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起县城 ●工作人员上门给农户讲解数字乡村平台应运情况 ●改造后的青云路 ●吴起县引进“和牛F1代母本”安格斯牛 ●周湾镇田园综合体 通讯员 王冠军 徐志全 记者 王锋
连日来,吴起县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民生实事百姓说”专题栏目,广泛征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得到广大群众的纷纷点赞,这一举措是吴起县持续聚焦民生热点,办好民生实事的生动体现。
2023年,吴起县首次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确定涉及农业产业建设、县城基础设施改造、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十大方面民生项目20个。
岁末盘点,谈及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情况,吴起县经发局局长崔江勇如数家珍:“2023年年底,设施农业提升改造、青云路道路改造、合沟大桥加宽、农村冬季清洁取暖等17个项目已全面投运,其余3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全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基础建设让城市承载更多幸福
城市发展,道路先行。青云路是吴起县城内的一条主要交通要道,车流量很大,之前由于道路狭窄,导致该路段经常拥堵,群众普遍反映窄路“堵路”更“堵心”。
“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县城部分道路可拓宽的实施方案,加班加点推进交通路网工程建设,通过‘微创手术’破解城区道路通行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堵心路’变成‘舒心路’。”吴起县住建局副局长高博说。
青云路改造项目总投资958.35万元,改造长度449米,由原来的三车道改造为双向四车道,2023年9月15日进场施工,11月5日完工通车。
同样,2023年11月中旬,总投资2103万元的吴起县燕山台路网项目正式投运,此路将燕山台片区与县城洛滨路、西南过境道路纵向贯通,充分缓解了城区交通拥堵状况,配套新建的停车场可解决县城区域性停车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2023年吴起县还实施了杨青川口道路改线、合沟大桥加宽和鲍新庄中桥项目,极大畅通了城市“微循环”,不仅改善局部路网通行环境,提升了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且更好地提振了城市发展信心。
近年来,吴起县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全方位推进城镇提质,完善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
截至目前,完成燕山台路网、国道244吴起国境隧道群及引线项目等13条31.6公里市政道路;完成长征街、洛滨路道路拓宽及合沟大桥、刘渠子大桥加宽工程以及迎宾大道、洛河大道、北苑大道、金马大道等工程,建成宗湾子、贺石湾、滨河、东园子、宁赛川等14座跨河大桥和宗圪堵、合沟人行天桥。
污水处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城市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随着县城居住人口增加,生活污水处理量也逐渐增大。目前,日处理污水量0.8万方的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已不能满足发展实际需求。
“2021年启动了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2023年12月正式建成投运。”吴起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旗说。
据了解,该项目用地面积约53.45亩,总投资12179万元,建成后日处理污水量为1万方。主要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为确保水质达标,项目采用了技术更为成熟、运行更为稳定的改良A2/O工艺,通过多道工序后,最终实现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后排入洛河。
近年来,吴起县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投身洛河沿线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目前县城两个厂的污水日处理水量为1.8万方,可服务包括县城及工业园区10余万人。
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完善,城市就会承载更多幸福。走进吴起县阳光嘉寓、园丁新村等已改造完成的居民小区,焕然一新的楼体、快速运行的电梯、多样化的停车位,都传递出新型小区的惬意。
多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县城许多居民的盼头。2023年,吴起县聚焦群众诉求,将老旧小区改造确定为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对17个老旧小区室外墙体、破损屋檐、楼梯扶手维修、楼道照明修复等,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红利中,迎来了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生活。
产业富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涌现出了李树和、吕永峰等收入超过百万元的大户,还有彭树宏、吕怀权、郭彦庆、齐丕宏等收入在10万元以上大户有67户,全县群众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管理果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23年12月27日,吴起县果业技术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高伯明在庙沟镇举办的冬季果园管护培训会上,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发展苹果产业。
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北部,这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处于苹果生长的黄金纬度,产出的苹果含糖量高,富含微量元素,品质优越,苹果是吴起这块绿色土地上的“绿水青山”和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2023年,吴起县启动果园管护三年行动,突出提质、改优、管护三个重点,大力推进新建园、幼园、初挂园、盛果园、效益园、低产园“六园”梯次分类管理,推动果业提质增效。
目前全县有苹果面积12万亩,2023年挂果69965亩,苹果产量49484吨,产值达4.5亿元。在周湾镇、五谷城镇、长城镇建成苹果示范园2434.7亩,在白豹镇、吴仓堡镇、铁边城镇等建设防雹网2500亩,完成有机苹果认证5.43万亩。
同年,吴起县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陕西省吴起楸子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吴起县南梁山楸子试验站标准青砧示范园被省果业中心授予“省级示范园”称号。同时,吴起县还获得陕西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资格。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吴起县除了苹果“拳头产业”,特色棚栽业是又一主要富民产业。
冬至刚过,走进吴起街道张坪村榆树沟农业融合发展园区,120余座菌棚整齐排列。菌棚里羊肚菌点缀在温暖湿润的土地上,白胖的菌柄,顶着黄褐色的菌盖,甚是喜人。忙完秋收的村民参与其中,让“农闲”向增收转变。
“我在园区里务工重点是想学到菌类养殖技术,后期打算承包大棚种植菌类。”张坪村老党员刘景安说。
张坪村党支部书记王佐发告诉记者,张坪村拥有220亩坝地,但年轻人大都外出经商打工,造成很多土地闲置,收入单一。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吴起街道坚持边学边干边改,通过多次调研,引进增收项目,盘活大棚闲置资源,引进陕西威方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集菌种培育、菌棒生产、菌类种植、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让村民享受乡村振兴带来的便利。据了解,2023年,吴起县在各镇街新建拱棚300座,老旧设施提升大棚277座。目前全县共建成日光温室(拱棚)5900座。
岁末年初,走进吴起县白豹镇土佛寺村洛河食用菌产业园,百余座错落有致的香菇大棚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格外夺目,整个园区充满了浓浓的“数字化”味道。
“通过数字显示器我就能知道大棚的温度、湿度。只要在手机上一键操作,便可实现自动喷淋、智能卷帘,大大降低了成本。”该园区负责人徐国伟熟练地使用手机管理大棚。
拥抱滚滚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吴起县棚栽特色产业体系和5G网络全面实施数字乡村建设,结合村情实际建成乡村治理、惠民服务、产业发展三大数字化模块,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基层治理和特色产业发展插上了新“翅膀”。
2023年,吴起县完成了长城镇双湾涧、白豹镇土佛寺等11个村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建成了平安乡村、智慧大棚、智慧养老、智慧党建、智慧养殖和智慧旅游等,实现免费网络、免费电视入户,累计安装监控409套、宽带入户1500户、建成智慧大棚148个、发放智慧养老手环520套。
该项目还建立完善了乡村数字化信息系统,通过科技加持、数字赋能,智慧大棚能够实现精准化施肥、施药,农作物生产节肥约20%、节药约30%,每个大棚每年将节省人力成本800元,棚均增产增收1400元,果园每亩节约成本900元,预计每年产生经济效益800万元以上,使农民成为数字乡村平台的最大获利者。
除此之外,2023年吴起县还建成南沟村、齐桥村、吴水口村、杨庙台村等和美乡村12个。制定产业富民10条措施,整合涉农资金1.78亿元扶持到户产业发展,构建“3+3+X”富民产业体系,成功创建周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千亩供港蔬菜基地,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17000元。引进“和牛F1代母本”安格斯牛,在庙沟镇大岔村、周湾镇小口则村、铁边城镇田南湾等地建设完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场18个。
惠民实事赢得群众连连点赞
医疗保障水平是关乎民生幸福的重要“风向标”。
“你好,我们是县医保局工作人员,现在对你们药店的药品进、销、存和刷卡票据管理情况、有无违规物品摆放情况等进行检查……”临近岁末,吴起县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齐河儒和同事在吴起县迎宾街某大药房进行突击检查,查看医保基金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医疗保障基金是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方位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的终极目标。
2023年吴起县全面践行全民健康、医保为民理念,坚持大胆改革创新,为民担当作为,列支2000万元用于医疗保障倾斜救助和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近60人,全面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基金监管难、服务质量不高、机制不活”等一系列医保重点难题,扎实推进各项医保政策落地落实、惠民举措持续发力。
“以前看病都要先交钱,自从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对于我们家庭拮据的人来说特别好,极大缓解了就医压力,出院时我们只需要补齐个人支付的那部分钱就可以了。”刚刚在吴起县医院办理完出院手续的王先生说。
2017年,吴起县率先在全市实行全民“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就是患者住院入院时无需缴费,出院时只交个人自付费用部分,实行“一站式”结算。
2023年,在全市率先建立公立医院便民药房、全县建成标准化医疗保障服务站(室)109个、采取定点药店价格限价管理办法。下一步,吴起县将继续强化医保托底保障功能,优化医保服务模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保障,用实打实的工作回应着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全力打造让吴起人民满意的“吴起医保”暖心招牌。
医疗保障解决了群众的就医难题,同样在吴起县农村全面推广的清洁取暖项目也让大家赞不绝口。
隆冬时节,室外气温已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吴起县吴起街道张坪村村民穆英家的窑洞里暖意融融,温度达到了23.4摄氏度,一家人再也不用为取暖发愁了。
陕北的冬天寒冷而漫长。过去,在广大农村,由于位置偏远、居住分散,往往无法实现集中供暖,“打炭砍柴烧炉子”就成为主要的取暖方式。
而如今,像穆英一样,吴起县有7090户农户靠着“电茶几”,告别了“续煤掏灰”的繁琐和“烟熏火燎”的闹心,开启了清洁能源时代。
2021年以来,吴起县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取暖工程,不仅给群众免费发放清洁取暖设备,还在每个采暖季给每户群众补助不低于300元的电费。同时,当地还推行错峰用电,实行峰谷电价,采暖季每晚8时至次日早上8时电价低至每度0.29元。
清洁能源取暖工程一头牵着群众安危冷暖,一头关乎蓝天白云。除了“电茶几”取暖,2023年冬天,吴起县吴仓堡镇周关村的280多户村民用上了更为“先进”的石墨烯电暖气片。
在周关村党支部书记白忠英看来,石墨烯电取暖器有两个最大的好处:第一个是清洁卫生,另一个就是安全。白忠英说:“因为现在农村大部分居住的都是老年人,用了石墨烯电暖气片取暖,就不会出现像以前打火炉子发生煤烟中毒的现象。”
据了解,石墨烯取暖器具有快速升温、环保健康、稳定性强等优点,电热转化效率接近100%。2023年,吴起县已有5549户农户采用这种方式取暖过冬。
除此之外,2023年吴起县将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列为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吴起县背湾沟至毡家沟,宜定路至糜地巷组、刘河沟至陈湾等6条通组路全部完成路面工程,极大满足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实干兴县,实事为民。2023年,吴起县聚焦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所急,用心用情办好一件件实事、好事、难事,交出一份有质量、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下一步,将从全县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选择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群众能看到实效、得到实惠的事项,谋准谋实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