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缕风
吹在脸庞
是向前的路
铺满金黄
是一首老歌
把视线牵到远方
是一碗面
让思绪飞扬
谢谢你,大哥
谢谢你说的那些话
你做的这碗面
你平淡生活里的古道热肠
谢谢你,小哥
谢谢你的背影
你的擦肩
你融化冰雪的片刻温暖
这一段随记,源于2018年6月28日凌晨。时已1点,我还开车在路上。收音机里传来许美静《城里的月光》的歌声,我开得很慢,一个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从旁边经过。月亮在天上,清冷地俯瞰人间,但在这人间的一隅,路灯夺走了它的光芒。车窗外,凉风习习;路灯下,一片金黄。我打了一个饱嗝,心底里升腾起的温暖惬意无以形容。而这一切,都发端于上述文字里提到的“大哥”,和他亲自下厨做的两碗菜盖面。
他叫冯云鹏,是我们的校长。
那段时间,我的工作陷入多重忙乱,一时间不知所措,压力很大。当天21:26给他发了微信求助,不一会儿收到回复,说他正在办公室跟客人说话,让我等一下。
22:26,他打来电话,让我过去。我到后,他说:“一起走走吧。”我们就在校园里转了转,最后在花园的石亭内坐了下来。
说话间我才知道,他当天只吃了早饭。我略感歉意地说:“您要按时吃饭。要不现在去吃点儿东西?”
他笑笑:“太忙了。这样,你跟我一起到我家里,我给咱俩做点吃的。”
我不好意思打扰,说太晚了吧。
他就讲道:“如果你不去,我也就不吃了。”
话到此处,已无法拒绝。我们就去了他的住处。他在冰箱里找了一些菜,开始洗洗切切,我在一旁打个下手。你一句,我一句,随意聊着。
这样的场景一下子将我拉到了许多年前的某个黄昏:放学回家,厨房里,妈妈在擀面,爸爸在生火,我蹲到爸爸旁边,也不说话,只是看着炉膛中的火苗,心里暖洋洋的。
当一切回归生活,压力也就不再是压力。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生活本身就是一剂良药。
饭菜很快就好了,他特意给我多分了点。在这样一个夜晚,两个人吃面,聊天,闲话家常。
其实,这样的边吃边聊我已记不清是第几次了。四年中,他搬过几次家,但不管搬到哪儿,隔三岔五邀我们吃饭,已经是不变的旋律。这是他的一种工作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有时候你不免心生疑惑:眼前的到底是校长,还是大厨?
其实都是。人是多面体,你要能够翻转到他最美丽的一面。而他,最美丽的还不只一面。想到他,会有很多称谓浮现在脑海里:冯校长,冯老师,BigTree,冯大哥,冯sir……每一种称谓都是一幅关于他的素描,也都有太多关于他的记忆。
2015年,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后统称新高)筹建,我作为应聘者,第一次见到了他。
只记得第一次握手,沉稳有力,这种力的传导瞬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只记得他穿着西装,儒雅精干,英气逼人。
这种特别的感觉瞬间颠覆了我对校长的一般认知。人在中年,但毫无油腻;说话不绕弯,但听着入心。
后来我终于成为新高的一员。在决定录用我们以后,他与每一个老师都有一次握手寒暄、单独对话。他的脸上洋溢着无比的乐观自信:来吧,一起创业,共圆梦想!
学校正式招生前,我们开过三次会:两次全体教职工会,一次小范围的招生宣传会。此时,“家人”的称谓已为大家所熟悉——这是他的理念,是属于新高的“家”文化。
第一次校本培训,他关于学校的顶层设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长远规划,三年目标,教育教学基本架构等设计,方向明确,内容充实,保障有力。专家现场报告,分管校长宣讲部署新学期工作,各个学科分组交流,集中意见大会分享。这是我未经历过的,是一种很新鲜的形式,凝聚着人心,传递着思路,明确着要求。一切,都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局。
我们的工作就这样起步了。在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的校园里,我们日出而作,月高而息,一次次集体备课,一次次精心上课,一次次互帮互学,一次次合作进取,一次次细心批阅作业,一次次耐心指点迷津……没有人叫苦叫累,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一个好校长,会给予你足够的尊重,让你在价值感的驱动下贡献智慧;会给予你充分的赏识,让你在被欣赏的幸福中自信成长;会给予你及时的引导,让你在进或退的较量中守正出新;会给予你适时的激励,让你在正能量的传递中轻装上阵。当你疲惫时,他给你力量;当你迷茫时,他给你方向;当
你徘徊时,他给你鞭策;当你进步时,他为你鼓掌。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样的好学校,能催人奋进,赋予人精神力量,从而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氛围。我们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没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但我们却可以自由大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涵养出属于新高品牌的校园文化。
四年来,属于新高品牌的校园文化标识日益鲜亮。我们的校园文化,是充满爱意、亲如一家的文化,是独树一帜、引领风尚的文化,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文化,是追求唯美、教人求真的文化,是注重团队、讲求整体的文化,是注重实效、追求高效的文化,是不推诿、不抱怨的文化。
这样的校园文化,源于每一个人的工作日常,也得到了大家的深深认同,给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力量和科学的路径选择,让我们心生疑虑时没有否定自己,路遇挑战时没有忘却初心;让我们直面挫折而满怀憧憬,不求索取而倾情付出;让我们讲方法而不蛮干盲干,走捷径而不投机取巧;让我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安其道,各守其分。
攻坚克难,不仅需要一腔热诚,也需要正确方法。十多所学校的任职经历,使得他就像一个常胜将军,既深谙其道,又运筹帷幄。在他的引领下,学校沿着“办起来、稳起来、好起来、强起来、名起来”的五年规划一步一步奋进。
而他,也一直奔忙。我们的工资有没有着落,我们的其他待遇有没有到位,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不是一丝不苟,他都时常过问。办公室里常有他的嘘寒问暖,教室里常有他的询问观察,校园里常有他的驻足停留……他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他是新区两所学校(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和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的领路人。
有时候你会突然接到他的微信,或问你的工作近况,或问学校某个举措的教师反响,或问你对具体工作的意见建议,或表达对你某个节假日的祝福。
一个冬日的晚上,11点多了,我刚睡下,手机微信提示音响了,是他发过来的,问我睡了没有,让到他办公室。我以为有急事,立马起身穿衣,从宿舍飞奔向他的办公室。看到气喘吁吁的我,他笑着说,他刚闲下来,想到北京工作的学生寄来的无糖糕点,请我尝尝。我也笑了,一种莫名的释然,一种不期而遇的温暖。
于是,我们一边分享来自京城的问候,一边喝茶聊天,直到凌晨1点多。和他在一起,最难得的是心理不设防,最可贵的是轻松自然不拘束。
不可否认,在这儿的工作是有压力的,因为学校要生存就必须争得一定的话语权,而话语权源于你所能提供的教育教学质量。每一个新高的老师都深知这一点,大家在快节奏、高效率的氛围中工作,每天都忙忙碌碌,甚至吃饭都要争分夺秒。
但其实最辛苦的人,是他。新区管委会曾给他配过专职司机,司机有一次跟我聊天说:“我一个20多岁的小伙儿,是根本抗不过他的。有一次,他去贵州开会,坐飞机回来到西安是晚上10点多,我们没休息就回延安,到学校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2点多。然后他回宿舍,我回家。早上6点,他又打电话,说有公事儿要出去。你都不知道我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有多崩溃……还有更夸张的,招生期间,我和他曾经在一天之内,走到4个县的多个初中宣讲,我都快累瘫了,但他永远都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地接受每个家长、学生的咨询。”
对此,我自己也感受颇深,一天晚上9点多我跟他通过电话,他正赶往安塞,去见某初中校长,谈招生的事情,第二天早上6点多,他又站在了新高的操场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他开始,我们就是这样对待热爱的事业的。所有人的辛苦没有白费,三年下来,新高刷新了延安高考的历史纪录,给延安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有时候觉得他不用这么辛苦,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他已功成名就:从乡镇到省城,从自己到儿女,从教师到校长,从一个学校到一个个学校,他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跨越。当他带着一身荣誉,只身前往陕北,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他对革命老区的热爱,对延安新区的期待,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没有几个人看好,在来不及熟悉延安教育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他的教育理想能够顺利实现。然而,三年时间,到一个地方、火一所学校的“冯氏定律”再次让延安人民眼前一亮。他靠的是什么?是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永不言弃,一往无前的精神;是以敬畏之心对待事业,以不苟之心对待工作,以宽容之心对待同事的精神。这精神,已成为新高最宝贵的资源。
2018年是新高步入良性发展的转折之年。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转折。人不是机器,而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血肉之躯。他已经有8个月不能来学校上班了。其间,只在冬至那天回来过一次,第二天早上坚持开完全体中层干部会,又匆忙离开他心爱的学校。
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时间又打了一个结,我与他相识已经四年了。四年,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来说,不过沧海一粟,可是对于生命个体来说,贵之又贵,我们都没有多少个四年可以随意支配。很幸运,这四年里,遇到对的人。
有一种相遇,叫如沐春风;有一种邂逅,叫醍醐灌顶;有一种执着,叫从不懈怠;有一种情义,叫息息相通。他是冯校长,是爱教育、懂教育的学者型、专家型领航者;他是冯老师,是儒雅、坚强、温暖、睿智的谦谦君子;他是BigTree(这是他的微信名),让我们在大树底下好乘凉;他是冯大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摇旗一喊,从者如流;他是冯sir,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冯唐说: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在我心里,他就是这样的人。
一直想把这种感觉写出来,却久未动笔。除了忙,讲真,拿起笔不知从何说起,敲着键盘却一次次把写过的文字自我否定,每每纠结于怎样表达才最为准确有力。
今天,算是有一个交代吧。愿我粗鄙的文字能够勾勒出一个立体的关于他的形象。愿他的十里春风你我都懂。
(贾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