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精彩上演 ● 开场《鼓舞陕北》 ● 群舞《幸福的田野》 ● 音画《国韵》 ● 情景剧《大陕北·俏龙娃》 记者 邓志宏 姜顺 杨帆 榆林日报记者 谢妮妮 张娟娟
辞旧的钟声激昂回荡,喜庆的歌舞绚烂绽放。2月4日晚7时,由延安、榆林两市联袂打造的“龙腾陕北幸福年”——2024陕北过大年春节联欢晚会准时开始,两地群众共庆佳节,喜迎新春。
辞旧迎新,一场喜庆盛会恰逢其时。2024陕北过大年春晚通过多样化的节目形态,从时代之变、榆延之进、百姓之富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延榆两地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高质量发展之美,抒写榆延两地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热忱地描绘出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
厚植家国情怀 凝聚奋进磅礴力量 春晚是连通“小家”与“大家”的文化舞台。2024陕北过大年春晚实现了全方位的创新突破,大气恢弘、新颖活泼,主题表达新、内容创意新、舞台呈现新、技术运用新、融合传播新,洋溢正能量,彰显出了榆延两地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和新时代的万千气象。
鼓声阵阵,迎福纳新。歌舞《鼓舞陕北》拉开了整台春晚的帷幕,来自榆林和延安的鼓手们组成“气氛组”,和舞敲响榆林老腰鼓、延安胸鼓、神木杨家鼓、洛川蹩鼓、中国鼓等5种类型的鼓,演绎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新年景象,台上一片喜庆欢腾的节日氛围。
2023年是奋进年,榆延两地人民在山一程、水一程中接续前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激荡起凝心聚力向未来的铿锵足音。青春歌舞《未来我来》以艺术的方式为当代青年代言,节目中“红星闪闪”的舞美造型与青年人的热血呐喊相得益彰,真实地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人风华正茂、昂扬奋进的精气神。
“感觉太‘燃’了!”“这样的歌舞,一下就让人有了心潮澎湃的感觉。”在榆延春晚的互动平台上,网友们纷纷留言。
欢歌忆过往,豪情寄未来。歌曲《喜地欢天唱酒曲》、音乐小剧《娶了个好婆姨》,以欢快的曲调、明快的节奏,传达出了榆延两地的群众行进在新时代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歌曲《天边边个红》则通过多彩的发展图景、坚定的文化自信、昂扬的艺术表达,激发起观众心底浓浓的爱党爱国情怀与自豪感。
接地气贴民心 满足多元审美需求 语言类节目是春晚的重头戏。2024陕北过大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不仅在数量上创历届之最,质量上也进一步提升。实力派喜剧老将、新生代演员携手打造出老少咸宜、形式多样的“大舞台”。本次春晚中,无论是家乡情的主题,还是身边发生的故事,都通过陕北方言幽默诙谐的表达、走心的情感沟通,传递出温暖与正能量。
劳动号子《石头花开》让观众耳目一新。它是一首新时代的陕北石匠号子,真实地反映了劳动者的精神面貌,让观众在号子声中感受到了石雕非遗之美、劳动之美,同时表达了走上小康的陕北人民永远感念党恩的质朴情感。
晚会中,“陕北元素”始终如影随形,集结了陕北二人台、道情、民歌、秧歌剧、三才板的《请到陕北转一转》《丰收道情》《大陕北·俏龙娃》《圪梁梁》《年夜饭》《咱家喜事多》等节目轮番登台,一句句让榆延人民耳熟能详的乡音从台上一直唱到观众心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观众,也在演出中寻找到了熟悉的“共情共鸣”新春文化记忆。
整台春晚还汇聚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多角度地展现中国人的文化根脉。榆林小曲《掐蒜薹》以旗袍为主元素展现东方美,实现了古典与时尚的交汇;音画类节目《国韵》,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汉服的韵味与时代魅力;杂技《龙腾塞上》,通过高难度且精彩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的相遇,不少年轻人表示:“感觉传统文化‘活起来’了,节目好看、好听,点赞。”
打造视听盛宴 全媒体传播展现创新力 科技创新是艺术创新的强大支撑。2024陕北过大年春晚通过启用柔性圆柱LED显示屏,让整台晚会的舞美也更有“看头”,增强了舞台的延展性与空间的层次感。展现庄稼春生、夏长、秋收的舞蹈《希望的田野》,汇聚团圆氛围的《回家真好》和《平安是福》等节目次第上演,LED屏幕与节目音乐舞蹈完美融合,舞台效果不断变换,和观众融为一体、没有界限,打造出了富有立体感的绚烂舞台。
创新打通的不仅是舞台界限,更是春晚传播与观众接受的界限。今年春晚从全媒体传播入手,全面提升观众的参与感。通过多平台播出,大小屏联动,观众不仅能观看春晚,还能参与互动,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熟悉的年味在高速的移动网络上回味悠长。
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近年来,榆林、延安两地加快推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现代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通、文化旅游共兴、生态环境同治、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成果喜人。
难忘今宵,陕北大地同怀抱。辞旧迎新时节,一幅榆延两地携手并进,乘着新时代高铁,开拓进取,奋力向前的荧屏画卷徐徐展开。鼓声阵阵,催人奋进,在这个龙腾陕北的幸福年、春意盎然的中国年和意气风发的新时代,让我们为协同推进大陕北高质量发展而再鼓干劲、再谱新篇。