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谷嫦瑜)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12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正县级督查专员常勇宏向记者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市饮食用药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常勇宏介绍,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着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以最严执法护航食品质量安全。以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为目标,以“两个责任(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和制止餐饮浪费案件查办为抓手,确定6716名党政领导干部包保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1万余家,发布“企业未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典型案例8件,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典型案例9件,全方位织牢食品质量安全“防控网”。
2023年6月1日,全国首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地方性法规《延安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条例》正式施行,为破解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难题提供了法治保障,打造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延安样本”。同时,以风险治理为突破,加强安全抽检,2023年完成食品安全抽检7552批次,其中不合格产品201批次,合格率97.34%。通过持续开展食品非法添加、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酒类市场等专项检查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群众的食品安全。今年以来,累计查办食品安全类案件299起,罚没款124万余元,移送公安机关3起。
常勇宏介绍,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筑牢药品安全底线。成立了由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延安市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深入开展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形成了“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一体化”执法监管体系。出台了《延安市医疗器械经营分级监管的规定》,落实“市级督导、县级巡查、所级排查和企业自查”的四级联动工作模式,排查市级共性风险点44个,区域风险点7个,分级建立风险隐患台账,实施销号管理,让监管始终跑在风险前面。建立与公安、卫健部门的常态化协作机制,不定期召开行刑衔接、医疗及生活美容座谈会,研判案件线索,强化协查联办,移送公安案件线索9起。统筹推进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药械流通使用质量安全,麻精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等专项行动,累计查办案件141件,罚没款50万余元。对照“药品监管领域首次轻微违法不罚清单”,依法办理从轻、减轻处罚案件16起,没收违法所得免除罚款4起。
结合“3·15”、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日节点,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提升群众安全共治意识。“你点我查”“你点我检”等活动中,通过网络平台、新媒体等渠道方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投票,对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食品药品种类、生产厂家等进行重点抽检。创新开展的“食品安全你我同查”视频直播活动,累计发布检查视频53期,全网浏览量达9亿次,视频浏览量、点赞量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政务抖音排名第二。在抖音、快手公众号平台开设“安全用药”专栏,累计发布视频9期,每期由专业医师向公众科普药品安全小知识、用药注意事项,有力提升了公众对药品安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