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走访张思德中队驻地
● 同学们参观清华大学校园
● 同学们聆听“为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
● 同学们参观人大博物馆
●延安中学张艳如老师在人大交流分享
●同学们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 12月9日至14日,应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延安中学部分师生赴北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研学活动。中国人民大学与延安中学都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走过的学校,这次应邀进京的延中师生,均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中学调研时曾经走进的“高2025届二班”。而这次研学活动最大的收获,便是进一步推进了两校合作,共同发起成立全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红色资源共享联盟。
一周的研学旅程,延中师生重走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大之路,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典范展参观,并在习近平总书记来人大考察时的先锋教室开展主题联学活动。同学们还走进北京大学,切身感受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走进英模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参观张思德纪念馆,走访张思德中队驻地,聆听“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品尝官兵们亲手制作的糕点,感受强国新时代、强军新征程上的张思德精神。走进北京中轴线上的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和人大老校区,走访了小米科技园、快手总部,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相辉映下,切身感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两校师生还一起登上观礼台,观看了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并敬献花篮。站在祖国的“心房”,延中青年与人大青年庄严承诺: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嘱托向未来!在人大志愿者的带领下,延中师生开启“沉浸式”游览雪后故宫,亲身感受紫禁城雪景之美。延中师生还进行“精彩大课堂”学习,在人大师生的陪同下,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考古博物馆。之后,同学们参加了“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家风中的延安精神”大中小学主题联学活动等。活动中,中国人民大学携手北京理工大学、延安大学等从革命圣地延安走出来的红色高校,与陕西延安中学、江苏淮安新安小学、北京育才学校等一批具有红色基因的中小学师生代表共同发起成立全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红色资源共享联盟。
行程最后一天,在人大师生的陪同下,延中师生来到中国航天员中心,参观航天员训练基地,感悟“航天精神”。走进清华大学,体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
此次研学活动,延中高2025届二班和人大“习班”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学习,通过参观交流、结对互助等方式,共同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后两校将带着育人初心和崇高使命彰显“第一所”的担当,努力培养一大批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好青年。 (记者 樊江江 通讯员 郭博)
少年说——
于初雪中感受人大
初雪扬花寒香荡,银鳞冰盔覆八荒。恰逢北京初雪,满天雪花飞舞,为本就期待已久的行程更增添一丝惊喜。
与雪花相伴,我们与人大师生手拉手。印象最深的是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老校区。1926年,府门前见证了刘和珍一行青年学生被军阀残忍杀害的“三·一八”惨案,充盈着青年“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雄大抱负,记载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革命精神,热血沸腾之心,奋发向上之志令我久久不能平复。
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灰一楼丹楹刻桷,中式建筑与维多利亚、奇特风格相融合,令人叹为观止。吴玉章先生为中国教育事业,舍小家为大家,以“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的崇高追求,以身作则,为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他主动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精神永垂不朽,特别值得作为青年的我们努力学习。(延安中学2025届二班李宁 指导老师常建虎)
我们青年应是播种者
何为民族之脊梁?何来今日之中国?在北京研学的见闻告诉我一部分答案。
敢为人先的革命先辈们,成了划破时代黑暗的星光。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毛泽东称其“一辈子做好事”,是“艰苦奋斗十年如一日”的,浏览他一生的事迹,就能初步懂得什么是“心怀大义”。在那个时代,吴玉章、宋涛、吴宝康等老前辈带动一批又一批青年人为民族奋斗,而今天,我们也将效仿前人,担当重任。
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是我们成就未来的底气。走进孔庙和国子监,近距离感受着数百年的文化传承,欣赏典雅端庄的大殿,千古文明的风真切地拂到脸上,温柔而厚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或许就是我们历经磨难而愈发坚强的根本所在。伟大的文明,就像古老的种子,唯有播种在新时代的沃土上,才能彰显民族之风华,我们青年的定位,应是播种者、培育者。(延安中学2025届二班高宇轩 指导老师常建虎)
感受中国航天精神
研学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特殊原因我们未能拍照记录。但是,能亲眼见证,我还是十分满足的。在训练中心参观,我了解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同时,我还了解到了航天员的部分训练内容,从讲解员的讲述中,我知晓了航天员的选拔要求之苛刻,训练内容之辛苦,内心由衷地对航天员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攀高峰的精神表示赞叹。
从训练中心出来后我们便来到了清华大学——国内顶尖的大学之一。虽然行程较短,但我仍可从其中窥得一丝这所优秀大学的面貌,从清华大学丰富的课外活动,卓越的教育成果中,我可以看到她独特的风采。以后有机会,我也要在这里学习。(延安中学2025届二班魏照荃 指导老师常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