,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举全区之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擘画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安塞,有着丰饶的历史文化、光辉的红色文化、璀璨的民间文化、宜人的生态文化,是著名的风情鼓乡、文化热土,是保留传承黄土风情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该区充分发挥生态和文化优势形成资源集聚效应,聚力就业增收,持续开展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曲艺等民间文化艺术培训,让更多人背上腰鼓、拿起剪刀、握住画笔、唱响民歌、弹亮三弦,成为特色就业的主力军。着力打造黄土风情旅游首选地,建成了冯家营腰鼓文化村、西营信天游大舞台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让“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这里的景观每一处都融入了安塞的鼓文化元素,不但能欣赏自然风光,还能观看到安塞腰鼓、陕北说书、陕北民歌等原汁原味的表演,品尝到安塞的荞麦饸饹、凉皮、羊肉等美食,感觉特别好。”在安塞冯家营民俗村内,游客们对该村的设计赞不绝口。
冯家营民俗村是安塞区生态与文化“联姻”的新产物。“生态+文化”模式不仅扮靓了村民的幸福生活,而且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据了解,在冯家营腰鼓村打工的贫困户,每个月工资和补贴收入2000元左右,再加上土地入股分红的2000元,一年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
经过多年努力,绿色理念在安塞愈发深入人心,绿色经济在安塞已连片成景。
如今的安塞,生态俨然成为一张亮丽名片,生态环境日趋改善,生态颜值不断提升,生态经济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