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 ●《黄河大合唱》总谱(资料图片) ● 冼星海(前)指挥鲁艺学员演唱《黄河大合唱》。(资料图片) 一段红色的记忆,
一座永远的丰碑。
一首催人奋进的革命歌曲,
一段动人心魄的革命往事。
有这样一部历史巨作,它深情讴歌了中华民族源远深厚的历史,赞扬了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的顽强精神,生动展现了抗日战争的惨烈与悲壮,向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呐喊!
它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背景,以反抗外来侵略为诉求,以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为指向,以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为理想。
它,就是诗人光未然、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3月在延安简陋的窑洞里共同完成的——《黄河大合唱》。
也许,光未然和冼星海不会想到,历经80余载的风雨沧桑,这首曲子依然经久不衰;他们更不会想到,80余载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人专程来到延安,来到《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前来寻访当年《黄河大合唱》创作时的印记。
对于《黄河大合唱》最初的记忆,还是1975年中央乐团轰动全中国的复排演出。虽然当时的我年纪尚小,但演唱《黄河怨》的郭淑珍那种切肤之痛的歌声从此刻在了我的记忆中。时隔44年之后的2019年,在《黄河大合唱》诞生八十周年之际,已经是“90后”的郭淑珍老师在《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延安,用一种遥远的带着凄婉迷茫的哀怨和叹息再次唱起《黄河怨》,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没有44年前感受到的那种撕心裂肺的哭诉,却仿佛听到那位绝望的妇人八十年来依旧在河边向苍天求问,那哀怨声撕扯着每一位聆听者的心。《黄河大合唱》既是那段苦难的记忆,又是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颂歌,更是民族解放复兴的战斗号角。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但《黄河大合唱》所蕴含的不屈的民族精神却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顽强不息的生命之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冼星海从这里走进延安
2020年10月间,我专程来到延安,寻访81年前《黄河大合唱》诞生时留下的印记。因为这一次住在老城区的延安宾馆,只需步行便来到延安的南门外广场。修葺一新的南门城楼坐落在延河畔,延河对岸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标——宝塔山。
南城门是进入延安城的必经之处。广场上一组各路精英投奔延安的青铜群雕再现着当年延安朝气蓬勃的盛况。仰望延安古城,朝思暮想的革命圣地,怀着加入革命队伍投身抗战的信念,笑意洋溢在他们旅途疲惫的脸上,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和希望……我仿佛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躺在担架上一路吟诵着《黄河吟》壮丽诗篇的光未然,怀揣着亲笔记录下的黄河船夫号子记谱的邬析零,腰间挂着瑞士搪瓷缸的李焕之,仿佛认出了冼星海那急切的身影……1938年11月3日,冼星海就是从这里走进延安的。
回程的路上,过了延河就是清凉山,这里是延安时期新华社的所在地。清凉山是延安的佛教圣地,与宝塔山遥相呼应。遍山有数十处历代石窟和寺庙建筑,时间跨度在一千多年。当年新华社的各个机构就“借住”在这些历代佛窟寺庙之中。进山的第一间石窟就是中国第一家新华书店,如今这里依然按照原样摆放着当年的各类图书。进山的第二个石窟宽大而华丽,这里则是新华社印刷车间旧址。拾级而上转过门楼是八仙洞,这里曾经是新华社的医务室。当年的新华社就是这样借居石窟中,在终日与佛像相伴的艰苦环境中,传播着前线后方的各种抗战消息,鼓舞着中华儿女的抗战信心。
《黄河大合唱》首演
《黄河大合唱》的首演是邬析零指挥演剧三队,在开赴抗日前线之前向延安各界的告别演出。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对我说,冼星海没有亲自指挥这场演出,就是为了给演剧三队培养自己的《黄河大合唱》指挥。对于这场历史性的首演,现场指挥邬析零这样回忆:“那天,是延安空前的音乐会,大礼堂座无虚席,挤满了听众。根据节目的排序,整台音乐会分量最重、最精彩的《黄河大合唱》被放到了最后作为压轴好戏。演出由我指挥,光未然朗诵,田冲男声独唱,蒋旨暇女声独唱,史鉴、刘晨暄二重唱,胡丹沸说白,演剧三队的二十多名队员合唱。冼星海还动员鲁艺师生向隅、李焕之、李鹰航、李凌、梁寒光和汪鹏等组成二十多人的乐队,李鹰航担任三弦伴奏,大家尽全力配合演出……诗人光未然亲自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他身披黑色的长大氅,遮挡了受伤的手臂和拐杖,因而显得更加英武潇洒。随着吟诵的节奏,速度有张有弛,听众个个全神贯注,心随着朗诵的声调上下起伏……当合唱《怒吼吧,黄河!》尾音落下的一刹那,全场掌声、叫好声和抗日的口号声如雷鸣般从大礼堂后面涌向前台,观众沸腾了!”
光未然在回忆录中说,延安当时缺乏西洋乐器,为给《黄河大合唱》写伴奏,冼星海“利用当地所能找到的各种乐器,提琴、二胡、三弦、笛子、军号、大鼓等等一齐上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巧妙地互相搭配,创造了中西合璧而富于民族色彩的伴奏音乐,这是一个重大的创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冼星海当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晚上是延安空前的音乐晚会,也就是全国没有的音乐晚会。因内容非常新鲜,而且都是带着最新的创作形式!”
1939年5月6日,为欢迎邓宝珊将军,冼星海第一次亲自指挥了《黄河大合唱》。而被认为最具历史意义的一场《黄河大合唱》,则是5月11日在鲁艺中央党校大礼堂,为庆祝延安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由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百人合唱团和鲁艺乐团进行的阵容空前强大的演出,也有人因此而把这一场算作是《黄河大合唱》的真正首演。为了这场重要的演出,冼星海亲自指挥排练鲁艺合唱团和乐团。在乐团中担任打击乐的李焕之在《忆“黄河”》一文中回忆了当年4月排练期间的故事,“因为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几位来自广东的同志就曾动手把洋铁桶改造成低音胡琴,这可是一件‘新式乐器’,它发出雄浑并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星海就按照当时的乐器条件编写了简朴的伴奏总谱。”李焕之还讲到他的大号瑞士搪瓷茶缸也被冼星海一眼相中,把它编入了《黄河大合唱》的打击乐中。冼星海让李焕之把大家吃饭用的勺子收集起来,在《黄河大合唱》开头朗诵完最后一句“那么你听吧”的时候,“星海手臂一挥,我就奋力摇晃着这具‘新式乐器’,密密的‘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发出像呼啸奔腾的浪涛吼声,这声音配合着合唱队员们‘咳哟,划哟’的雄壮歌声,烘托出万马驰骋之势。星海老师又一次夸我是运用打击乐的能手”。李焕之对冼星海在排练《黄河大合唱》时的风貌也描绘得格外传神:“作曲大师冼星海亲自指挥,队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豪情满怀地放声歌唱。冼星海身着灰色上衣、短裤,脚蹬草鞋,挥动着有力的双臂,表情激昂,犹如在指挥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一样。”
对于5月11日这场《黄河大合唱》的演出现场,李焕之也有非常精彩的回忆:“演出之前,他再三嘱咐合唱队员们,‘要尽情歌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要把我们全部的感情贯注到歌声中去。’延安鲁艺成立一周年的庆祝晚会开始了,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这场音乐会,演出十分成功。在全场雷鸣般的鼓掌声中,毛主席站起身来大声地说:‘好!很好!’并紧紧握住了冼星海的手,冼星海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天晚上,冼星海在日记中写道:“晚间是鲁艺周年纪念第一次音乐会,《黄河大合唱》演得相当成功。鲁艺合唱团有一百多人,伴乐团。今晚的大合唱可算是中国空前的音乐会,里面有几首感人的曲:《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及《黄水谣》。当我们唱完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我永远不会忘记今天晚上的情形。”事后的一天,毛主席还特意接见了冼星海,送给他一支派克钢笔和一瓶派克墨水,勉励他,“希望你为人民创作很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由《黄河吟》迸发创作激情
在光未然的文字中,他一直谦称:“《黄河大合唱》是作曲家的作品。”其实,《黄河大合唱》正是冼星海听到了光未然《黄河吟》的诗朗诵而迸发出的创作激情。光未然在1985年8月28日发表在纽约《华语快报》第一期《〈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一文中回忆,他与冼星海曾经多次合作创作音乐作品,而《黄河大合唱》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合作,“那时我在晋西吕梁游击区山沟里坠马受伤,躺在担架上,村村转送,再次渡过黄河,被送到延安边区医院诊治。演剧三队的同志们伴送我到延安。星海同志到医院来看我,也建议我再来一次合作。三月间,我便把1938年、1939年两次渡河以及在黄河边上行军时的一些感受改写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当时我的左臂肿胀,行动不灵,躺在病床上,口授给三队胡志涛同志笔录,五天后写成。记得是一个晚上,在西北旅社一间宽敞的窑洞里,我请来了星海同志,开了个小小的朗诵会。我把歌词念给他和三队同志听,还谈了写作动机和意图,作为星海作曲时的参考。他凝神听完后,霍地站起来把歌词一把抓在手上,说:‘我有把握写好它!’大家热烈鼓掌欢呼,我们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五天写成歌词,六天完成作曲,光未然和冼星海用热血和激情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的奇迹。
窑洞中诞生的《黄河大合唱》
延安鲁艺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的桥儿沟,那座有尖顶双塔的天主教堂就是鲁艺的标志。在天主大教堂后不远处是2020年5月落成的延安文艺纪念馆。这里收藏了延安时期鲁艺、抗大等学校与文艺相关的历史文物和文献,在这里能够看到延安鲁艺的艺术家亲手制作的小提琴和胡琴。在《黄河大合唱》专题部分,一尊振臂指挥《黄河大合唱》的冼星海雕像和身披大氅激情朗诵的光未然雕像配合着《保卫黄河》的录音播放,再现着当年延安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黄河大合唱》的展线中,还能看到当年冼星海指挥合唱队为5月11日鲁艺成立一周年庆典演出排演《黄河大合唱》的照片,看到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简谱手稿,看到贺敬之修订、邬析零撰写的《黄河大合唱》诞生记的手稿……
纪念馆的讲解员带着我跨过公路来到东山坡上的窑洞,探访冼星海纪念馆。迎面一排三间窑洞是女作家丁玲纪念馆,左边一排三间则是冼星海纪念馆。修整一新的窑洞群落显然比当年整洁舒适,精心铺设的石板路面和台阶也不再像当年那样雨后泥泞不堪。走进冼星海纪念馆,进门的右手窗前是根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居民的生活状况“模拟”的冼星海家的土炕,不大的炕桌“就是”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地方,左手的墙面上挂着冼星海与夫人钱韵玲、女儿冼妮娜的全家福合影。窑洞深处则是根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生活状况复原冼星海家居的生活陈设,有土灶台、简单的厨具,那个年代延安的生活即便是冼星海这样的大音乐家也无一例外简朴得跟普通农民家没有什么区别。窑洞里最为吸引人的还是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小炕桌和桌上那个传说中的糖罐。
讲解员介绍说,当年冼星海就是在这个炕桌上夜以继日地奋笔疾书,仅仅用了六天时间就谱写了如此宏大的《黄河大合唱》全曲。炕桌和桌上的糖罐虽然不是当年的文物,但却非常真实形象。光未然回忆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临窗的小书桌也架在炕上。星海就在这小桌上写出了他著名的两个大合唱及其他许多佳作。他的工作压力是惊人的,一开始写作就不愿休息,偶尔斜躺在小床上抱头沉吟一下,忽地又起来奋笔疾书下去。他的头脑里仿佛有无尽的乐语的泉源唰唰地迸流出来,就使他经常处在一种兴奋的无法自抑的精神状态中。他爱吃糖果,当时延安买不着糖果,他要我买两斤白糖送给他,白糖放在桌上,写几句便抓一把送进嘴里,于是转瞬间糖水便转化为美妙的乐句了”。
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新音乐的代表作,是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洋作曲技法完美结合创造的典范。其宏大的民族音乐史诗规模和制式,丰富独创的音乐语汇与艺术风格,以强烈的象征意味充分讴歌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危难中的伟大与坚强不屈,至今依然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搏击、奋进,堪称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一如音乐学家田青所言,“在中国整个近代史中,还没有任何一部其他的大型音乐作品像《黄河大合唱》那样如此震撼国人的心灵,也没有任何一部其他大型音乐作品像《黄河大合唱》一样在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中起过如此重大的作用”。(来源:《音乐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