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8日
凝心聚力谋发展 经济脉动奏强音
——“一六四”工作布局推动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记者 谷嫦瑜
  这是一个个满怀希望的画面:新旧动能加速转化、重大项目支撑明显、改革效能持续显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有效增进……见证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展示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延安。
  这是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据: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3%,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1%……映照出延安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坚定步伐。
  这是一幕幕幸福满满的景象: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20万亩,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14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延河流域系统治理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入选全国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我们实现了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2023年,我们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延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一份份扎实的成绩单充分证明,“一六四”工作布局切合新发展理念,符合群众意愿,抓住了延安工作的“牛鼻子”。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
  2023年,在“一六四”工作布局的引领下,延安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强化统筹协调,树牢全市一盘棋思想,用活用好“双解”和“日监测、周调度”等制度机制,在重要部署谋划、重点政策落实、重大项目推进等方面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通过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在全市营造大抓项目、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浓厚氛围,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我市坚持政策靠前发力和经济运行调度两手抓,出台稳增长50条措施,整合产业发展资金10亿元,支持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建成黄陵宏兴、子长车村煤矿一号井等4处煤矿,延长石油延安气田东区和中区北部产能加快建设,全年生产原煤5378万吨、天然气99亿方、发电量213亿千瓦时,预计分别增长2.6%、9.5%、88.1%。
  通过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坚持“六个一批”动态管理,我市实现重点项目总库和行业分库多库联通,建立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机制,市县两级破解堵点难点944项。陕煤黄陵店头电厂、延长石油富县电厂、大唐富县电厂、延能化安塞热电联产一期建成投产,新增装机469万千瓦,累计达到609万千瓦。中能建麻洞川光伏、国华五谷城风电等5个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新能源总装机达到373万千瓦。西延高铁、东绕城高速、延安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延榆高铁、王瑶水库扩容工程开工建设,千万吨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前期有序推进。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
  这一年,我市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新旧动能加速转化,改革效能持续显现。
  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通过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一次办”审批改革,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营商环境满意度达到95.24%。
  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新入驻企业和机构42家、转化科技成果37项,延安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能源化工专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黄陵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8家,新增顶端果业、志丹绿能等瞪羚企业6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7.9亿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机制,市县两级累计为448户企业破解难题615件。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4.87万户,其中企业6.23万户,“五上”企业净增13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1户,入选全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新增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9家。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党政代表团赴无锡、上海、烟台、榆林等地学习考察,制定“开放型经济17条”“外贸发展15条”“跨境电商14条”等措施,中欧班列“延西欧”开行,完成进出口总额19.8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1.7亿元。招商引资项目752个,到位资金1064.7亿元。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建5G基站1039个,累计建成579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省政务数据异地灾备中心落地延安,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宝塔、延川获批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
  如今的延安,不仅是红色革命圣地。经过多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延安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延安蓝”早已成为圣地新的名片。
  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20万亩,“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做好3棵5000年以上古柏及古树群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14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延河流域系统治理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入选全国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安塞被授予第七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黄龙山、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入选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甘泉、黄龙和宝塔新材料产业园纳入省级低碳近零碳试点,黄陵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部省共建支持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组建延安苹果研究院,苹果产量达464.4万吨,鲜果产值260亿元以上,冷气库储能达到166.8万吨、果品加工能力62.1万吨。粮食播种面积222.8万亩,产量达到73.2万吨。
  成功创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举办全国越野滑雪青少年锦标赛、“黄河记忆”非遗大展等系列活动,全年接待游客4199万人次,旅游收入331亿元。出台促消费16条措施,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2倍,建成“延安味道”美食示范店32家,入选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延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使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城乡、区域、收入三大差距继续缩小。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城镇新增就业1.55万人,新组建教育集团11个、惠及学生3.6万名,成功争取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对中心城区14条山体沟道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惠及群众2.1万余人,高质量完成民生十件实事,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1%。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建设展现新气象。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全面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周调度、月推进工作机制,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宝塔消防救援站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协同推进文物保护和文明传承,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加快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建设,成功创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实施“文旅+”“+文旅”工程,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壶口瀑布、乾坤湾景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7倍、2.8倍。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的重要一年。目标已经明确,重任只争朝夕。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让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征程上续写属于延安的新的璀璨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