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咚……”11月10日,一阵动听有力的鼓声从安塞区白坪街道王永军的小院里传出,他正用手一下一下地敲击着腰鼓,校验着鼓音。作为安塞腰鼓代表性传承人,王永军多年来积极致力于安塞腰鼓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其制作手艺也受到了外界的关注。
土生土长的手艺人
走进王永军的小院,只见屋檐下整整齐齐摞放着备用的牛皮;窑洞里分门别类堆放着平鼓、腰鼓、拨浪鼓以及一捆捆鼓筐。
“我们冯家营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村,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打腰鼓、唱民歌,民间艺术氛围很浓厚。”王永军自小就受村里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民间艺术的熏陶,因此在民间艺术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是打腰鼓、扭秧歌、吹唢呐的“一把好手”,更是制作安塞传统腰鼓的行家里手。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永军师从民间著名安塞腰鼓制作艺人常文洲,在老艺人常文洲的指导与帮助下,逐渐掌握了安塞腰鼓的制作技艺,并于1998年正式开始制作安塞腰鼓。
安塞传统腰鼓制作看着简单,实际上要经过13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王永军用传统技艺制作腰鼓已经坚持了20多年,在他心里,安塞腰鼓承载的是上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制作技艺是不应该被埋没和遗忘的。
“最开始,我们没有制鼓设备,就只能一个人拉牛皮,另一个钉铆钉,一天下来累得满头大汗。鼓的用量不大,一年能卖100多个,收入也还不错。”回想着以前制鼓的日子,王永军认为,做事只要认真投入,就可以得到回报。
一个鼓的制作要经过改料、打磨、割缝、上腻子、上漆、上皮子、上顶、上环等才能把鼓制作而成。制鼓的前三步要圆木砍方、鼓帮尺寸定型、解弧形板。鼓身是整个腰鼓的骨架,大多用杨木或柳木制成,这种木头制作的腰鼓体轻耐用,声音清脆洪亮。
“手工制鼓总体上说是个细活儿,必须得沉下心不能着急。”王永军介绍说,前三步完成后是定型,要让10余块有弧度的木板完美拼接在一起,不能有缝隙,这关键的一步直接决定着鼓的品质高低。为此,王永军特意创新了弯尺等制鼓工具,在定型的同时进行刷油等步骤。之后,用勾绳拉紧,反复用鼓槌敲击蒙好的牛皮,再根据声音的不同,调整牛皮拉伸的强度,而敲打的过程就是校音的过程,直到腰鼓发出有力动听的声音才算结束。
非遗传承的推动者
“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腰鼓制作需要手工和机械的相互配合,效率高工艺又光净。我们的腰鼓牛皮结实,音色洪亮,不容易掉漆掉环。”王永军自豪地表示。
厦门市刚订做了一批安塞腰鼓,来自山东的客商也订做了一批,像北京、安徽、山西等地的客商对他制作的腰鼓评价都很不错。目前,他制作的腰鼓到春节前后能销售千余个,除去成本后,他的纯收入可达五六万元。
随着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王永军也尝试通过网络宣传他的腰鼓。平日里,他通过在网上直播腰鼓制作,吸引了不少粉丝,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和关注腰鼓制作这项传统技艺,努力让传统的手工艺变为“指尖经济”技能,助推非遗文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王永军尝试着将他儿子的绘画特长与腰鼓制作结合起来,在外形上增加农民画,使其看起来更美观,更具有吸引力。
“平鼓、儿童鼓卖得都不错。游客买回去后,除了给孩子玩,还可以放在办公桌上,像花瓶一样摆放做装饰,这对我们陕北文化也是很好的宣传和推广。”王永军说。
王永军善于琢磨,动手能力强,由他制作的安塞腰鼓鼓声清脆,结实耐用,深受顾客欢迎。为了更好地推介和传承这门技艺,多年来,王永军一边发展自己的手工作坊,一边收徒授艺。
最让王永军担忧的是,安塞腰鼓制作过程的繁琐复杂,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面对这项非遗项目如今的发展,他计划再增加几台制作腰鼓的先进工具,留住这些年轻人,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甚至做得更精细、更美观。
“如果有喜欢安塞腰鼓制作这门手艺的,我们可以免费教学。我希望这门古老的手工艺能一直流传下去,让我们陕北的黄土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