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0日
甘肃:传承长城文化 打造旅游“热线”
新华社记者何问
  寒冬傍晚,气温骤降,戈壁上的风吹得人发抖。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的农家乐门口停着不少旅游大巴,暖暖的炭火气和热闹的人声驱散了不少寒意。
  “以前冬天天刚落黑,村子里就变得静静的,现在前来观赏长城的游客一波接一波,有时甚至能忙到凌晨以后。”金川西村党支部书记张得其说。
  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永昌县境内汉、明长城总长约300公里,呈现出壕堑、劈山长城、垒石长城、悬臂长城等多种长城风貌。其中金川西长城段至毛卜喇长城段是特色最为突出的一段,烽燧突起,并筑有内外双城,气势磅礴。
  这里长城文化资源厚重,却一度因地处偏远的戈壁之上而略显苍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让长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永昌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陈兴祥介绍,永昌县在长城本体保护的基础上,不仅架设了2.5公里的长城展示体验步道,改造修建了长城文化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还将长城沿线的文化遗产连点成线,打造了当地特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以丰富厚重的长城观光资源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张得其介绍,村民们还主动为文旅融合发展做起准备,有的筹办农家乐,有的开始养殖骆驼、马匹等计划开展乘骑项目。
  2022年9月,金昌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永昌段)完成建设,一年来接待游客人数超6万人次,带动100多户村民增收。
  永昌县红山窑镇毛卜喇村58岁的村民陈兴勇现在一有空,就喜欢去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转转,了解长城文化知识。在他看来,如今长城附近俨然像一处“文化广场”,因人气兴旺,一批热衷民俗表演、书法绘画的民间艺术家慢慢汇聚起来。
  当前,甘肃仍在加快打造分层次多元化的长城文化展示体系,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导览,公众可以以汉长城、明长城、战国秦长城核心展示园为支点,在融合黄河丝路文化、覆盖戈壁沙漠、雪域高原等不同地域特色点位的长城展示带游览观光;以研学旅游为路线,青少年可以通过“两端溯源·汉代边墙研学游”“史诗传奇·明代边垣研学游(河西段)”等研学线路,深入学习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故事。
  越来越多的长城文化资源“焕新”,与公众亲近。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安远镇南泥湾村是翻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个村落。这里海拔较高,山形蜿蜒起伏,长城与山势地貌融为一体。天祝县结合雪域高原长城的独特风貌,以及周边的草原、河流等自然景观,正在打造乌鞘岭大景区。
  如今,登上海拔2000多米的栈道,游客既可以眺望马牙雪山的壮丽风光,又可以将并行的汉、明长城尽收眼底。今年安远镇旅游人数达到历史高潮,夏季高峰期南泥湾村的游客人流量达到4至5万人次。
  乌鞘岭长城是安徽骑行爱好者朱广才到达河西走廊停驻的第一站。他说,他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夯土长城的样貌,一种朴素沧桑的气质迎面扑来,让他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今年11岁的杨雨泽利用业余时间,已经持续为家乡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义务讲解3年。长城脚下不断变化,杨雨泽对长城的认识也在不断刷新,“长城绵延万里,听其他游客说起他们眼里的长城,我都想去看一看。如果可以,我想记住所有长城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