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课堂展示 “把历史知识演成话剧,很有感染力,结尾还有巧克力和彩蛋。”
“输出稳定,全是精华,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这个表演精彩绝伦,能拿奥斯卡小金人了。”
“历史课上弹古筝,太美了,爱听爱听。”
一堂特别的历史课引发的热潮在延安中学枣园校区久久不能散去。
这堂历史课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鼓励学生以个人探究、小组合作、班级研讨会等方式,认识中国历史的重要特点,深刻理解历代杰出政治家“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共同理想目标,在学习中总结经验教训,阐发当代意义。学生们分别以法律、度量衡、货币制度、选官制度、妆容服饰、乐器演变等为切入点,阐释历史上的大一统与国家治理,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双环望仙髻、月棱眉、初唐整体风格尚轻巧纤丽……盛唐时期女性身影在朝廷上渐隐,妆容逐渐柔和……晚唐的浓妆和小山眉总是让我想起李商隐的诗: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卜晨玗同学广泛搜集史料,观看了大量UP主和知乎博主的素材,参考了众多资料,仅是制作PPT周末在电脑前就坐了7个小时。讲述过程中通过大唐女儿仪、大宋风雅录、大明锦衣行、文武官服饰等环节系统介绍了妆发服饰的演变史,使服饰文化可见可感知,透过古代女子妆容感受政治状况与时代变迁,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带给同学们美的感受。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里的一针一线,都藏着千年华夏智慧与烂漫。繁复的工艺,夸张的色彩,并不是心血来潮和即兴发挥,而是隐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密码和民族基因。”王梓桐同学结合电视剧《长风渡》补充了宋代婚礼的服制(红男绿女)、礼仪、流程,“一拜天地,天地为鉴,喜结良缘;二拜高堂,两姓永好,子孙满堂;夫妻对拜,琴瑟和鸣,携手百年”使同学们对古偶剧婚礼情节的设置“秒懂”,也进一步领略了汉服与传统文化之美。
张隽宁同学分析了琵琶、腰鼓等少数民族乐器的传入、唐代《霓裳羽衣曲》等乐舞体现的民族交融、盛世气象。多才多艺的她还现场演奏起古筝,生动的旋律,浓郁的韵味,让同学体会音乐中的婉婉乡音、悠悠乡情,这正是:书中古人今何在?佩玉鸣銮当歌舞。音乐文化源于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逐渐发展为大众享乐和抒发情感的工具。从原先的束之高阁到盛行于世,不仅展现了音乐文化的发展,更是中华文化几千年发展的缩影。
闫航宇同学通过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等古代货币办了小型的货币展览,讲述了货币的发行和使用也是大一统国家进行有效治理的重要内容。
常瑞雪小组以《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为创作出发点,参考《史记·货殖列传》《金布律》,涉及了秦代统一之初粮食贸易中面临的度量衡、货币不统一的问题,合理创作了情景剧,然后通过微报告的方式系统介绍了货币与大一统的关系,商鞅方升与齐国栗氏量的对比,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大一统的意义。而且在表演过程中,与台下观众互动高效果拉满,同学们享受到了一次非常棒的话剧体验。
高萌萌与徐子怡同学结合妇好墓、马王堆汉墓、明定陵、清东陵慈禧墓考古发现与《周礼》《贞观礼》《大唐开元礼》《朱子家礼》《仪礼》文献记载,分享丧葬文化与大一统下的等级制度。
同子碧小组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原创历史剧本,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自制服装、化妆、道具,从交往礼仪看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演绎了《步辇图》《客使图》所见民族关系、日本学习唐代制度、澶渊之盟前后的宋辽关系、马嘎尔尼使团见乾隆皇帝等历史场景。
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讲述硬核内容,寓学于乐,多姿多彩。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历史活动。
这堂创意历史课是在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下,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尝试。同学们在活动中设计文物展览,创作历史剧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他们在搜集资料、分工合作中,进一步丰富历史知识,涵养家国情怀,增强课程理解,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和个人综合能力。
(延安中学高二二十五班 崔宇萌曹媛梁煜希 指导老师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