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划一的新农村村貌一角 村民核桃丰收了 乡村农民运动会 美丽的庭院 记者 杜音樵 吕辰雪 通讯员 高亚蓉
平整笔直的入户路延伸到家门口,一排排整齐的灰白相间的人字坡屋脊,颇有几分徽派建筑的风格,道路旁栽植的苹果、核桃挂满枝头,房前屋后的小花园郁郁葱葱,时有鸟儿跳跃鸣叫……走进黄龙县三岔镇梁家山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振兴画卷展现在眼前。
1 美丽环境带笑颜
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纷纷表示现在村里与往日大不相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村民赵加军说:“锻炼的地方、活动的场所都有,住在这个地方真幸福。”
“我们这儿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原来村子破破烂烂的,出门都是土路,到了下雨天一走就是两腿泥,村民出行很不方便。”说起这几年村上的人居环境变化,村民李思锋深有感触,“后来村里大变样,每条巷道都进行了硬化,还给装上了路灯,咱的村子越变越美了。”
近年来,梁家山村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建果园、夯产业、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村子一年一个变化。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过程中,梁家山村还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33户村民的院落全部进行了改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2 产业兴旺有硬“核”
为村子按下“美颜键”后,还要念好“致富经”,才能将美丽乡村变为“美丽经济”。
如今的梁家山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一到丰收时节就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核桃园里不时传出竹竿敲打核桃的清脆声。村民们手起竿落,果园里下起了一阵“核桃雨”。地上落满了绿油油的青皮鲜核桃,那可是村民们的致富果,村民们接受着产业发展带来的大山的馈赠,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黄龙县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享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称。该县核桃产业开发服务中心以点带面抓管理,转型升级抓加工,多措并举抓营销,依托西农大的核桃专家、本地的乡土专家、乡镇干果站的技术员、村级核桃协管员,创新建立核桃管理“四级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黄龙的核桃管理服务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核桃已成为黄龙县推进乡村振兴、富民兴县的重要产业之一。梁家山村也乘着这股东风,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让核桃鼓起了村民的钱包。
每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就是村民们最忙碌、最开心的时刻。他们抢抓农时采摘、脱皮、晾晒、烘烤,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一派繁忙景象,为金色的秋天增添了勃勃生机。
村民王宁酷爱核桃种植,他将自家的5亩地全种上了核桃树。他说:“有了专业技术的加持,今年我家核桃长势非常好,5亩核桃园总共打下将近5000公斤,收入1.7万多元。”说着一年的收成,他喜笑颜开。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让核桃卖上好价格,三岔镇采取“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建起核桃加工厂,一进入丰收季,这里的脱皮、清洗和烘干设备就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村民发展产业更加方便了。
“从前我们收购了村民的核桃,自己拿回家加工核桃,把手染黑不说,褪出来的核桃品质也不好。”三岔镇九科塬农产品综合加工厂负责人张治帮说,“自从镇上的核桃加工厂建成以来,每年可加工青皮核桃千余吨,这部分干果我们通过电商平台、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加了核桃的附加值。”
据了解,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梁家山村把“小核桃”当作“大产业”来抓,推动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延伸核桃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结合发展的新路子,保住了绿水青山,赢得了“金山银山”。
3 文明新风沐乡野
环境美了,村民富了,文明新风也涌动在每个角落。
“以前的梁家山,巷道狭窄,尘土飞扬,产业单薄,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去城里务工了;现在的梁家山,环境优美,产业多元,生活在这里,幸福感越来越强了。”村民张晓栋高兴地说。
近年来,梁家山村党支部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树立和宣传文明典型人物,用志愿服务凝聚群众、教育群众,打造密切联系群众、全心服务群众的新载体,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乡村振兴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原来这都是大白墙,现在画上了家家户户都有的苹果园,真好看。”顺着村民梁尔福手指的方向看去,记者看见一幅幅治愈人心的创意墙绘,仿佛在讲述这个村子的美好生活。将墙绘艺术融入乡村文明,提升了乡村文化品质,也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
位于村子中心的乡村大舞台,是乡亲们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傍晚时分,小广场就自发组织跳起广场舞,吸引四邻八村的姐妹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年纪大点的,就坐在一旁,三五闲聊,享受惬意生活。在此刻,广场两侧墙壁上描绘的美好生活画卷已然照进现实。
梁家山村还组织开展产业大户评选、苹果技能比武、院落卫生评比、广场舞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我们不仅要让群众的口袋富起来,还要让他们的精神也富起来。”梁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孟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