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6日
甘泉县甄家湾村积极推进“一站式”“菜单式”服务——
土地代耕代种 农民“坐享其成”
记者 白雪 吕辰雪 通讯员 白腾 许艳峰
    ● 村民驾驶农机进行翻地作业

  眼下,正是冬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走进甘泉县道镇甄家湾村,甄家湾村村民王生仲化身“农机手”,正驾驶着旋耕机在地里来回穿梭进行翻地作业。
  “翻地不能懒,要想明年庄稼长得好,翻地不能少。翻地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排水性,促进来年增产增收。咱以前用牛翻地耗时耗力,忙活一上午才能翻一片地,现在有了农机服务,种100多亩地很轻松,人也不受累。”刚刚翻完地的王生仲说,租用农机费用便宜,每亩地连打带翻60元就完成了,这种代耕代种代翻地的机械化生产真是太方便了。
  甄家湾村辖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92户2111人,共有耕地面积1.32万亩,是道镇全镇户籍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广的农业大村,具备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良好基础和条件。长期以来,该村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村民收入微薄等问题困扰着这里的村民。
  “现在农机一响,农民种地、秋收、翻地都不慌了,劳动力和时间省下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了。我们创办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后,附近的农民都来这儿租用农机。”道镇甄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华说,通过列出服务项目清单,周围的农民能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玉米收割、秸秆打捆、粉碎还田、翻地、旋地、播种、施肥等全过程“一站式”服务或者单环节、关键环节的“菜单式”服务,每个环节较市场价都能优惠10~15元。
  有了“一站式”“菜单式”服务,道镇外出打工的农民也能放心将土地委托合作社管理。农民即便常年在外,家里的田也有人种,出服务费就能坐享收成,真正当上“甩手掌柜”。
  张建华指着正进行翻地作业的旋耕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像旋耕机,农民在其他地方租用,每亩地100元,在合作社租用只要60元;翻地机等其他机器外面租用一次110元,合作社只需60元,算下来从春播、秋收、翻地,一套流程下来,合作社平均每亩地能帮农民节省120元,给农民节约了一大笔钱。”
  目前,甄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耕、种、收各类农业机械齐全,拥有拖拉机3台、翻转犁3套、打捆机1台、还田机1台、旋耕机1台、收割机2台、施肥精播机1台等农用机械15台。还有2.7亩社会化服务场地一个、搭建了一个600平方米机具棚,能够承接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为了规范管理,坚持村社共建,甄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从懂管理、有技术、会经营、群众基础好的村“两委”班子成员,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中优选理事4名,监事5名,吸纳有意愿、有能力的自持机械群众15名为社员,成为农机手。
  “我自愿报了名,村里组织我们进行专业培训,邀请富平县的农机技术能手给我们教授技术,让我们更熟悉农机操作。现在,我不仅自己能给家里帮忙,每个月还有固定的收入进账。”王生仲说。
  据了解,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支部负责项目主导,合作社对接生产需求和服务,农机户按照合作社统一标准开展生产服务,每亩向合作社缴纳管理费5元,村集体每亩净利润10元,年可实现收入12万元。
  “到了年末,村集体按照2:4:4统筹利润分配,即20%用于村干部激励奖励,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与活力,40%用于公益事业及合作社发展壮大,剩余的40%用于村民分红。我们想通过村集体主导,合作社市场化运营,农机户入社及全员分红的形式,实现多方共赢、共同富裕。”张建华说。
  党支部负责项目主导,合作社对接生产需求和服务,农机户按照合作社统一标准开展生产服务,让土地由“散”变“整”,管理由“零散经营”变“集体经营”,为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打下基础。
  道镇组织委员高艳说,下一步,该镇将以甄家湾村农机合作社案例为典范,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推广,在清泉沟沿线、东沟沿线,再争取成立两家农机合作社,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于农机的需求,真正做到让利于群众,让群众受益,推动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