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晾晒粉条 ●呼振东在忙着漏粉 ●游客在购买粉条产品 隆冬时节,天刚蒙蒙亮,延川县贾家坪镇邀家河村的呼满红一家已经忙碌了起来。窑洞中,七八个人生火搭灶,正在热火朝天地制作粉条。
和面是制作粉条的关键工序。四人围着一大盆淀粉面,同时用力反复揉搓,直到软硬合适。和完面,就到了最关键、最讲究手艺的环节——漏粉。
屋内早已热气弥漫,有着多年漏粉经验的呼满红,此刻正站在铁锅前,一手将装满淀粉糊的漏瓢保持平衡,一手均匀地敲打着漏瓢。在他的一番操作下,粉条从漏瓢底孔流出,拉出细细长长的“丝线”,滑进铁锅滚烫的热水里。
“丝线”在锅里快速受热,成为半透明状的粉条,成型的粉条被长筷子打捞到锅台边的冷水槽里快速冷却,增加韧性,最后被一根木棍撑起,搭到架子沥水。
漏粉,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从开始漏到结束,中间不能停顿。呼满红从20多岁就开始学习漏粉,与漏粉打了半辈子交道,练得一把好手。
“我漏粉30多年了,年轻时漏得粗细不匀。没办法,只能慢慢练,练到胳膊都肿了,慢慢才漏得均匀了。”说起学漏粉的事,呼满红仍记忆犹新。
早上漏完粉,下午还得为明天漏粉做准备。勤快的妇女们围坐在铝盆前,把一颗颗裹满尘土的土豆清洗干净。
“这是我们种的红洋芋,专门用来漏粉。这个洋芋产量高,含淀粉量大,口感好,洋芋粉条非常好吃。”村民康永梅说。
清洗干净的土豆经过机器上传、粉碎,渣浆分离,然后被倒入瓮中沉淀淀粉。沉淀后用布兜吊着沥尽水分,形成如白色石膏一样的面胚,这便是和淀粉面的原料。
太阳出来后,村民们便把早上漏好的粉条进行晾晒,晒干之后的粉条可以长时间保存。因为是纯手工制作,不含任何添加剂,粉条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如一面面白色玉屏。
“我们村制作粉条后,大家的光景都好了。粉条好,不出村就卖光了。”贾家坪镇邀家河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呼宏斌说。
粉条制作好后,能否经得起味蕾的考验成为验证它“好”与“坏”的唯一方法。
在贾家坪镇刘家沟村,独具特色的陕北“全粉宴”在游客的满怀期待中开席。猪肉撬板粉、陕北大烩菜、土豆炒细粉、粉不溜……由粉条制成的佳肴摆满了餐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拌水粉,将刚煮好的水粉盛到碗中,再浇上特制的料汁,搅拌均匀后就可以开吃了。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这些手工制成的粉条只经过单纯的水煮,吃起来爽滑劲道、回味独特,让游客大呼过瘾、嗦粉不停。
“今天这个饭很惊喜,很有当地特色,尤其是这个粉条做得非常好,比我们在超市里购买的要好。”游客刘婷婷说。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对漏粉新鲜度和多样化的需求,刘家沟村的粉坊不同于邀家河村的传统家庭手工式作坊,这里采取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制作粉条。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养浆、揣芡、磕瓢,同时用现磨的红薯粉、土豆粉简化了前期准备工序,挂粉时还运用冷库,使得漏粉不再受到季节与温度的限制。
“以前漏粉全靠在磨上推,现在的话既省力又省工,像以前六七个人的营生,现在两个人就能做好。而且有了冷库,春夏秋冬都能漏粉了,非常方便。”漏粉师傅呼振东说。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农村地道的手工粉条、手工豆腐越来越受到食客的欢迎,这也让当地百姓看到了商机。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路遥小说《人生》1984年改编电影的取景地,刘家沟村不仅复原了当时的窑洞建筑,保留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产品,还在村里建起了小吃街,将各种陕北特色小吃囊括其中,把独具特色的美食变成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资源。
“小吃街主要以水粉、粉不溜,还有豆腐、麻汤饭等特色小吃为主,粉条是粉坊现漏的,豆腐是现磨的卤水豆腐,游客吃了要是喜欢,还可以现场采购。”刘家沟行政村古村落经理刘琪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贾家坪镇的洋芋粉条制作加工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原生态的制作方式,零添加剂的制作用料,虽然确保了纯正的口感,常常供不应求,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费时费力成本高,一直限制着粉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难以形成规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远离大山、走出农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也在考验着粉条的制作。
“粉条加工制作面临小而散、知名度低的困境,大部分粉条自产自销,经济效益不高。粉条作为我们镇传统产业,如果挖掘好、发展好,将是一项增收致富产业。”贾家坪镇副镇长樊江华说,下一步,贾家坪镇将通过多种措施,引导粉条产业走规范化、规模化道路,从传统小作坊变成适应市场经济的食品加工点,利用代销店帮助群众打开销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