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6日
打好服务“组合拳” 筑得暖巢引凤来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全力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
  记者李星棋 通讯员肖雅
  走进延安的红色旅游景区,文明标识随处可见,环境卫生整洁舒适,景区游览秩序井然,精神文明建设蔚然成风。这是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引领,规范文旅市场经营秩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认真履职、努力奋进,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以“转作风、提素质”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措施,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强化文旅市场监管紧密结合,为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强化培训丁提升全员执法效能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以党建为引领,将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业务学习有机结合,通过“三会一课”、周例会集中学习等方式,及时传达学习精神文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各项措施,将精神文明创建切实融入党员政治生活。
  此外,该支队同步加强业务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结合、以案施训、案卷评查、对口交流等多项举措提升执法队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素养。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历练,支队以过硬的素质、高强的本领积极争创先进集体,先后荣获陕西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陕西省劳动竞赛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第三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全体全能二等奖、延安市“文明单位”、延安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和“扫黑除恶”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被授予2021—2022年度“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支队党支部被评为全市“五星级党支部”和全市文旅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队工会获得“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该支队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旅企业培训工作相结合,通过每年举办“春季送法到企业培训”活动,召集企业负责人参加业务骨干讲授培训,并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手续办理等难杂问题,将执法端口前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良好的作风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促进形成了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创建格局。
   加大宣传 营造浓厚氛围
  结合文化旅游市场实际,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及日常巡查,深入辖区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经营单位、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各经营场所,要求张贴、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并向文旅经营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解读宣传,引导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素质修养,树立公共意识、培养文明习惯。
  该支队主动召集文旅经营场所业主召开座谈会,进一步提高企业负责人思想认识,努力做到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融入,经营上服务。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市民及企业负责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为进一步强化正面引导,市文旅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实行先进典型引路方法,在每个行业树立一批行业典范,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作用,在文旅市场掀起了学习先进的热潮,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强化统一规范,提升行业标准,要求各文化旅游经营场所统一格式制作公示栏、举报电话、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等标牌,统一保存安全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台账,做到严谨规范、整齐划一,大大提升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形象。
  聚焦主责彰显文明执法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岗位职责相结合,按照制定的《延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实现文明创建与文化执法工作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今年,围绕全市“三个年”活动部署和省、市重点工作,确定并扎实开展了“演出、旅游、新闻出版、校外艺术类培训机构”四个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意识形态领域违法行为和艺术类培训机构“卷钱跑路”,旅游领域“不合理低价旅游”、黑导游揽客、旅游黑车包车等违法行为,并在市区设30个以旅游景区为主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义务监督员,充实执法监管力量,第一时间提供有效信息,及时出击打击犯罪,有效遏制了旅游市场不文明行为,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也为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0年以来,全市共办结案件111件,罚款49家次,罚款27.45万元,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其中荣获全国重大案件2件,省重大案件2件,省优秀案件1件,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案卷3件。同时,设立专门举报电话12318,在全市范围内向社会公开,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加强监督,进一步提升咨询、举报和投诉受理服务效率。
  今年以来,受理查处各类投诉49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