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5日
“八碗”飘香 幸福远扬
记者叶四青殷宇峰 实习记者强雨欣 李汶涛通讯员王俊香张龙
  “马上过年了,根据顾客的需求,我们店推出陕北老八碗,让广大市民餐桌上多一道年味满满的年夜饭。”1月23日,在子长市管理站附近的餐饮企业宏顺小院里,负责人贾亚宏一边说着,一边和几位厨师在厨房穿梭忙碌着制作“八碗”。案板一切一剁自成乐曲,油锅里酥黄的肉翻转着,浓浓的香味沁满了厨房,在小院里酝酿,散发着新年的幸福味道……
  延安人婚丧嫁娶有自办酒席的传统,以酥肉、丸子、酥鸡、烧肉、炖肉、酥排骨等为主菜的“八碗”是饭桌上的常客,而“吃八碗”也是参加喜宴、吃席的代名词。过年时,陕北人的年夜饭里常常必备一份酥香可口的“八碗”,为一年的辛勤劳作犒劳家人和自己,迎接美好的新年。
  临近春节,子长市不少饭店餐馆瞅准市场需求,纷纷推出“年夜饭预制菜”,主打家乡味道的传统宴席“老八碗”在市场走俏。贾亚宏钻研陕北老八碗制作工艺,在保留传统口感和味道的同时,改进传统“八碗”的油重、盐重、高能量、高脂肪等缺点,严把食材关,满足当代人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健康饮食要求,宏顺小院的“老八碗”受到市场热捧,订单量激增。
  城市中的“八碗”味飘香,融合了浓郁乡村年味的农村“八碗”也飘满了各家各院。陕北老八碗制作手艺代代相传,每家每户做出的味道不同。在马家砭镇助农联村发展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厨师们正忙碌着制作“八碗”,和村民们自产自用不同,合作社的“八碗”将会跟随车辆发往全国各地。
  瞅准陕北老八碗市场需求量大的商机,马家砭镇成立融创基地,建成了陕北老八碗生产加工线,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到为群众服务、帮群众销售、让集体盈利,从过去的“利益竞争”变为“利益共享”,“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实现产供销储运一体化推进。
  合作社邀请的厨师都有着20多年以上的“八碗”制作经验,做出的“八碗”金黄酥脆,绵软可口,香味绵长。师傅们选用陕北土产黑毛猪做食材,猪的每一部分都做到了因材制作、完美利用,最是膘肥肉厚处做成了炖肉,肥瘦相间处做成了烧肉,瘦肉做成了酥肉,排骨做成了酥排骨,混合着子长洋芋绵软清香味的丸子,则根据顾客的口味要求选用不同部位、改变肥瘦配比……一份年茶饭里,饱含着厨师对食材的独到见解和极致利用。
  师傅们正在制作酥肉和酥排骨,他们将新鲜的食材骨肉和肥瘦分离,将骨头剁成小块、瘦肉切成薄片,加入鸡蛋、淀粉、调料腌制,腌制好后放入油锅中油炸上色,再将炸好的酥肉切条以及排骨分别放入陕北瓷碗,浇上料汁,撒上葱姜蒜干辣椒,放入蒸箱蒸2到3个小时,鲜香美味的酥肉和酥排骨就出锅了。
  食品出锅,经历包装等环节,成了一件件待卖的商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全面统筹18个行政村,按照企业化生产和管理模式,申请注册农佳全商标,并获得延安审批局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批,成为子长市第一家有资质的陕北老八碗生产企业。镇上领导干部发挥各自人脉帮助合作社代言销售,将“八碗”卖到了全国各地,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接到订单5500余份,已生产出2000多份,销售额能达到200多万元。
  “合作社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时销售,并邀请网红主播进一步扩大陕北老八碗的知名度,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吃到我们的美食。”马家砭镇助农联村发展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卫东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