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0日
科技“硕果”丰 创新“春水”美
——我市加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取得“五新突破”
  记者 刘彦
  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针对延安煤炭产业薄煤层占比大、发展面临井型规模小等一系列问题,争取陕西省科技厅“延安煤炭绿色智能开发”厅市联动项目,围绕极薄煤层开采的智能化标准体系搭建、集中控制系统集成、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系统开展合作研究,最终实现0.8米以下极薄煤层的成功采出,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降采高、减矸石、提产能、减人员”目标。
  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累计投入研发资金5271万元,引进科研人员6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2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0项。其中以TC-50系列稀土和JST系列特殊螺纹为代表的专利产品,实现产值约28亿元,上缴利税9000余万元。
  苹果是延安人民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幸福果。延安把发展数字经济、智慧果业作为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智能选果线、冷藏库作用,全面推广苹果智能分选、分级包装,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苹果产量455万吨,鲜果产值预计突破260亿元。
  设施农业已成为延安人民继苹果产业之后的第二大富民农业产业。2023年,全市瓜菜种植面积51.35万亩,总产量162万吨,预计产值75亿元。延安不断推动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通过科技创新有力有效推动全市现代设施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2023年11月18日,在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延安市科技创新成果及路演项目签约会举行,签约项目38个、金额39.61亿元。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科技创新。
  过去一年,延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科技创新工作氛围越来越好,成效更加显著,取得了“五个方面新突破”——
  创新环境取得新突破。2023年8月28日,延安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延安市委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全市科技创新热潮喷涌,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或方案。市级财政投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960万元,市县区、管委会兑现各类科技创新奖补政策资金4011.5万元,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延安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平台打造取得新突破。高标准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能够高质量激发科技创新的“裂变”。2023年,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新入驻企业和机构42家,总量达到94家。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2家、总量达到9家,新增省级平台10家,总量达到72家,新增市级平台55家,总量达到432家。黄陵县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延安大学科技园获省科技厅、省教育厅批复。
  科技研发攻关取得新突破。有效加快研发攻关,才能有力强化科技支撑。2023年,我市针对重点产业链发展“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下达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3项、资金1940万元,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需求137项,形成省级科技成果49项,公示省科学技术奖6项。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3项、资金1815万元,“延安山地苹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批准,厅市联动项目“极薄煤层智能绿色开采”项目取得阶段性研发成果。
  创新主体培育取得新突破。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站“C位”、唱主角,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能激发一域创新活力。2023年,延安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6家,较上年增长49.26%;招引落地高新技术企业6家,总数达到228家,增长130.31%;获批陕西省瞪羚企业6家,增长300%。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延安深入实施“圣地英才”计划,大力实施创新人才攀登专项行动,全市研发人员总量近3500人,科技人才智库入库科技人才600余人。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才能为产业链水平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2023年,延安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八个专项”行动,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234项,签约金额4596万元,27项“三项改革”科技成果在延安落地转化,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7.93亿元,较上年增长34.01%。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1月17日,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召开,明确提出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12345”工作部署。在其中的“抓好十大行动计划”中,“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被放在了首位,提出了“努力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动力上取得新突破”。
  “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我们将重点实施两链融合、平台提升、企业倍增、人才培引、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六项工程,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志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