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为环卫工人送早餐 记者 雷荣 通讯员 王飞飞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呀横山,一心要共产……”
一曲嘹亮高亢的信天游,唱出了陕北人民对“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崇敬和怀念,志丹县也因此而得名。这里不但是一块唱响中国革命的红色土地、一块诞生民族英雄的光荣土地,而今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重点联系县,更在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中奏响强音,展露新姿。
微公益的“爱心早餐”,让这个冬天不寒冷
“王大爷,这是刚出锅的热包子,快拿上,还有豆浆稀饭,趁热吃了再干活。”微公益的志愿者牛世宏正在沿街给环卫工人送早餐。
清晨5点,天还未亮。微公益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就开始在大街小巷忙碌起来,他们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份份热气腾腾的包子、稀饭,送到了环卫工人的手中。
“我已经吃了5年的免费早餐,这些娃娃对待我们像家人一样,让我们在寒冬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吃着热腾腾的包子,环卫工陈振元不停地夸赞微公益的志愿者。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城市的干净整洁,看到他们无论酷暑严寒都坚守岗位,让人深受感动,想着能为他们做些事情。”微公益志愿者冯莲霞说。
微公益志愿服务队已经连续7年坚持免费为环卫工人送早餐了,他每天与晨曦相伴,风雨无阻。他们虽然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不同群体,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初衷、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用自己的善举去传递社会正能量。
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寒冬时节,微公益的“爱心早餐”,让志丹小城的环卫工人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大爱。
崔师傅的“爱心接力”,用真情回报社会
崔志清是一名双腿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经营着一个修鞋摊。
在小城志丹,崔志清修鞋的手艺是有口皆碑的,不仅活儿做得细致,收费公道,而且为人热情,又有爱心,顾客都喜欢叫他一声“崔师傅”。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故事,感染和影响着小城的人们。
在获得社会各界关爱温暖的同时,崔志清也竭尽所能,真情服务居民群众。
“这是一点小问题,我顺手就修好了,不要给钱了。”崔志清将鞋子递给顾客,却怎么也不肯收钱。
在崔志清经营修鞋摊的20多年间,减免修鞋费是常事——知道光景不好的不收钱,看着年龄大的不收钱,小毛病稍微修补一下的不收钱……如若没带零钱,他总会微微一笑,“算了,下次来了再给。”简单的一句话,让大家心里暖暖。
崔志清深情地说:“这些年,我得到了大家的很多帮助,我自己也就会这么点修鞋手艺,力所能及地帮帮别人,我很高兴。”
“暖妹妹”的“善心义举”,尽显模范的力量
杨可伊是一名90后女孩,作为一名辅警,她的收入并不高,平日里总是精打细算,一副衣着朴素、素面朝天的模样。可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这些年来,坚持参加各类扶贫济困的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价值3万余元,小城里的居民群众都亲切地称她为“暖妹妹”。
“助人为乐使我快乐。”这是杨可伊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年来,她自己出钱出力,先后向刘志丹红军小学、翰林小学、红都小学等9所学校的191名困难学生送去了包括棉衣、帽子、围巾、棉鞋等儿童御寒物品及学习用品,使这些困难学生在冬日里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在平日里,她常常与这些学生娃们交流沟通,了解她们的生活困难与成长烦恼,给予了孩子们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
“一滴水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千万滴水就能汇集成大海。我想跟更多的爱心人士一起把公益做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杨可伊这样说着,也在坚持这样做着。
好媳妇的“孝心故事”,让良好家风延续
“我认为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事情做好就是不普通,孝敬公婆,深爱丈夫,照顾孩子,一路奉献,让我感觉到自己心里总是满满的阳光,我是自己世界里最靓丽的花朵,我是自己的英雄。”志愿者焦莎莎在石油社区宣讲活动中向居民群众娓娓道来。
焦莎莎是志丹县蔬菜站的职工,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她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好同事;在家中,她是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2022年,焦莎莎被县妇联评为志丹“好媳妇”,她的故事感人至深。
“作为志丹县一名‘乡音传党声’文明实践宣讲师,我要用自己的生活体悟和身边的家风故事,教育广大居民群众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焦莎莎信心百倍。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有“家家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富裕,还有“人人知礼节明荣辱”的精神富足。在这个北风肆虐的寒冬,红都志丹却洋溢着浓浓的暖意,无数个平凡而普通的红都儿女,用心用情谱写人间大爱,温润黄土高原上的边远小城。
“我们将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培育向上向善的民风、立德树人的校风、和美文明的乡风、文明和谐的家风,让文明之花装点红都美景,让文明之风温润红都志丹之魂。”志丹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小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