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我市高质量项目推进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市发改委、审批局、科技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招商局等8个单位负责人到会应询,市卫健委、教育局、财政局、交通局、水务局、文旅局、城管局、林业局、统计局、金融办等10个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共计8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名县级人大常委会负责人、1名项目建设主体单位负责人提出询问,8个应询单位和市卫健委、水务局2个列席单位负责人回答了询问。现将此次专题询问问答实录整理如下:
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高侠提问:项目前期直接制约着项目建设的推进。市委要求加大审批改革力度,建立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实行从土地招拍挂出让到开工建设“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对市级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请问我市是如何落实的,还有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改进?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刘涛回答: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快速落地建设,高质量发展,2021年4月,我局在总结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延安市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实施方案的通知》(延政办发〔2021〕8号),创新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企业投资项目只要拿到土地出让合同后,建设项目方案经规划部门审查通过,由项目单位自愿申请,按照“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告知承诺事项清单要求,对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前必要前置条件作出相应承诺,我局容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副本),项目即可开工建设。
“拿地即开工”审批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前的几个主要审批事项由原来的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有效利用了办理施工许可证前准备各种申报资料的时间,让企业在完善资料的同时作出承诺就可提前开工,压缩了项目的建设周期,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2022年,各县(市、区)也参照市本级文件精神,分别制定了各县(市、区)的“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方案,至此,“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在市县两级全面推行。该审批模式运行两年多,改革效果明显,实现了企业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由原来的多个环节、多次审批向一次办结转变,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利的办事环境,得到了市场主体的高度认可。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有100多个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拿地即开工”模式进行了审批。
2023年,我局在“容缺受理、拿地即开工”改革举措基础上,紧紧围绕“三个年”活动,持续深化改革,及时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一次办”,将社会投资一般工业和房屋建筑类项目开工前的8个主要事项(环节)并联办理。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三证同发”,审批时间由5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办结,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方便了企业,进一步加快了市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快速落地建设。省委《工作要情》以《延安在全省率先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一次办》为题推广了此项改革举措,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蒿慧杰给予充分肯定,《陕西日报》也进行了专题报道。开工许可“一次办”改革案例被省职转办评为“2023年全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秀案例”,同时也入选了省发改委2023年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目前探索实施的“拿地即开工”审批和开工许可“一次办”审批,其实是将土地出让合同当成了用地批准手续,项目建设单位拿到土地出让合同后作出相应承诺,即可容缺办理施工许可证。但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申请施工许可证必须办理用地批准手续,国家层面没有明确的意见,改革的合法性、合规性还有待商榷,审批还存在违法违规的风险。下一步,我们会将涉及法律的问题梳理汇总,统一报请上级部门,统筹加快推进相关部门规章、条例、规定的“立改废”,为全面推进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根科提问: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周“解扣”例会制度,是我市2023年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项目落地的重大举措,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请列举一个通过周“解扣”会议制度打开“扣结”顺利推进项目的例子。目前,周“解扣”会议制度在运行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在今后的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中如何坚持和完善?
市发改委主任刘凯回答:近年来,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整体进展较为顺利,但在破解项目建设中需市县联动、市级多部门协调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上缺乏统一高效的调度平台和有力有效的工作抓手。针对这一短板,2023年2月8日,市委书记蒿慧杰在全市“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会议上,创新提出建立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机制,为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年2月14日,市委书记蒿慧杰主持召开第一次周“解扣”会议。
我委作为牵头单位,将开好周“解扣”会作为落实市委“一六四”总体工作布局的重要抓手,围绕调度工作进度、纠正工作偏差、提出工作要求、现场交办任务、解决具体问题这一主线,坚持“不为困难找理由、多为解扣找方法”。在工作运行方面,将县区板块、行业领域、要素保障纳入“解扣”范畴,破解“就项目论项目”局限,由点到面解决项目建设支持政策、工作机制、要素保障、流程再造、优化服务等问题。在解决问题方面,采取会前专题研究、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研究解决路径,始终坚持“不解扣不下会”,进行“二次解扣”(中区北部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西延高铁项目征地拆迁等5项交办任务),确保议定事项稳步推进。在社会评价方面,周“解扣”会在延安蔚然成风,受到中央巡视组、中央深改办、省政府办公厅等通报表扬,同时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
截至2023年12月27日,周“解扣”会累计召开28次,研究议题67个、交办任务205项,其中151项已办结、54项正在按计划推进。(在周“解扣”机制推动和各级各部门配合下,截至11月底,全市344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014.9亿元,完成率98.8%,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例如:2023年4月12日,市委书记蒿慧杰主持召开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第九次周“解扣”会议,专题研究中心城区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项目概算总投资31亿元,共实施32条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周期3年,2022年先行试点启动实施了6条沟道治理;2023年初启动实施了柳林镇林业山等8条沟道治理,均已基本完工;2023年下半年按照省市加快进度、提高标准的要求,又启动实施了宝塔街道办杨家湾5条沟道治理,正在加快推进。)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和2023年十大民生项目,在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方面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准确摸排扣结。会前,我委采取了专题座谈和踏勘调研等方式,精准摸排扣结、研判解决路径,确保问题精准、路径可靠。二是高效安排部署。市委书记蒿慧杰就项目资金筹措、危窑危房征迁等11个方面工作当场作出部署安排,做到责任、目标、路径、时限清晰。三是持续跟进落实。我委牵头建立市、区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及时跟进任务落实情况,做到进度可查。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惠及居民2.1万户6万余人(我委承诺为该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2亿元,目前已争取3.6亿元)。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山体隐患治理、环境亮化提升、水电气暖入户、出行道路改善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总体来看,2023年周“解扣”会机制运行总体良好,但在工作运转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协调配合上,牵头部门与各县(市、区)、管委会和市直部门联动协调、配合还不够,解决方式不够全面。二是在议题征集上,发起部门对上会议题研判分析还不够充分,扣结摸排和研判路径还不够准确,会议质效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针对以上两点问题,我委作为牵头单位,一是持续完善议题征集机制,通过“自下而上发起”和“自上而下发现”两条线征集议题,不断提升议题成熟度和扣结精准度,实现事情说清、扣结找准、路径探明、任务落实,持续提升周“解扣”会效能。二是落实好议定事项“回头看”机制,每周对已交办事项进行“回头看”,确保议定事项均能按照任务目标和时限要求稳步推进,对未按时限办结事项持续跟踪督导,以“不解扣不下会”狠抓问题解决。三是制定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对称、定期调度通报的管理机制,为项目实施单位提供“一单列明”“一次告知”的项目工作任务和手续清单,以精准服务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
三、延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世彬提问:当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苹果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首位产业。请问我市围绕打造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谋划、储备、建设了哪些具体项目,项目实施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如何解决?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回答:感谢市人大、各位代表长期以来对农业农村,特别是对苹果产业的关心和支持。苹果是延安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对全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延安苹果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2023年,农业农村部、陕西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陕西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2030)》,明确提出“整市推进建设延安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果业高质量发展‘延安模式’和乡村振兴典型样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陕西省关于支持延安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若干措施》(陕政办发〔2023〕9号),包含土地政策、基础设施、品种培优及苗木繁育等12方面的支持措施。结合实际,延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延市字〔2023〕75号),明确了实施“五大工程”、构建“四大体系”、搭建“三大平台”,到2025年,把延安建成全国面积最大、品质最优、效益最好、实力最强的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苹果生产研发核心区、加工贸易集聚区、黄土高原苹果旱作节水集成示范区、金融支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要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必须通过实施一批高质量的项目,来支撑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202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市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先后4次进京到农业农村部、发改委、商务部、乡村振兴局、气象局等部委对接争取项目,多次赴省相关厅局进行专题汇报,积极争取支持,助力延安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经过对接,明确了中省项目的支持方向和一些具体的项目,经整理,共谋划储备中省市项目40个,其中国家部委21个,涉及财政支持18亿元;省级厅局18个,涉及财政支持11亿元;市级局委6个,涉及财政支持4亿元。(注:其中有5个是部省共建项目)。
2023年以来,全市共争取实施苹果产业项目43个,中省市县共投入资金17.1亿元,其中,直接类项目7个2.7亿元,间接类项目36个14.4亿元。争取国家项目15个8.4亿元,省级项目20个5.4亿元,市县配套项目8个3.3亿元。推行苹果信贷贴息等政策,撬动社会资本60.48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人大询问为契机,全方位梳理项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加大对项目的谋划储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让项目的支撑力进一步提升,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谋划好项目。抓住用好部省共建战略部署和重要政策机遇,加大谋划储备力度,以强链延链补链为导向,谋划储备一批具有关键性、引领性、支撑性的项目,特别是精深加工、关联产业等方面,精心精准精细做好项目谋划储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争取好项目。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强与国家部委、省厅部门的联系沟通,跑项目、争项目、保项目,争取2024年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地。
三是招引好项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苹果产业链全力以赴招项目,精准开展链式招商、叩门招商、靶向招商和小分队招商,提升招商引资的“加速度”和“精准度”。
四是实施好项目。抓好部省已确定项目的组织实施,主动服务,强化项目调度和服务保障,有效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抓实抓细,倒排工期,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实施,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五是管理好项目。加强与县区、部门联动,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的跟踪督促,凝聚合力抓落实。坚持早部署、常协调、勤调度,建立“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工作机制,实行动态化指导、精细化运作、清单化管理,有力有效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落实。
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高志旺提问:市委在2023年六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关于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在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中提出: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请回答一下,科技创新如何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改进和提升?
市科技局局长牛志权回答:非常感谢您的提问。结合延安科技创新工作实践,我觉得科技创新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发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问题部署科技计划。近年来,我们围绕延安高质量发展,立足延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聚焦煤炭电力、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苹果生产、文化旅游等11条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需求和瓶颈问题,部署市级重点产业链、园区与县域特色经济创新链等科技计划项目379项,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87项,获得国家奖项2项,省级奖项75项。延安市政府与省科技厅共同实施“延安煤炭绿色智能开发”厅市联动项目和“延安山地苹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两链融合重点专项,解决薄煤层绿色智能开采和苹果苗木培育、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瓶颈问题。2023年以来形成并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9项,15项科技成果进入省科学技术奖会评。二是聚焦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搭建创新平台。围绕我市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布局组建陕西省能源化工(延安)专业孵化器、有机苹果技术研发中心、红枣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55个,总数达到513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72个、市级432个,充分发挥了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作用。同时,我们把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建设作为推动延安创新发展的总平台,先后建成安塞、延长、黄陵和延安大学创新促进中心分中心,形成“一核四区”创新发展格局和“政产学研用金”创新体系,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7项,新入驻企业和机构达到94家。三是聚焦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培育科技企业。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们深入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采取扶持打造一批、科技孵化一批、招引落地一批、联商合资一批的“四个一批”方式,通过跟踪服务、政策激励、培育引导,使科技型企业翻倍增长。2023年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6家,较2022年增长49.26%;招引落地高新技术企业6家,总数达到228家,较2022年增长130.31%;获批陕西省瞪羚企业6家,较2022年增长300%。四是聚焦助推产业转型转化科技成果。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3年我们制定出台了《延安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开展“八个专项”行动,推动科技需求与成果匹配对接。先后举办科技成果路演活动10场次,推介路演项目62个,促成27项“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路演项目落地企业3家,引进汪应洛院士“煤矸石路基绿色低碳新材料”、牛育华教授“苹果面膜”、周春松院士“利用二氧化碳及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延安开展试验示范。全市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7.93亿元,较2022年增长34.01%,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234项,签约金额4596万元。
近年来,全市科技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重点产业的瓶颈问题还没有彻底得到解决。比如苹果倒春寒,虽然近年来研究出来一些办法和措施,但还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二是创新主体少、规模小,创新意识不强,多数企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不高,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少,创新依然主要依靠延安大学等科研单位。三是企业科技需求较为低端,与高校科技成果匹配较难,多数还不具备承接转化新技术的实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不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及省科技厅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一六四”工作布局,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任务,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不断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供需对接通道,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引育创新人才,转化创新成果,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贡献科技力量。一是在解决产业技术需求方面持续用力。按照市委提出的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布局谋划新兴未来产业,有组织地承担中省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市级重点产业链、园区与县域特色经济创新链等科技计划项目150项以上,加快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提高石油采收率、苹果防雹防冻、红枣防裂果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对接。二是在夯实创新基础方面持续用力。积极主动融入秦创原发展总格局和西安“双中心”建设,把更多的创新要素、科研机构、创新成果、创新人才等向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集聚。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新布局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建设省级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采取“项目+人才”模式,培引一批科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在培育创新主体方面持续用力。在坚持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的同时,同步开展以“七个一”(一个企业要有一项发明专利、一个拳头产品、一项领先技术、一个研发团队、一个科研合作单位、一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一个创新平台)为主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快传统企业向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转变。四是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方面持续用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采取“八个专项”行动,积极融入全省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耦合图谱,健全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机制,积极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延转化落地,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五、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赵登宏提问: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实施意见即“一六四”工作布局,明确要求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在推进落实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如何解决?
市卫健委主任胡生凡回答:非常感谢这位委员的提问。您的问题,正是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是我市提升整体卫生健康水平的重大历史机遇。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获得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地市,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2023—2025年),中央补助5亿元,省级补助2.95亿元。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市级优先”的原则,围绕“一个目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突出“三个聚焦”(聚焦提升市县公立医院诊疗能力,聚焦智慧医院建设,聚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内容及资金安排,2023年以学(专)科能力提升和智慧医院建设为重点,启动实施了42个子项目,总投资5.048亿元。对照“敢改革、促发展、抓绩效、作示范”的项目目标要求,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取得阶段性成效。
这个项目,既是一个改革项目,也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改革主要是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效初显。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多元化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基本建立(117个病种按病种付费,3个精神类、17个康复类病种按床日付费),全市住院费用按项目付费占比较“十三五”末下降20%以上。二是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运行情况监测评估。三是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及医保资金结余留用返还政策基本落地。截至2023年12月,已采购执行国家和省级联盟集采药品16批次453个品种,耗材18批次17大类,集采药品平均降价50%、医用耗材平均降价80%。四是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全面提速。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一类保障、二类管理”。
高质量发展主要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看病累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对外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实现资源扩容。持续深化与中国医科大学、北医三院、北大六院的托管帮扶,带动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2023年全市二、三级医疗机构三、四级手术量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1.54%、0.1%。二是对内加快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现资源下沉。以延大附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为龙头,组建运行的3个医疗集团,正在由松散型转向紧密型管理。按照“八统一”管理原则,全力推动已组建运行的31个县域医共体向紧密型转变,构建县镇一体、镇村一体管理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病在市级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县级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就医格局正在形成。三是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现资源均衡布局。市人民医院依托中国医科大学正在推进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延大附院启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在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子长、吴起、洛川3个县(市)综合医院为主建设3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目前3个县级综合医院均已启动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成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市13个县级综合医院全部建成二甲水平,基层能力快速提升,市域内外转率下降15%,县域外转率下降11%。四是坚持项目带动,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在基础建设上,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于2020年7月开工建设,2022年6月主体封顶,正在实施收尾工程,即将投用,累计完成投资6.94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2023年7月完成主体封顶,现在正在做投用前的准备工作,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全面提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2023年共投入9000多万元,对4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在项目谋划上,谋划包装2024年基层服务能力提升项目61类414个,概算总投资29.1亿元。在队伍建设上,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297名应届毕业生,依托院士工作站(室)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次,评选出市级名(老)中医27名。在智慧医院建设上,以数据互联互通和“互联网+医疗”为手段,全面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线上问诊、云医院、预约诊疗、诊间支付等便民惠民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持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二、三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分别达到46项和59项,群众看病就医满意率连续两年保持在95%以上。
通过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我市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得到扩容下沉,均衡布局日趋合理。但同时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旧突出,老百姓看病贵、看病烦、看病累等问题仍然存在。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偏弱,分级诊疗秩序建设还需要较长过程。二是深化医改进入深水区,影响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未完全破除,价格改革还不到位,医院运营压力较大。三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市级公立医院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紧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干不好”的矛盾依然突出,强市级、优县区、稳基层还未协调整体推进,市县和区域之间还有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五新”要求,即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提升新效能、激活新动力、建设新文化,进一步突破政策瓶颈,打破政策壁垒,激活内生动力,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及均衡布局。
一是构建新体系。在城市层面,按照网格化管理布局医疗资源,提质增效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发展,在集团内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在县域层面,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每个县(市、区)按照“县镇一体、镇村一体”的原则,构建运行真正实现“八统一”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使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二是引领新趋势。持续开展市级临床重点学(专)科建设,打造学(专)科集群,推动医疗机构医教研协同发展,推动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提高临床能力。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巩固提升日间手术、多学科诊疗、药学门诊、一站式服务等服务模式,增强群众获得感。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快智慧医院和信息标准化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三是提升新效能。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各类运营风险。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强化公益性导向。
四是激活新动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完善公立医院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推动公立医院筹资机制、医保支付方式、薪酬分配和人事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培养等方面的深化改革,保障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五是建设新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白求恩精神”和“伟大的抗疫精神”,将医者仁心、向上向善的医德医风医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大力倡导医学人文精神,塑造医院精神特质,用文化软实力提高医院凝聚力和创造力,用先进文化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晓茹提问: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生态环境局承担着重要职责。2023年的市级财政预算执行中,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存在“钱等项目”的问题。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项目谋划储备建设情况,重点说明一下2023年项目建设“钱等项目”原因,目前解决得怎样?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延存回答: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项目谋划储备建设情况、2023年项目建设“钱等项目”原因及目前解决情况汇报如下:
2021年以来,我局紧盯生态治理短板,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机遇,积极策划申报中省生态环境资金项目。截至目前,共争取中省资金项目72个,涉及资金13.78亿元,项目数量及资金规模居全省前列。其中:2021年争取项目21个,资金1.65亿元,已全部建设完成;2022年争取项目20个,资金7.18亿元,目前已完工4个,在建5个,未开工11个(包括:市级8个;县级3个中有2个已进入招投标阶段,1个正在办理初步设计阶段);2023年争取项目31个,资金4.95亿元,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2022年项目市局实施的有10个,其中2个完工,8个进展缓慢,具体原因为:
从客观方面看,一是中省资金下达较迟,影响项目推进。根据中省生态环境项目申报流程,中央项目当年3月申报,6月入库,9月下达资金;省级项目当年9月申报,次年3月入库,6月下达资金;建设周期管理要求为资金下达后2年内实施完成。清涧河、北洛河、仕望河、延河、沮河流域5个人工湿地项目中央资金9月下达;云岩河、葫芦河2个河滨缓冲带项目省级资金6月下达。按照市项目审批管理要求,资金下达后方可启动前期手续办理,故中省生态环境类项目基本上为当年完成前期手续办理,下年开工建设。二是因中省重大政策变化,部分项目需调整替换。北洛河和延河2个人工湿地项目因与2023年4月省上出台新的河道管理技术导则不相符合,导致项目无法实施。目前我局正在对接部里和省厅,对北洛河和延河2个项目重新替换新项目。
从主观上看,个别项目前期策划不精准,影响建设进度。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使用省级资金2.58亿元,2022年10月已推进到招投标阶段,由于前期项目策划不够精准,需要对设计方案和图纸进行优化变更,导致招标中止,影响了项目推进进度。
2023年9月份以来,我局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组建专班,充实力量,建立周调度机制,加强与审批、政评、财评等部门的对接,并联办理手续,压茬推进实施。目前,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云岩河、葫芦河3个项目已进入招投标阶段;清涧河、仕望河、沮河3个项目即将进入预算评审,预算完成后启动招投标,上述6个项目预计2024年3月开工,12月完工。
下一步工作:
一是转变项目管理职能,由微观实施转为宏观监管。市局原则上不再实施项目,将2023年原计划由市局实施的6个项目下放县区实施,并配套制定《中省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委托县区实施管理制度》,市局由实施者变为管理者,突出“拨资金、抓进度、盯质量”,压茬加快2022年、2023年市县项目推进,实现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二是继续做好2024年项目策划包装。坚持上下联动、市县统筹,运用好市级专家团队,针对重点县(市、区)开展项目策划包装帮扶工作,为县级项目申报注入技术及资金支持,抓住3月、9月两个申报“窗口期”再申报一批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获得中省支持,助力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三是聚焦全市高质量发展强化服务保障。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控“两高”项目。建立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数据库,摸清全市污染物减排家底,积极挖掘拓展环境容量,与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及环评编制单位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准确掌握项目和环评进展,加强与中省生态环境部门沟通对接,为全市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提供服务保障。
衷心感谢市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代表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诚恳接受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加快推动进展项目建设,早日实现达产见效。
七、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高爱英提问:市委明确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战略举措,要求压实“一把手”招商责任。请问我市是如何压实“一把手”招商责任的,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如何解决。
市招商局局长刘炜回答:2023年省委提出要用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事”来抓,市委书记蒿慧杰明确要求招商引资要是一把手工程,要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坚持大员上阵,开展精准招商。下面我从以下四方面回答和汇报这个问题: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为进一步压实招商主体单位“一把手”责任,我们采取四条措施夯责任、抓落实。
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夯责任。市委、市政府和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精准招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措施的通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从政策措施上全面夯实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的工作责任。
二是从目标任务上夯责任。市政府在加强招商引资16条措施中明确要求“各县(市、区)、管委会党政主要领导任期内至少要引进落地1个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并作为工作绩效重要考核标准”,用量化指标明确了“一把手”的招商任务,这一措施在全国范围引起强烈反响。同时,我们坚持以“产业结构+项目量级+产值效益+项目储备”为导向开展考核,把党政主要领导带队招商、推进项目落地作为考核内容,每周编印《招商动态》,按月通报招商工作成效,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三是从完善机制上夯责任。2023年以来,我们坚持“周解扣、月调度、季监测、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实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包抓责任制,对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由市级分管领导包抓,1亿~5亿元项目由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包抓,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各级党政一把手精准招商,科学调度,累计召开招商引资专题会82次,项目推进会122次,新制定出台和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文件16个。
四是从示范带动上夯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招商引资工作高度重视,亲力亲为,率先垂范,为全市各级各部门作出了表率。各招商主体单位也围绕各自重点产业链及首位产业,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把招商引资变成自觉行动。2023年以来,各级主要领导带队招商158场次,参加重点投资促进活动121人次。
二、取得工作成效
通过夯实“一把手”招商责任,全市上下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环境的导向鲜明、势头强劲、成效明显。一是目标任务完成好。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58个,实际到位资金1040亿元,完成省考任务131%,内资到位同比居全省第二。实际利用外资(FDI)784万美元,在全省位列中游。二是新签约项目增速快。2023年全市新签约入库合同项目537个,总投资1180亿元,到位资金7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和33.4%。三是实体项目有新高。产业类、制造业类和社会资本类投资同比增长都在20以上。2023年新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113个,总投资203.4亿元,同比增长73%和25%。2023年有136个招商引资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盘子。
三、目前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对招商引资工作有时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存在前紧后松、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产业链研究不深入,延链强链补链的决策和政策不到位,要素保障不完善,营商环境待提升。三是干部队伍待加强。部分县区招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作用发挥不够好。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夯实一把手招商责任,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招商领导力量,调整充实产业专班,健全完善市级统筹、县市区推动、园区落实和党政领导主抓招商、服务招商、推动项目落地建设的工作机制。二是聚链成群招商。聚焦11条产业链和县市区首位产业,创新招商方式,确保取得实效。三是注重项目落地。牢固树立“项目不落地等于白招商”理念,完善要素保障,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四是强化督查指导。坚持把产业项目、实体项目、制造业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强化高质量考核,推进项目签约率、履约率、落地率、资金到位率稳步提升。五是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抓招商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项目,就是未来的产业。招商引资不光是一把手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招商引资虽然是当前第一难事,但习近平总书记说,“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必至”。只要我们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就一定会为我们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入更多高质量的项目和产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再次感谢各位人大代表对我们的关心关注,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支持、监督、参与和指导招商引资工作。谢谢大家!
八、市人大代表、宝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常延丽提问:市委明确要求全力将开发区、产业集中区等载体打造成产业项目落地的主战场,各开发区(工业园区)要科学布局,明确1至2个主导产业,努力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请问我市在培育特色鲜明、专业分工明确、产业链条完善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园区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如何解决?
市工信局局长杨欣阳回答:工信局承担支持县域工业集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职责,同时承担全市11条产业链中的能化装备、新能源装备、新材料、医药健康4条工业产业链建设。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扎实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对园区发展提出了“五集四区”,对产业发展建设提出了“四链提升”“稳控转”“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等要求,为我们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指明了方向。
两年来,市人大通过各种形式场合对园区和工业进行调研,同时给工信局提出了5个园区建设、5个产业发展建议,我们都全力以赴进行了办理。感谢今天再次安排工信局来参加问询,相信会进一步提升这方面的工作水平。
我市13个县(市、区)共有县域工业集中区14个,其中洛川县分设工业和苹果2个园区。2022年,县域工业集中区工业产值1039.2亿元,同比增长27.3%;规上工业产值997.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2641.7亿元)的37.8%。2023年预计工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左右,增速实现正增长。2022年以来,县域工业集中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近期省工信厅通报的2022年度考核结果中,黄陵工业园区进入综合排名前10名,吴起、宝塔、甘泉、安塞4个园区进入争先进位前10名。
2023年以来,工信局承担的4条产业链,通过组建团队、调研谋划、编制方案、绘制图谱,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进一步推动了重大项目建设,2023年实施25个项目总投资11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并实现投资过半,同时谋划储备了65个项目总投资286亿元,为下一步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能化装备制造这一块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群效应,新能源装备、新材料产业链通过项目建设也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先后两批认定11个化工园区,占全省29个的38%,为全省认定数量最多,为下一步围绕资源禀赋发展化工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保障平台,特别是与上海化工区的合作,下一步将带来先进经验和新的机遇。二是推荐认定延长、延川2个工业园区为省特色专业园区,总数达到5个(另有安塞、新材料、洛川苹果),分别获得了1000万元发展资金,为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占比,聚焦行业细分领域,加速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在推动园区项目建设和产业链项目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以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园区的发展以及产业链条的延伸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虽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一是集群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产业链仍然在初级阶段、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依托产业园区来发展产业集群。二是园区比较散,大多起步晚、体量比较小,定位不精准,各个园区之间存在同质竞争问题。
下一步,我们要以本次问询为契机,进一步依托园区做好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要干好几件事:一是推动化工园区建设。启动化工园区发展前期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进一步精准定位各个园区的发展方向,每个园区都明确1个主导产业作为强县的支撑。洛川(工业园区)、延长、延川、富县、志丹、宜川、吴起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油气综合利用,打造精细化工园区;黄陵、子长重点推进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打造新型煤化工产业园区;安塞、宝塔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园区。二是推进“链群”结合发展。围绕市委书记蒿慧杰、市长严汉平对产业链发展10个方面的新要求,依托专业机构,进一步明确总思路、路线图,细分产业链条,推动多链条横向联合形成集群,建立“三长”制(链长、链主、团长),配套相关支持政策,发改委正在牵头组织开展细化研究,我局将积极配合做好推进工作。三是进一步打造园区作为产业链群发展的主阵地。以推进“五集四区”引领园区建设,进一步做好规划谋划、功能环境、改革创新、人才资金、安全环保等工作,做好保障、搞好协调,努力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九、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向林提问:2023年,全市围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建立了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工作机制,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方面,自然资源局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解决?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张明回答: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狠抓“四个机关”(政治机关、法治机关、学习机关、服务机关)建设,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努力实现“五个提升”(耕地保护数量质量有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有提升、资源要素服务保障有提升,资源资产权益保障有提升,干部队伍作风效能有提升),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提高站位,强化服务,优化流程,全力保障项目要素保障,为“高质量项目推动年”活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规划优先,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做好项目谋篇布局。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对此,在《延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中,我们按照“补齐城市功能短板、重点保障产业用地”的思路,充分考虑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多轮次征集行业部门和县区政府意见建议,积极主动对接延长石油、长庆油田等国有重点企业,了解用地诉求,谋划项目布局。一是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新增建设用地7.65万亩,将全市54处产业园区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45万亩。二是城镇开发边界外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458项,预计用地总规模102.09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规模61.72万亩。三是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对未纳入过渡期规划或用地选址调整的重大能源化工项目、新能源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预留足够发展空间,确保各类开发保护建设项目的顺利落地。
二、坚持服务保障,多措并举保证重大项目落地。一是建立健全联动机制。联合市发改委建立了重点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联动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加强联动对接,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联合市能源中心扎实开展新能源项目用地预审,加强指导,保证了一大批新能源项目的落地。二是打通省市县建设用地报批“直通道”。完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建设,实现了行政成本大幅降低和建设用地报批效率逐步提高的双重目标。2023年以来,全市共完成省市级重点项目用地组卷报批350个7287亩;完成国有建设用地出让4144亩,出让价款达到42.43亿元。三是扭转占补平衡指标倒挂局面。由于历史原因,截至2023年年初,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倒挂2.49万亩。在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多的共同努力,全市共完成占补平衡数量指标报备入库2.6万亩,2023年12月13日实现了市级扭负为正的重大突破,不仅保证了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的顺利过关,也为明年全市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在6个省级开发区实行政府区域性评估(包括环评、节能、地灾、压矿、文物、地震、水保等),企业承诺亩均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等指标之后,实行“标准地+承诺制”供应土地。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标准地”供应12宗1022亩。二是探索推进“交地即交证”服务新模式。把地籍调查、内业、不动产测绘、资料归集等环节与土地供应环节同步进行、并联办理,实现“交地即交证”。目前,全市共完成57宗,覆盖率达到70%。三是实行会审并联办理制度。明确临时用地、建设用地报批、土地预审等工作收件、报件责任科室,并联会审、限时办结,提高服务效能。2023年以来,共完成市级临时用地审批20个项目1.3万亩。
四、坚持给困难想办法,化解建设项目用地难点堵点问题。一个项目能落地开工建设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仅土地要素保障要件多达47项,审批环节多、流程复杂,完成这些手续难度很大。我们市局这一级主要是承上启下作用,承担指导县级组卷、科室会审、报省审核、督促补正资料,等等。对此,我们通过局务会研究、专题报告等形式,不断加快项目资料审核;采取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的办法,切实加快项目申报,千方百计给困难想办法、找出路。比如,我市新谋划的延长石油延安1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共需用地1.0245万亩,已纳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其中城镇开发边界内4950亩、城镇开发边界外5295亩)因未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无法组卷报批。对此,我们市县联动,积极赴省进京汇报争取支持,自然资源部同意我市按照城镇开发边界管理最新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优化调整开发边界,为该项目的顺利落地奠定了基础。比如,东绕城高速问题通过我们和交通部门共同努力,解决违法用地查处处理工作,2023年8月23日报省会审。西延高铁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用地组卷。另外,对于一些没有占补平衡指标的项目,我们加强指导和衔接,通过市域内调剂和市域外购买的方式帮助解决,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落地。
当前,我市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项目布局分散,工业园区土地储备普遍不足。二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不够,投资强度不大。三是占补平衡指标紧缺,还需进一步梳理后备资源,持续加大报备力度。四是一些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要素保障难以落实。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产业链及产业集群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引导服务管控并举,不断优化报批流程,切实提高服务效能。一是早介入。继续发挥自然资源与发改、交通、能源、水利等有关部门共享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对接联络,提前介入研判,积极主动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提供合规性分析,指导重大基础设施、支柱产业、民生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科学合理选址选线,逐项目做好年度用地报批计划工作。二是精指导。在项目谋划阶段,主动指导服务,对接项目涉及单位,持续强化对项目前期的指导和人员培训,精准指导,提前解决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提高用地组卷报批效率。三是强服务。持续开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申报“绿色通道”,成立工作专班,定期调度,跟踪服务。全力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四是争支持。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对于个别重大项目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主动联系建设单位,积极赴省进京汇报沟通、争取支持,全力以赴保障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努力推动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高文斌提问:我市已经确定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请问我市在水资源配置和科学开发利用方面谋划储备建设哪些大项目,如何推进落实?
市水务局局长李宜然回答:大家都知道,延安的水资源匮乏,水问题突出。首先是资源性缺水严重。全市水资源总量仅有13.35亿方,可开发利用只有6.8亿方,人均水资源量612方,仅为全国三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二是工程性缺水严重。全市共有41座水库,其中病险水库18座,病险率达44%。大型水库只有王瑶和南沟门2座,其中王瑶水库淤积比较严重,占总库容的70%以上,严重威胁大坝自身安全和下游城区防洪安全。三是水质性缺水严重。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地下水埋藏浅、易污染,水源不稳定,白于山区吴起、志丹浅层地下水储量小,深层地下水底质差,硝酸盐、硫酸盐超标,水质不稳定。四是季节性缺水严重。全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方面年平均降雨量在550毫米以上,70%降雨集中在汛期,夏汛冬枯的季节性缺水严重。一方面黄河引水、南沟门水库实际供水量不到最大供水能力的四分之一;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和渭北旱腰带的洛川、黄龙等县区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为此,按照市委提出“拿出狠抓退耕还林的劲头狠抓系统治水”的要求,我们历时一年半,编制完成《延安市水网建设规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延安水网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我市被水利部列入全国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
延安水网谋划了“四干五星六脉多点”(四干是黄河引水、白龙江引水、古贤水库和黑三峡供水4个大型水利工程,五星是王瑶、南沟门、龙安、永宁和瓦子街5座大中型水库,六脉是延河、北洛河、黄河延安段、清涧河、云岩河和仕望河6条主要河流,多点是红石峁、李家河、公寨沟、水南沟、府村川等中小型水库)的水资源配置布局。重点是通过黄河引水工程解决我市东北部4个县区缺水问题;通过白龙江引水工程解决西北部4个县区缺水问题;通过古贤水库解决黄河沿岸和渭北旱腰带缺水问题;龙安水库和王瑶水库联合调度解决延安城区50年一遇洪水、保障延河生态基流;永宁水库解决北洛河防洪问题,并通过实施引洛济延保障延河生态基流。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做好四件事:
一是坚持节水优先,解决节流的问题。实施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降低管网漏损率,努力形成全社会爱水节水惜水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快项目前期,解决审批的问题。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要求,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王瑶水库扩容目前已开工建设;古贤水库近期开工建设;白龙江引水可研已通过水利部技术审查,“十四五”期间有望实施;龙安水库可研通过省水利技术审查,有望明年开工;还有一批水利项目已经省市批复立项,2024年6月底前组织实施。
三是做好要素保障,解决落地的问题。积极与相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快土地、林地、环评等要件办理,全力做好工程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确保重大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四是坚持两手发力,解决资金问题。积极争取中省水利项目落地延安,现已争取万亿新增国债18.2亿元,其中王瑶水库扩容工程10亿元。在进一步加大中省财政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争取力度的同时,通过金融支持、央企合作等模式,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增强水利投资保障力度,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
非常感谢市人大长期以来对延安水利事业的关心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问询会议为契机,全力加快水资源配置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水利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