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7日
知青王祥文回延捐赠当年生活用品——
“这件羊毛背心,是老乡一针一针给我织的”
记者 刘彦 袁波
    ●捐赠现场(中为王祥文)

  “这是一件百衲衣,光补丁就打了五六十块,都是我自己那时候一针一线缝上去的。在延安插队四年,我穿着它过了三年半,可以说它已经是我血肉的一部分了……”
  11月25日下午,72岁的延安北京知青王祥文带着一家人来到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要把自己1969年1月至1972年12月在延安插队期间的一些生活用品,捐赠给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
  百衲衣1件,日记本1本,乘车证1张,介绍信1封,老乡送的手织纯羊毛背心1件,军帽1顶,打着补丁的尼龙袜1双,军绿长裤1条,绵绸衬衫1件,总共9件插队期间的生活用品,王祥文珍而重之地揭开一层层包裹,小心翼翼地一件一件交到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负责人的手中。
  “这件羊毛背心,是老乡自己用羊毛捻线给我一针一针织的……”抚摸着泛黄但干净整洁的羊毛背心,王祥文眼眶湿润。他说,那段插队岁月,北京知青与延安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那时候,延安闭塞、贫穷、落后、缺衣少食,但是淳朴、善良、厚道的延安人民接纳了北京知青,把我们当成亲人,当成自己的孩子,手把手地教会我们生存、生活、生产。”王祥文说,在延安插队期间,他和广大延安北京知青一样,在艰难困苦之中,度过了“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感知了农村和农民,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最真实、最基层的一面。“在延安,我们学会了坚韧与顽强,形成了终身受益的健康人格和精神气质。有了这段插队时光,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我都没有再怕过。”王祥文说。
  从1969年到1976年,2.8万多名北京知青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告别亲人,告别北京,到延安农村插队落户。延安人民在当年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热情接纳他们。北京知青的到来,也为延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注入活力,将京城文明和先进文化播撒在延安大地上,极大地改变了延安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延安这片红色沃土上,北京知青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严酷现实中艰苦磨练,在延安精神洗礼下茁壮成长。
  从1970年起,一批批北京知青陆续离开延安农村,走进工厂、机关、学校、军营,在祖国大地上扬帆起航,为改革开放添彩,为国家强大献力。但那段插队岁月,始终将北京与延安紧紧联结,延安人民始终牵挂当年的“北京娃”,北京知青始终魂牵延安这个“第二故乡”。
  “连枷、木锨,还有这边的犁,我都用过……看这些场景,打连枷、扬场、拨玉米,这就是我们当年真实的插队生活……”王祥文带着一家人跟着讲解员参观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他认真观看着一件件熟悉的物品,仔细地辨认着一张张照片,口中念叨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
  “这几件生活用品跟随我在延安插队四年,我一直把它们当作宝物好好地珍藏着。现在年龄比较大了,自己保留着就是个情感寄托,作用有限。所以我把它们捐出来,让更多人了解那段知青岁月,传承伟大的延安精神。”王祥文说,这是自己的心愿,也是他对延安这个“第二故乡”的感谢与感恩。
  “看,是爷爷,是爷爷的名字!”当一行人参观到北京知青名录墙时,王祥文4岁的孙子王泓然一下子就在“冯庄公社”知青名录中找到了爷爷的名字。
  “孙新华、潘立平……”王祥文给妻子、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在名录墙上寻找着珍贵记忆里那些熟悉的名字。
  “之前也多次来过延安,但这次来延安的意义非比寻常,陪同父亲把他插队期间的一些生活用品捐给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把父亲的一份沉甸甸的记忆永远留在延安。”王祥文的儿子王牧青说,这次来延不但陪同父亲,还把4岁的孩子也带来了,祖孙三代一块在延安深入学习感受延安精神和知青文化。“孩子虽然还小,但我希望能够借这次机会,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延安精神和知青文化的种子,也希望我们全家能更好地传承延安精神、发扬知青文化。”王牧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